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解读这一段信息也花费了我很长的时间,记得我当时的结论是这个十字架上的男人是魔族所信奉的神。”
“魔族也信奉神吗?”
“是的,与我们不同,他们的神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什么意思?”
“魔族依照自己的形象幻想出了神。”
尘熠看了看图片上的男人说道:“既然这个形象与魔族相似,那么魔族的外貌与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吧。”
校长道:“这是我的观点,也有很多研究者持不同的观点。”
“他们为什么要自己创造一个并不存在的神?”
“尘熠,科技与魔法是不同的,科技并非一直如此可怕。事实上,魔族花费了千万年的时间才逐步利用科技掌握了惊人的力量。而在他们还未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时,就需要幻想一个强大的存在来给自己提供精神寄托和安全感。”
“原来如此,不过我是不太能理解魔族的这种想法……对了,既然您说这个男人是魔族的神,为什么又会被吊在十字架上受刑呢?神不是应该高高在上的吗?”
“芳汀教授曾与我探讨过这个问题,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我认为很有道理。她说这个神在替魔族受难,换句话说神在替自己的信徒受难。”
“神替自己的信徒受难?”尘熠若有所思道。
“是的,她认为在魔族的心目中,他们的神是伟大而仁慈的,他会为了拯救信众而不惜牺牲自己。芳汀教授寻到了一个恰切的词汇来形容这种感觉——神性。”
“我懂了,这个词的确可以代表人类所难以拥有的高尚品质。”尘熠心中暗道:媞雅女神难道也是在替谁受难吗?
莫林校长接着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尘熠指着一处短句问道:“还有这里,这句话该怎么翻译?”
“哦,你还真是问着儿了,嗯,这句话……我翻译成‘道可道,非常道。’”
“我还是听不懂。”尘熠摇了摇头。
“意思是真正厉害的东西,无法准确地被表述出来。”
“这……难道是!”尘熠惊讶地望向校长。
“对,说这句话的是魔族中一个了不起的角色。从这段记叙来看,这应该是他与魔网交互时的感悟。”
“果真如此。”
“魔族与我们不同,他们天生对无处不在的魔网非常不敏感,更无法引导魔力进而使用魔法。但他们中的一些睿智通达之辈依然模糊地感应到了魔网的存在。”
校长继续解释道:“你也说了,魔法是混沌的法则。所以他们想要表述这种与魔网接触的神秘感受比我们更加困难。这个‘道可道,非常道’便是一种既准确又浪漫的表述。
“我在其他资料上看过,不同的魔族对魔力有着不同却又相似的表达,比如:气、查克拉、内力等等。”
尘熠惊讶地说不出话来,看来这个第三名的奖励果然比自己想象得还要丰厚。
他又问道:“这里有一处关于魔族日常生活情形的描写,上面说这些魔族人在临近傍晚时,影子会变长。这是什么原因?”
校长摇了摇头:“这一点我也想不明白,只能推测他们的‘天光’与我们不太一样。可能是一个处在移动之中的点光源。”
尘熠恍然大悟:“哦,就像晚上路边的油灯一样。离开灯越远,影子便越长。只是对于魔族来说,移动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天光照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