一品赘婿

第120章 陌生的学员

李铭权之所以会就读于青山书院,主要是因为李铭权的父亲希望他能收收心性,日后好继承镖局产业。

至于入朝为官,无论是李铭权还是他的父亲,都没有这样的想法。

大晋武将的待遇很低,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李铭权心性高傲,也不愿屈居人下,所以他之前压根就没有入朝为官的想法。

今天听李秋远提起这个课题,李铭权顿时来了兴趣。

在李秋远提出这个课题之后,李铭权率先起身问道:“先生,大晋对边关诸国向来是恩威并施,边关诸国对大晋也向来是俯首称臣,您现在提及这个课题,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李铭权的这个问题刚一提出,便立刻得到了其他学员们的纷纷附和,他们也都认为李秋远提出的这个课题实在有些太过多余。

相较于如何安抚边陲诸国,他们更愿意听李秋远以自己的视角去讲述那些过往王朝的经历。

李秋远当然也明白这些少年的想法。

可是这次他却并未选择妥协。

在李铭权的问题提出之后,李秋远笑着说道:“李公子说的没错,大晋对边陲诸国的确,一直采用着恩威并施的管理方式,在你们看来,边陲诸国应该没有反叛的道理,但是你们却并不知道,他们的反抗,一直都在悄然进行!”

“据我所知,单单是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大晋便有几十支商队在辽国边境遭受劫掠,而这其中甚至有商队遭受了几次劫掠。”

“太祖皇帝在位时曾五征辽东,为大晋迎来了几十年的太平。”

“可是这些游牧民族向来桀骜不驯,想要征服他们,那就不能只依靠蛮力,还要依靠头脑。”

“太祖皇帝驾崩多年,大晋也已经多年未曾对外发动战争。”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辽国证明大晋如今已经成为了没牙的老虎,如今辽国屡屡犯边,各位认为大晋应该如何应对?”

听到李秋远的提问,李铭权率先起身说道:“我认为应该兴兵伐辽,像是太祖皇帝那样,再为大晋迎来百年和平。”

“李公子果然有志向,不愧是镇远镖局的少东家!”

“可是想要动手却要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大晋的实力。”

“我之前不是为你们讲过了吗?太祖皇帝为了解除藩王对中央的威胁,已经将武将势力削弱,我虽然不曾入朝为官,可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朝中没有能够担任主将的武将。”

“更何况经过这些年来的修养生息,大辽也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大辽,如果贸然动手,那很可能会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到时反倒会给其他国家可乘之机!”

闻听此言,李铭权显得有些茫然:“依照先生所说,那您认为咱们应该怎么办?”

“简单,上兵伐谋!”

李秋远说着,转头背向黑板,并在上面写下了十六个大字:“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没错,这次的课上,李秋远要为他们讲述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作为华夏第一兵书,里面所记载的内容甚至让后世受益无穷。

如果能将孙子兵法中的理念搬到大晋,那绝对能够成为攻城略地,开疆拓土的不二法典。

写完这十六个字后,李秋远指了指上兵伐谋那四个大字:“李公子刚刚说了,兴兵伐辽,是震慑边关诸国的计策之一!”

“其实不仅仅是李公子,我想在座的其他学员应该也都有着同样的想法。”

“但是我刚刚也已经说过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太祖皇帝建国初期,手下猛将如云,自然能够主导一场战争。”

“可是现如今朝廷武将稀缺,再想打赢辽国,就要采取谋略取胜!”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