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蒸云梦泽,波撼临江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原本众人都是抱着戏谑的心态想看李秋远出丑。
就连陈晴墨,对于李秋远的临场发挥也并不看好。
写诗之事并不是依靠文采便能应付了事的。
今天在场的诸位个个都是文采盎然之人。
尤其是坐在主位上的那三位院长,更是名冠大晋的文夫子。
刚刚那人的诗写的虽不算好,但是能够得到宋清辉的认可,却也说明了其文采不俗。
要让李秋远在短时间内写出一首足以碾压对方的诗词,这的确有些太过苛刻。
只是就在众人都不看好李秋远的时候,李秋远却用行动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起初这群人还都想看他的笑话,可在头一句诗脱口而出的时候,他们的脸色纷纷骤变。
更有甚者甚至开始张罗着寻找执笔,想要将这首诗记录下来。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头两句诗词太过惊艳。
恢弘大气,立意深远。
比起之前那首诗,不知强出了多少倍!
听完这首诗后,宋清辉的脸上也流露出了一丝陶醉之色。
“气蒸云梦泽,波撼临江城。”
“好诗,真是好诗……”
宋清辉还没陶醉完,便听之前那名青年又突然开口说道:“不可能,我不信这诗是他写的,宋院长,我觉得这有问题!”
面对这青年一而再,再而三的刁难。
就连宋清辉的脸上也流露出了一丝不悦之色。
他转头看向对方,同时冷声质问道:“李公子文采斐然,在场各位也已有所见证,这位公子,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我觉得这首诗不是他写的,如果他真是临场发挥,那他绝对写不出这么好的诗句!”
“是吗?”
“既然如此,那我就让你输的心服口服!”
李秋远朝外望了一眼,恰好看到有一艘帆船自江面驶过。
他指着那艘帆船,随口背诵道: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此诗一出,在场众人纷纷叫好,而那明之前还在质疑。李秋远的青年,此时也已经将头低了下来。
“是我输了,愿赌服输,我自愿退出青山诗会!”
这青年此时就像是一只斗败了的公鸡,转头便想叫身边的女眷离开。
见此情景,李秋远开口叫住了他:“兄台,且慢!”
青年站定脚步,转头看向李秋远:“怎么?难道阁下是想奚落我吗?”
“在下并无这个意思,只是觉得你我同为读书之人,本就不该自相戕害,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算争出了个高下又能如何?也不过是在旁人面前卖弄一下罢了。”
“青山诗会数年一届,乃是咱们这些读书人的盛会,如果阁下就这么灰头土脸的离开了,那岂不是错过了这场平生难得一见的盛会?”
“在下之前也有不足之处,还望兄台能够谅解,希望兄台停住脚步,留下参加盛会,以免因此抱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