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百废待兴。
一场雨水将渔城的粮食毁了大半,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本就不坚固的房子也被冲撞的东倒西歪。
沈薇看着众人沉重麻木的心情心中也不好受,一大早就带了人前去查看灾情。
“皇城那边也没人说什么吗?这么大的灾情,这么多百姓也不说过来赈灾?”
跟在一边的林农叹了口气,皱着眉头道:“郡主有所不知,渔城的洪灾是常态了,刚开始还有大官过来赈灾,但是渔城隔三差五就要来上一次,一年下来三四次,这要是在其余乡镇可能十来年才会有一次。”
“这赈灾的次数多了,上面也就不乐意了。”
天灾难辨,渔城地理环境不好,本就没有多大营收,自然比不上那些能够生产丰饶粮食的地方,粮食出的多了也有人心疼。
更何况十个手指还有长短,小皇帝也不可能在一个地方死磕,还是个无利可图的地方。
想到此处,沈薇心中有些可怜,可怜渔城的民众,自身条件不足,更是被别人看不起,在外人看来这里就是个穷地方,还年年有灾。
这要是换到一个人身上,那就是个汤药罐子,时不时生场病不说,还是个穷光蛋,可不就不招人待见。
不远处丧着脸的众人正在收拾被洪水冲出去的横梁和稻草,对于没有多少银两的人来说,这些东西能省一点是一点。
“这次洪灾有人员伤亡吗?”
林农闻言,无奈道:“渔城下面六个镇,十八个村都通知到了,不过富海和半角还有山龟村因为离的远,没来的及撤退,冲走了将近五十个人。”
沈薇点了点头,稍微思索了一下,这几个村庄靠海近,刚好是进城的地方。
渔城民众保守,每个地方都有自己预测风暴来临的方式,沈薇猜测,可能不是通知的不到位,而是这些人过于相信自己的预测方式所以没有及时撤离。
不过没办法,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沈薇叹了口气道:“你去看看有多少无家可归的人,我最近打算组建一个海捞队,要是他们愿意,就找你报名。”
“郡主心善啊!”林农叹了口气,实际上他心里也清楚,渔城的百姓有些迂腐,只喜欢固守自己的村镇,两耳也不管外边的事。
这次也是他出去通知的人,遇到那些不听话的还好,遇到那些不讲理还要跟你对骂的人就难受了,本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去通知这群人还讨不了好,林农心里也不好受。
沈薇看着对方一大把年纪还为村里人奔波,心中也很是敬佩。
沈薇也是从穆琛口中听说,林农早年的时候父母去世早家中生活贫困,是上坝村和家里的姐姐省吃俭用养大的,对家乡的人还是有些感恩之心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尽心尽力。
沈薇摆了摆手,笑了笑道:“倒也不是我心善,好事都是你在做,你看看要是他们愿意,我这边还要收人的,就带过来吧,还是老规矩,你知道的。”
“我晓得,我晓得,郡主愿意收已经是他们的福气了。”老头子感恩戴德道。
送走了林农,沈薇又跑去修建的天坑看了看,天坑很大,已经比的上一个小河,四面八方修建了通渠,不缓不慢的流着。
不少穿着粗布麻衣的百姓在山上的田地间忙碌着,正在穆琛的带领下修建排水渠。
“阿娘来了,阿娘来了。”
穆小宝看到沈薇过来,欢天喜地的跑了过来,身上带着的链子左右摇摆。
秋风乍起,沈薇远远就看见一个穿着可爱的小胖墩滚球般跑了过来。
“小宝,你脖子上带的链子哪里来的?”沈薇疑惑开口。
穆小宝脖子上挂着珍珠链子,珍珠虽然不大,但是又圆又有光泽,被一个个绳子缠起来挂在脖子上,倒也不减珍珠的风采。
穆小宝低头看了看,满是炫耀道:“我在礼物里拿出来的,听阿爹说是杨凯哥哥给的。娘,杨凯哥哥很厉害啊,这些珠珠都是他养的。”
“养的?”沈薇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啊!
不远处的杨凯走了过来,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东西是我无聊的时候随意弄得,比不得春化叔他们在海里捞的,那些是真的又大又圆。”
“是比不上,不过你也是厉害,竟然没有养死?”沈薇神色亮晶晶,满是惊喜道。
海贝好不好养沈薇不知道,不过她记的以前自己心血来潮的时候也养过几只,不过那时候工作忙,也没时间浇水,等到再次发现的时候已经臭掉了。
沈薇觉的就算没有养出大珍珠,能有这么好的耐心也不容易。
海珍珠多贵啊,但是也稀缺啊,河蚌就好办了,反正都是珍珠,只要能赚钱,是骡子是马都要拉出来遛溜。
沈薇道:“你会养海壳?”
杨凯点了点头道:“以前养着玩的,没想到最后里面真的有珍珠。”
“行,那你跟着我干吧!”沈薇直接了当:“要是还有人会养这玩意儿也可以带过来,但是不能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