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星?福宝?实则天道亲闺女

第493章 大结局(超长篇)

陈忠从家里再回到省城,天气已经降温了。

这次回来,还带了盼盼需要用的枕头被子和不少衣服。

听说小哥哥还给她拿了不少零食,盼盼感动坏了。

因为爸爸妈妈要赚钱,跑关于工作上的事情,盼盼就留在家里。

这并不是农村的家,不能到处跑到处玩,没有山没有田,所以盼盼其实也是挺无聊的。

所幸的是,她还可以去干爸干妈家找弟弟妹妹玩。

一岁多的弟弟妹妹,现在正是会走会跑还会说的时候,特别可爱。

盼盼也从曾经的小不点,逐渐的长成大孩子了。

她会带着弟弟妹妹玩玩具,去花园里头种种花,拔拔草。

因为身边还跟着周家给两个孩子请的专门带孩子的保姆,所以盼盼与其说是带弟弟妹妹,不如说是陪着他们一块玩。

偶尔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开车带着盼盼去拿货,去见客户。

而盼盼会乖乖的跟在一旁,甚至好几次因为有她在,生意进展的更顺利。

爸爸常夸盼盼就是家里的小福星,有她在,所有事情都能事半功倍。

——

周末的时候,她会给家里县城打电话,这个时候,哥哥们会在县城的店铺里。

大概也是从国庆之后,他们旅馆的生意要比之前好了很多,店里住店的人,有时候有十多个房间都住人了,少的时候也有七八个。

而且,这些客户需要用到的生活用品,也会在陈家隔壁的店铺买,包括衣服生活用品等。

去杂货店买东西的人,店铺也会提醒,旁边有旅馆,可以居住。

所以这样一带动,两个店铺都能增加收入。

倒是因为生意好了,刘二哥两口子挺忙的。

不过陈忠给他们的工钱也不少,算下来可比外面打工的人要好很多很多。

当然,刘二哥他们也很尽心,算是两家的双向奔赴,互相帮助。

每当陈忠和媳妇说起这个事情,都忍不住感叹,妻子娘家人好。

毕竟,这关乎钱的事情,有时候亲兄弟也容易闹点矛盾出来,做生意并不好。

特别是在省城这些日子,陈忠见识过那些请了亲戚去帮忙,互相都想图多点,然后闹的亲戚都没法做的地步。

刘月听了,笑着说道:“其实我二哥二嫂他们知道,咱们给他们工作啊,比他们以前在家种田要好很多很多的。”

她还和工厂的工人工资做比较,结果就是,工厂现在工人工资虽然涨了,也是二十出头,除非是那些领导级别的,会高一些。

但是刘月哥嫂两人,一人三十,的确对比那些工人员工好太多。

而且,刘二哥身兼多职,其他地方,陈忠也是有其他补贴的。

陈忠笑道:“可要知道,换了别人,也许没你哥嫂这么尽心尽力的帮咱们呢。”

刘月点头,“这倒是的,咱们是互相帮助。”

陈忠听了笑道:“对,互相帮助。”

陈忠感激着妻子娘家哥嫂的帮忙,而刘二哥夫妻俩也感谢妹夫家愿意相信他们,让他们管着县城的店铺。

甚至刘二哥有时候发现一些事情,跟陈忠提意见建议,陈忠也是思考再三觉得可以,然后也会采纳。

比如旅馆一楼大厅,客人进出的地方,有些空荡,刘二哥觉得边上摆上桌凳,方便等待的客人休息坐一下。

比如柜台身后,刘二哥觉得,有些男顾客需要抽烟喝酒的,可以摆卖。

这些陈忠都采纳并去实施了。

刘二哥甚至还说,很多客人表示早上中午想吃饭,旅馆要是提供就好了。

这个刘二哥倒没建议,只是说了一下,因为他们现在人手不够。

陈忠倒是把这个事情记下了,说以后做大做强了,倒是可以有这样的服务。

现在他们就是普通的小旅馆,的确用不上。

——

慢慢的降温后,陈忠这杂货铺,也逐渐步入正规。

刘月留在店铺里看店,陈忠到处跑业务。

店铺邻居一个女店主,见陈忠明明是老板,却天天不见踪影,就算回来也很晚的。

而且天天身上挎了个公文包,便问刘月他男人是干什么的?

刘月说了句,“瞎跑的,闲着没事出去瞎跑跑。”

女店主闻声,看陈忠穿的好好,人样子也不差,便偷偷的提醒着刘月,“这男人有钱啊,容易花心,你可要小心点啊。”

“虽然说这男人出去赚钱,早出晚归也是正常的,可有时候,还是得盯紧点。”

刘月笑着点头,“放心,跑不了的。”

女店主听了,冷哼道:“这可说不准的啊,这男人啊,心一旦活络起来,就不好拽了。”

刘月听到她这么说,心里也有些生气了。

但是不是生自家男人的气,毕竟夫妻一起也快二十年了,自家男人什么脾气还是知道的。

倒是对眼前这女店主说的话,有些生气。

这女店主过来开店也就两个月,却时不时来好奇,来问这问那的,让刘月有些烦了。

他们就不熟悉,就普通邻居,各过各的就是了,偏偏整天啥也不干,跑她这里聊天。

本来想着邻里邻居的,对方友好,自己自然也要与人交好。

可现在,说着说着,说到她男人身上了。

刘月再想这女人一天天有意无意的把话题往自家男人身上扯,看着女店主的眼神,也开始变了味道。

不过,她按下内心生气的冲动,笑着说了句,“我家男人我了解,他要变心,早变了,也不等现在了,毕竟也不是没女人找过他。”

刘月说这话的时候,还上下把这位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女店主打量一番,才说道:“那些女人啊 ,比周老板你还要好看呢,他也没看上,大概就喜欢我这种丑媳妇吧!”

刘月这话一出,算是把自己夸了,也把自家男人给夸了,反倒把女店主给贬了。

当然,如果对方没那种意思,单纯是关心的话,就不觉得这是在拿话贬她,毕竟她是笑着说的。

所以,就看对方是怎么想的?

女店主听到她这么说,脸色也的确变了变。

过了会,她才笑着说道:“刘姐能这么说,证明对陈哥还是很放心的,不过呢,妹妹这个也是好心给你提个醒,毕竟我开店这么多年啊,见了不少表面老实,内里有花花肠子的人。”

“我爸爸不是花花肠子。”盼盼正好从屋里的小房间出来,听到女人这话,立马说道。

女店主听的一愣,没马上说话。

她是见过盼盼的,平日里有给盼盼拿糖什么的,不过盼盼说她要换牙,并没有接。

当然,那是因为盼盼并不喜欢这个阿姨,每次阿姨找她说话的时候,盼盼都能感觉到一阵不舒服。

“我爸爸很好很好的。”盼盼说着,抱住自家妈妈,并补充一句,“我爸爸最爱我妈妈了!”

孩子的话,让女店主脸色有些难看。

不过她随后又笑了笑,很快掩盖了自己刚才脸色的不正常。

只是,她那稍纵即逝的不悦,还是让刘月捕抓到了。

正好有顾客到店里,刘月也只是笑了笑,回了句,“家里的事情,就不劳烦周老板操心了。”

末了,她还补了一句,“不过,我男人要真变心了,的确我也没办法,不过,我家的东西,都是我的,我男人也弄不走,那些要真想跟他的,拿钱养着他也成,顺便养我那六个孩子,我乐的清闲,不用天天那么累呢。”

说完,刘月就领着盼盼进屋了,不给女店主继续说话的机会。

刘月说这话,虽然带着敲打对方的意思,不过,却也算是实话。

夫妻俩多年,自家男人也一直一心一意的对待着刘月。

挣钱之后,家里的钱,陈忠也是让自家媳妇保管,遇上要用钱要做的事情,都是会商量一番,不会自己就决定了,给足安全感。

夫妻俩一直以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确不是别人几句话就能挑拨的。

“妈妈,我不喜欢那个阿姨。”进了店后,盼盼小声的跟妈妈说道。

刘月没立马说自己同样的想法,而是笑着问道:“为什么啊?”

盼盼表示自己说不上来,“我就是不大喜欢她,她每次叫我,都是问我你和爸爸的事情,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在做什么?怪怪的。”

盼盼虽然不懂大人的东西,但是她直觉向来很准。

她不喜欢的一个人,那肯定是对方有让她不喜欢的地方。

刘月听了心里更讨厌那女店主了。

不过她并没有把大人的弯弯绕绕告诉盼盼,只是说道:“没事,你不喜欢她,就少跟她接触,反正,又不是什么紧要的人,你开心就可以了。”

“嗯嗯。”盼盼点点头。

这事情本来也就是个小插曲,刘月并没有把夫妻信任的事情,与一个不熟悉的女人捆绑在一起。

不过,晚上孩子睡着了,刘月叫了自家男人在客厅说起这个话题。

陈忠听了,立马表示,“阿月,我绝对没那种花花肠子,你相信我。”

看他那赶紧撇清的样子,刘月哭笑不得。

“行了,我也没怀疑你,再说了,你真变心了,我也管不了,毕竟这个家不是我一个人的,你要走要留,想清楚就是了。”

陈忠听完更吓的不轻,连忙说:“我绝对不会离开你和孩子的,你可别吓唬我啊,我不喜欢外头的女人,就爱你一个的,你别听别人瞎说两句,就以为是真的,我平时出门也都跟你说的,我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

陈忠越说越激动,就差跪下来发誓了。

刘月看他那激动的模样,连忙劝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人,我也没怀疑你会对家里不忠。”

“那……”

“你听我说完。”刘月打断。

陈忠立马闭嘴,表示媳妇你慢慢说。

刘月看着他,内心突然有些感慨。

这个自己的男人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越看越好看了,有男人那种担当和魅力,怪不得会让隔壁的女老板说出那番话。

她知道对方不单止是提醒她,更像是在说一个她那边可能发生的情况。

她说:“夫妻快二十年,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人,你对咱们这个家很负责,是孩子们的好爸爸,但是阿忠,咱们现在不比以前了,咱们家有钱了,外面肯定有很多女人呢,想着过来代替我的位置,好享福,到时候,肯定有不少女人想缠着你,我相信你,但是外面的人,你是说不准人家会不会贴上来。”

“我现在要说的就是,你要遇到这样的女人,你自己知道怎么做,就不用我教你啊!还有,什么人是真心跟你交朋友做生意,什么人是图你的,你心里也该清楚的,所以,这些也不用我教你,对吧?”

陈忠连连点头,并说道:“阿月我知道的,我不会的,我陈忠这辈子,就你一个对象,没别的人,我们一起生了六个孩子了,作为孩子的爸爸,我也不会干出那种下流不道德的事情,那是给咱们家蒙羞,给孩子创造不好的典型。”

陈忠也向媳妇保证,自己遇到那种情况,一定会狠狠拒绝,不会给人瞎想乱来的机会。

刘月欣慰的点点头。

她今天这话,算是敲打自家男人洁身自好,不要做那些不好的事情,同时也算是预料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提前想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忠也如刘月所说的那样,一直都洁身自好。

隔壁老板娘也的确有向他搭过话,不过陈忠那时候也是礼貌回应,没给过多的回应和让人遐想的样子。

只是,陈忠现在的能力,让隔壁老板娘一个寡妇,多想了不少。

经过夫妻这么一夜谈话,隔壁的女店主再找陈忠说话的时候,陈忠直接就不怎么搭理了,最多也就是路上见的时候,轻轻点个头,算打招呼,多一句旁的话也不说。

隔壁女店主也是没想到,刘月这么小气,刚说完这些话,再搭话,陈忠就变成这样对她避之不及。

一次,女店主遇到正好从店里出门的陈忠,立马上前堵住了路。

“陈哥……”

陈忠也仅仅是点了头,算是打招呼,然后挎着他的公文包,走的特别快。

女店主脚踩着带高跟的鞋子,也赶紧跟上,“陈哥,陈哥,你等一下,我有点事情想跟你说!”

陈忠看她拦住了去路,脸色立马变了,那种生怕被媳妇误会的模样全部表现在。

他往后退了两步,和对方保持距离,然后问道:“周老板,你有什么事吗?”

女店主见状,立马明白什么,说道:“陈哥,是不是嫂子跟你说了什么啊?这几天跟你打招呼,你都不大搭理我?”

“没有啊!”

“可我感觉……”

不等对方说完,陈忠补充道:“我不是不搭理你,是我觉得,我们之间,没什么好搭理的。”

女店主还在为他第一句话而高兴,来不及高兴完,听到后面的话,立马心里一咯噔。

“陈哥你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咱们邻里邻居的开店,互相搭搭话怎么了?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看你这几天怎么一直避着我呢?是不是嫂子在你面前说了我什么啊?还是嫂子误会了什么?”

陈忠听她这话里有话的,眉头顿时蹙起。

他做生意打交道,最讨厌就是话里有话,不真诚,虚假的很。

就因为这么一个人,陈忠在媳妇面前差点失去了信用,让他气愤不已。

如今对方还来编排自家媳妇,陈忠能再继续给好脸色就怪了。

他脸色立马严肃,然后说道:“周老板,首先,我媳妇没说你什么!更没误会什么。我之所以躲着你呢,不是因为别人,是因为我是男人,而你是女人,我还是个有家室的人,男女该避嫌的,这道理你应该懂吧?”

“我要是一直和你搭话,不说我和你有什么,就是没什么,别人见多了,传了不好听的话,毁的是你的名声,还有我的名声,甚至还会影响我的家庭,影响很多东西。”

“再说了,咱们虽然是邻居,但是做的生意不同,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没什么好打交道的,平时见面点个头,问声好,足够了,要多说点别的,基本没什么好说。”

“所以,我不搭理你,是为你好,也希望今天是我最后一次跟你说那么多话,以后,互相见了,我不会和你搭话的,这是我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该有的态度。”

“当然,你和我媳妇可以聊天,你是女人她也是女人,遇上女人要帮忙的事情,你可以找她,她会帮你的,我的话,时常不在家,就没那必要多打交道了!”

“该说的我说完了,再见!”

陈忠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

身后的女店主看着陈忠的背影,羞愤不已。

她的确起了歪心思了。

她是一个寡妇,丈夫一年前因病去世,她被婆家赶了出来,带着五岁的孩子,日子过的艰难,好不容易在这城里开个小店,自然想再找个贴心的男人。

至于陈忠,她并不是非这人不可,不过是起了心思,这种心思一起,就有了更多的想法了。

可没想到,这话都没搭上呢,算是想法死在摇篮中了。

不过她也是那种心气高的人,见陈忠话都说的那么难听了,自然也不想再纠缠。

两人这番话,刘月在背后不远处,隐约听到了。

她没让两人发现,也是无意中看到的。

加上毕竟是偷听,自然不好露脸。

也自这一次之后,那女店主平时就在店铺里,很少见到她出来。

倒是她店里,时常有男人光顾,至于怎么回事,就不是刘月该去管的了,她自家男人管好就成。

盼盼也随之没再被隔壁女店主时不时的过来搭话,找她一个小屁孩聊天。

她时常自家店铺和干爸家两头跑,偶尔还会跟着冬年哥哥去吃客户请的饭局。

随着时间推移,天气越来越冷,盼盼也穿上厚厚的衣服。

今年盼盼的新衣服更多了,爹妈给买的,干爸干妈给选的,还有冬年哥哥给挑选的。

特别是冬年哥哥,给她买了好多漂亮的衣服,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还带着小花朵的。

在城里晒的太阳少了,盼盼皮肤也白嫩了,穿上这些艳丽颜色的衣服,肉嘟嘟的样子,也显得更加的白皙可爱。

——

随着新历年的到来,盼盼已经到省城住了将近两个月。

她想哥哥他们了,想爷爷奶奶,想田野里的野花,也想山间的泉水,也想小嗷嗷了。

特别是每次盼盼遇到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到在家里的哥哥们。

她把能留下来的东西都留着,比如干爸送的巧克力,比如干妈给她的漂亮玩具。

不过,因为元旦的时候,爸妈很忙,盼盼那几天只能是在省城度过这个元旦。

爸爸出去外面工作,盼盼和妈妈,还有店铺请来的一个阿姨在。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盼盼的运气加持,刘月发现,每次只要盼盼在店铺的时候,这来往的客人总是比平时多得多。

这元旦更是热闹非凡。

忙碌了一天,到了下午,冬年开车过来,说道:“周叔说,今晚去他家吃饭,陈叔到时候也一起。”

刘月立马应了声好。

说着,刘月这才想起来,“正好明天是我们盼盼的生日呢。”

一旁的盼盼听到这里,眼睛顿时一亮。

她连忙朝妈妈看去,问道:“真的吗?”

“嗯,明天正好十一月三十,你的生日。”她轻刮着孩子的鼻梁,笑着道。

冬年笑道:“对,周叔说明天是盼盼生日,所以今晚咱们一起吃饭,算提前给盼盼过生日了。”

当天,除了周扬一家,还有陈忠家三人和冬年,以及干妈张丽春。

认了冬年后,张丽春在省城的时间多了,很多生意也有转移到这边。

来的时候,张丽春还带了一个极大的蛋糕。

“我听说是盼盼的生日,也没什么好送的,带个蛋糕来吧!”

这年头,一个蛋糕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而张丽春手上的蛋糕又大又漂亮。

盼盼看得眼睛都快直了!

就连两个小家伙也高兴的很。

当天,大人喝酒吃菜,聊的不亦乐乎。

盼盼喝着甜甜的果汁,陪着弟弟妹妹,然后品尝着蛋糕的美味。

唯一遗憾的是,盼盼这次吃蛋糕,并没有哥哥他们在。

不过,爸爸同意了让她尝了一口酒。

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在自己的房间里。

至于昨晚喝醉之后,一直在说胡话,惹得大人哈哈大笑的事情,她并不记得了。

早上醒来,盼盼给家里那边打了电话。

她先是打了县城店铺的电话,舅舅说哥哥他们不在。

不过,正当盼盼准备打村委那边的时候,哥哥们先打电话过来了。

他们还记得盼盼的生日,还问盼盼今年能不能回去过生日?

面对孩子们对妹妹的想念,陈忠二话不说,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去!

回去之前,陈忠还准备了一个比昨天张丽春带来的还要大的蛋糕。

晚上,哥哥们舍不得盼盼,打了通铺睡在盼盼房间里。

阳阳更是紧紧抱着妹妹,像以前那样,然后说着最近发生的趣事。

聊到深夜,孩子们困的实在说不动了,这才沉沉睡下。

陈忠和刘月上来的时候,孩子们声音逐渐小下去,夫妻俩开门看了眼,随后又退了出去,最后相视一笑。

孩子们的和谐相处,互相友爱,是做父母最希望的事。

——

看着孩子们对妹妹的关心和不舍,夫妻俩再去省城的时候,把盼盼留在了家里,表示等过年的时候,再一家人去城里过年。

盼盼也好久没和哥哥还有小伙伴们玩了,所以即便要好久才能看到爸爸妈妈,但是对她来说,在农村的家里,也是开心的。

为了不让盼盼那么无聊,盼盼回来后,又跟着哥哥们去上学了。

她的回归,让班里的同学很是高兴。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学期末结束,寒假的到来,盼盼放假后,又变成那个漫山跑的家伙。

大概是盼盼好久没回来,小嗷嗷最近可勤快了,把山里各种好吃的好玩的,给她带来。

小嗷嗷还带盼盼去挖五指毛桃,带她去采摘菌菇。

到了差不多时间的时候,盼盼的爸妈这才从城里赶回来。

年底的到来,家里的鱼塘,又到了一年一度收获的时候。

山里养的猪,也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来订购。

期间,盼盼也把大哥从首都给盼回来了。

陈松回来的时候,大包小包提了好多东西。

是由爸爸买的汽车载着回来的。

不过,开车的人是他。

从陈松学会开车之后,到了大学后,他已经帮助老师或者同学,开过不少次车,现在是熟门熟路的了。

大哥回来,最高兴的就是盼盼了。

这一天,盼盼期待了将近半年。

当然,大哥也没忘了她,给她买了好多东西,有吃的喝的,还有玩的。

妈妈笑着说:“你别太宠着你妹妹了,别把性格宠坏了。”

陈松抬头看妈妈,回了句,“妈,最宠盼盼的人不是你吗?”

刘月不说话了。

——

大哥回来后,盼盼感觉日子过的更开心了。

等到年底那几天,家里鱼塘的鱼,还有猪肉,甚至一些干活,都卖的七七八八的。

同样的,鱼和猪肉,自家留了一些,剩下就是送亲戚朋友。

不过今年的腊肉晒的比去年还多,陈忠年前再去省城的时候,后座上放了上百斤的腊肉,都是给周扬他们带去的。

陈忠家再一次鱼塘养猪大收获,让村里好几户人家富裕起来之外,也让其他人艳羡不已。

有人还去问村长,这鱼塘什么时候到期,他们来做。

还有人也想在山里盖个猪圈养猪。

可这些人,一没本钱,二也只是跟风,根本没深入了解过情况。

特别是养鱼,也没学习其中的知识,只是见别人挣钱,就想也挣。

所以鱼塘的情况,村长直接拒绝,“就算到期了,也是优先给阿忠续约的,除非阿忠不养了。”

他又问:“养鱼你们有成本吗?买鱼苗要不少钱的,现在鱼苗上面是不补贴的,饲料也没有,你们确定养的了?一年下来,要不少钱的,年底能卖才有钱,卖不出去就烂在家里了。”

“养猪更费钱,盖那房子不要钱啊,猪吃的多花的更多,到处用钱,你们确定有钱啊?”

有人还反驳说,“我们可以借钱,到时候一下子还清啊!”

村长直接笑道:“那万一没养好,这鱼三斤鱼能养成两斤半呢,这猪仔,养死了呢?本回不来怎么办?”

于是,对方不说话了。

当然,并不代表这就服气了,毕竟,他们看陈忠挣钱了,想着自己总不会那么倒霉,是不挣钱的那个吧?

可他们的确没那能耐去搏一个可能,只能悻悻回去。

晚上,村长把这事和自家媳妇何娟说了。

何娟说道:“也不怪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一个村子里头,大家都差不多的,甚至比阿忠阿月家还好,可这几年一下子的,人家发财了,盖高楼了,开店铺了,还买上小车了,谁不心动啊?”

就连何娟自己,也后悔当初怎么没让自家男人养鱼什么的。

不过,她也知道,陈忠这靠的并不只是一点点运气,除了运气也有能耐,也有贵人帮助才行的。

这近一年,陈忠回来的时候,她都能感觉到陈忠变化很大。

至于作为村长陈远民,也同样羡慕着陈忠的。

可他知道的是,陈忠有这番成就,可不只是靠这几个鱼塘翻身的。

再说了,当时那机遇,就像一个烫手山芋,做不好,可能就亏了个大本,不是几块几十块的事情,是几百块的事。

那时候的陈忠家,几百块可不是小数目。

可人陈忠有胆量,敢搏。

当然,也是让他搏对了,才有这一切。

所以,陈远民羡慕,却不妒忌。

而且,自从陈忠家条件好了后,其实陈远民或多或少也有获得好处的。

比如,鱼塘每年租用所需要的费用,就是交到村里的,除了一部分要上交,其他则是留给整个村子的。

另外,村里鱼塘被人养的那么好,作为村长,陈远民也是有面子的,上面时常会表扬他把村子管理的很好。

还有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虽然家里不如陈忠家那么好,但是也在一步步变好。

不过……

陈忠这鱼塘,也是确马上到三年之期了,也不知道,陈忠是怎么打算的?

应该……会继续续约的吧,毕竟,这鱼塘还挺挣钱的,现在还多了个养猪的项目。

可陈忠除夕前一夜赶回来后,陈远民说了这事,陈忠却摆手,说,让大家一起赚钱吧!

“你不租了?”陈远民有些意外。

可陈忠却说,“不是不租了,就是想换个方式,让大家一起跟着挣钱。”

陈忠要说的方式其实很简单。

水塘依旧按照之前的,他来承租。

但是,他除了自己赚钱之外,是想带领着村里的人一起做。

方法很简单,承租人依旧是陈忠,但是陈忠只是拿总的承租费用去租下这水塘。

但是,村里其他人如果想要也分上一份,可以出钱,按照比例承担一部分的费用,等一年结算后,剩下的利润,按照比例,分给大家。

“其实意思和咱们以前一起吃大锅饭是一个意思的,我只是成了那个大锅饭。”陈忠说道。

他这么一说,陈远民自然明白。

现在村里能承包这鱼塘的人,最适合就是陈忠了。

可陈忠很忙,他要去省城忙事情,这水塘自己肯定也顾不过来。

他打算继续签订和村子承包鱼塘的合同,但是按照份额可以分出去,之后,会通过投入的比例来进行分成。

只要产生了利润,这投的越多,分的也就会越多。

当然,分成是在除去总费用后剩下的钱。

陈远民笑着道:“这方法好,我觉得可以试试。”

陈忠说,不单止是鱼塘可以这么做,连猪圈他也可以这么搞。

他现在有本钱,可以做周扬口中的投资,这样长远看,利益很大。

而陈远民也同意了他这一想法。

于是,年初一一大早,有些人家还没开始吃饭,村长就用大喇叭喊着,让大家吃饱饭后,十点在村晒谷场集合,说有事情要宣布。

正是大过年的,大家准备出门走走,听到这广播,疑惑道:“这大年初一的,又有什么事情啊?”

不过,虽然心里奇怪,但大家还是吃饱后,就往晒谷场集中。

没到十点,晒谷场已经站满了人。

大家互相议论着,想着村长是有什么大事情吗?

陈忠也过来了,和阿常陈建业在说着话。

有人上前搭话,纷纷询问陈忠这两年是不是挣的盆满钵满了?

陈忠只笑笑。

盼盼和小妮等人,在晒谷场下边的稻田玩。

大人多的地方,小孩子不爱凑热闹。

这稻田里头,则是孩子们撒欢的地方,特别是今年孩子们都有炮仗玩。

鞭炮是陈忠从城里带回来的,除了自家孩子有得玩,也给其他孩子买了不少。

这一年,陈忠成了村里孩子们眼中的神。

很快,晒谷场人到齐后,便响起村长陈远民的声音,并说了陈忠跟他说过的事,询问大家是否同意参加。

“这是以自愿为原则,当然亏赚也是不确定的。”

一下子,人群炸开了锅。

阿常第一个举手,“我愿意参加!”

他说完后,一旁的赵兰生怕捡不到热糊的,连忙拽了自家男人的手,然后高喊,“我们家也愿意参加!”

陈建业见状,也赶紧补了句,“对,对,参加,参加。”

这一个两个都说参加,刚才还犹豫的好几个人,立马也出声说要参加。

他们本就看陈忠加赚的盆满钵满,想着跟着陈忠准没错。

当然,也有怕吃亏的。

毕竟陈忠家养鱼的时候是赚的,但是并不代表以后也能这么赚。

而且这么大一个鱼塘,分成那么多份,能挣多少钱呢?

所以,这一批人选择观望。

当然,大部分人还是愿意试试的。

至于试的份额是多少,就看各家庭的条件了。

陈忠并不在乎大家出多少,更不在乎那些不愿意参加的人心里想了什么?

他此举,其实就是在帮助大家。

当然,他这么做,也是规避一些在农村的风险。

毕竟整个村子,只他一家独大并不是好事,时间久了,难免会惹出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就比如赖子的事件。

而且,现在虽然有个体会,但是要成为资本也是不允许的。

当然,这么做,他们肯定会损失一笔本该入袋的钱。

这也是夫妻俩商量的时候,刘月问过自家男人的问题。

“把钱给人赚,确定吗?”

陈忠的回答是,“确定!”

他告诉妻子,有些钱,他们该赚;有些钱,赚过了,就够了,交给别人也是没事的。。

当然,还有一些,则是一辈子都不能碰的。

开会完,这事情在陈忠这里就算是解决了,剩下份额的事情,后悔不参加或者改口想参加,就都是当村长的事。

陈忠也没想到,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没想到,真的有一天,带领村民越过越好。

——

今年过年,陈忠没把家人带去省城过年。

倒是初二的时候,冬年回来了。

他今年在省城陪着干妈过年的。

回来的时候,他还带了周扬让他带过来的礼品,说是今年周扬夫妻俩带着孩子去见外公外婆去了,托他拿回来。

李雪梅的父母在香港,去一趟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把要给陈忠家的礼物,提前交代给冬年了。

冬年这次回来,除了一起过年之外,其实是准备和陈忠商量,过了年后的种种事情。

首先,他要独立出来了。

也就是说,他不再是跟着周扬或者干妈那边帮忙,而是想自己独立出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陈忠犹豫了一下,问道:“这事情你周叔他们那边……怎么说?”

冬年应道:“他们都支持我的决定。”

冬年告诉陈忠,其实一开始,周扬培养他,就是想让他有一天能独立。

不过,冬年悟性高,学的很快,所以周扬那会便把比较多重要的事情交代他去做。

毕竟,那时候周扬的孩子还小,他想把重心放在家庭上。

如今,冬年也成长起来了,而周扬也可以有更多时间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便让冬年独立。

当然,独立并不代表不管冬年了。

至于张丽春那边,她自然是希望冬年能直接接手她现在的工作,可冬年没同意。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冬年知道,他和张丽春只是认作母子,他也希望干妈的亲儿子,有一天能回来。

最主要的是,冬年觉得自己有能力,不依靠他们,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

听他这么说,陈忠点点头,“成,你周叔和干妈都同意了,那我肯定同意啊!”

他还说,冬年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找他,不管是金钱上的,还是人脉资源上的。

虽然他不比周扬张丽春来的有能力,但是冬年需要,他还是能帮得上忙的。

冬年摇头笑笑,“倒也不需要帮什么,就是,我想了个事情,想你跟我一起去做。”

陈忠一听,立马感兴趣了。

冬年要说的不是别的,是关于服装上的情况。

他表示,现在经济好了,各种服装也从一开始的保守,开始多样化了。

但是因为交通通讯各方面上,还是没有那么方便的,所以南北之间,很多流通比较差。

他想着,要不要去北方那边看看,上海那边也行,看看那些工厂的服装,南北两边互相走通销售。

这期间甚至还可以弄点别的搭在一起,挣点小钱。

当然,主要他们是走服装这一行,其他顺带的,毕竟买卖的话,需要市场的认可的同时,也要有人接纳你的货物。

物以稀为贵,敢吃螃蟹的第一人挣的是最多的,后面也只能喝点汤水。

所以,冬年想着,叫上陈忠一起。

“陈叔,你觉得怎么样?”冬年问道,眼神认真。

陈忠听他说完,连连点头,“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了,的确是现在日子好了,成品衣服,服装厂都多了不少。”

冬年点点头,“所以我想去试试,你要跟我一起么?”

冬年之所以找陈忠,是因为陈忠现在还没什么公司工厂的,而周扬不一样,他有工厂,有店铺。

包括冬年的干妈,也是事业早就已经成功了,他们不可能随便改变自己现有的行业,再苦哈哈从零开始。

但是冬年和陈忠一样,都是属于没有根基,要从零开始的情况。

当然,这样的买卖,冬年知道,是肯定赚钱的。

冬年之所以这么做,最主要还是想感谢陈忠曾经的救命之恩。

陈忠笑道:“好啊,你那么能耐,我跟着你,肯定能发财。”

冬年笑笑。

发不发财的他也不确定,但是,他觉得自己现在想需要去做这些,会对他以后更好一些。

决定好之后,陈忠也要考虑一家人搬到省城的问题。

询问了两老,这一次,两老居然都同意了。

孩子几个,自然也是答应的,毕竟城里那么好。

不过,陈忠要带他们到城里安顿,也并不是过了年走成。

他仔细想过,决定下半年,也是一个年级新的开始,适合转学。

决定好后,盼盼上半年还是在这边学校上学。

——

过了初八,盼盼的爹妈,就要启程前往省城。

临走的时候,盼盼拉住了爸爸的手,对爸爸说道:“爸爸,你要是去很远的地方,记得离水的地方远点,好吗?”

陈忠愣了一下,不过还是点点头。

“好,爸爸听你的。”

冬年闻声,也好奇问了句:“怎么了?”

陈忠应道:“没事,盼盼担心我。”

嘴上说的随便,可陈忠却有记在心里。

——

等他们去省城的时候,一同离开的,还有盼盼的大哥,他要去省城坐火车去首都上学。

因为决定要去城里,所以陈忠农村的事情,很多也交代给信得过的人去处理。

就连他们家的田地,陈忠也打算把它们转给别人种粮食。

不过上半年的时候,陈家老两口还是想种点吃的,番薯也好,花生也罢,想着到时候带城里还有吃的,就还是自家在种。

——

陈忠这边,回到省城之后,店铺的事情交代给自家媳妇,就和冬年出远门了。

两人要去北方一趟。

他们去的时候,叫了两个司机,拉了两车本土的货物过去,货品是冬年选的。

他们在路上走了几天几夜,累了就在半道上休息,要么就附近找人家或者旅店住上一夜。

大概是心里记着盼盼说过的话,有一天晚上,他们途径一个地方,陈忠看与水很近,坚持让司机赶赶路,跟他们一起到下一个目的地再停留。

当时司机还嫌弃他事多,走了一路,累都累死了,结果还要继续走。

可没有想到,他们走了之后,当天那段路山上却发生山体滑坡,将路掩盖了。

幸好没有人,只是破坏了路。

等他们听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司机庆幸陈忠坚持让他们走,不然命都要交代在那里。

陈忠也是心有余悸,幸好记着宝贝闺女的叮嘱。

冬年也发现这事情的蹊跷,问陈忠,“盼盼是怎么预料到咱们车停靠在有水的地方是不好的?”

陈忠摇摇头,笑着道:“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乱说的,毕竟水是危险的嘛。”

可其实,他们遇到的水,是一个距离公路挺远的一个水湖,跟公路一点关系都没。

可偏偏陈忠谨慎,这才避免了这一场山体滑坡。

也是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个路段有好几个地方容易引起山体滑坡,因为上面常年有云层笼罩,雨水聚集。

上山泥土松软,就容易倒塌,引发山体滑坡。

于是,接下来的路段,他们就变得更谨慎了。

不过,接下来的一路,他们还是很安全的。

当他们到了目的地后,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真的把那两车南方的货物,给销售到北方的市场,而且很受欢迎。

随后,他们又从北方那边拉了东西回到南方,其中不止水果和食品,还有之前他们考察后觉得好的服装。

大概是现在做南来北往的生意的人并不多,加上陈忠他们这次去是考察情况,所以带回来的东西,算是顺带赚的。

他们开价不高,却也吸引了好些商户前来购入。

这些商户买回来后,还会分发到下一个层级进行零售。

冬年告诉陈忠,他们这样算下来,等于是一个总经销,他们把货物低价出售给经销商,经销商再从零售商那里挣点利润。

因为他们这次去了两个大卡车,所以装的东西并不算多。

价格方面也不贵,想着先是随便赚点油钱之类。

但是因为薄利多销,卖的多了,累积一趟,两辆车,却还是挣了不少。

除去司机的钱,车租借的钱,以及各种耗损油钱什么,虽然花销挺大,但是赚的也不少。

而且其中一辆车,还是他们两人轮流开的,所以省了一笔。

两人分钱的时候,冬年给陈忠分了一半,“陈叔,这是你的。”

陈忠连忙拒绝,“不行,不行,我哪能要你的钱呢,这次就是陪你去的。”

“不行,你得拿着。”冬年坚持道,“我说了,我们两人是一起去挣钱的,那就是平分。”

在冬年的坚持下,陈忠没办法,只好点头答应,“行,我拿着。”

陈忠也没想到,就冬年这么一个想法,接下来的半年,两人光靠着来回运输货物,就挣了好几万。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他们主业,来回运送着服装,给各地经销商销售。

大概是他们眼光毒辣,选品不错,接下来一年的流行趋势,都被他们掌握了。

这个还没到年中,陈忠已经赚了自己以前认为几百辈子都赚不回来的钱。

就连刘月也让丈夫这挣钱速度惊呆了。

不过最重要的,她是感激着冬年,认为是冬年带他们赚那么多钱的。

可冬年却说道:“这不全是我的功劳,是陈叔的功劳。”

而冬年说的倒是没错,陈忠之所以成功,光靠他自然是不行的。

他们货物从别的地方拉过来,要想卖出去,得有人脉,即便货品再好,得有人给你销出去,要是没人知道的话,就只有烂在仓库里。

去年那半年,陈忠虽然时常不在新开的杂货店里,但是他并没有闲着,各路朋友老板,都去结交。

大概是陈忠人老实也讲诚信,又讲义气等各方面,让他累积到了不少人脉。

所以今年他们刚开始的时候,进展的就比冬年预计的顺利太多。

被冬年这么一夸,陈忠反倒不好意思挠挠头笑起来。

“也没什么,都是冬年乱说的,冬年的功劳。”

刘月听了,无奈笑道:“是你们两人的功劳!”

虽然半年赚了好几万,但是这并不是冬年最终的理想。

陈忠都差点想躺平了,想着以此类推下去,以后不愁没钱了。

可冬年却转身问他,要不要合资一起买个大货车!

陈忠当即一激灵,因为大货车可不便宜啊!

可下一秒,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说道:“买,一起买!”

大货车不便宜,但是这半年的钱,就像白捡了一样,陈忠现在就觉得,他们能挣钱,买就对了。

大货车现在的确还是稀有物,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而且他们每一次租借,都得花不少钱。

所以,如果大货车是自己的,就方便的多了!

于是,刚过了端午,他们就把大货车弄回来了。

当然,这其中也找了周扬他们帮忙的,毕竟这大货车是从外国来的东西,各种税收政策很多。

有了大货车,他们直接请两个司机轮流开车去跑长途。

司机给了高价工钱,倒也卖力,货物到了,还帮忙卸货等。

所以等到陈忠回家的时候,他和冬年已经挣了一辆货车,还剩两万多的钱。

爸爸在省城里赚多少钱的事情,盼盼一概不知,她只知道,爸爸从外地回到本省后,没出什么事,才安心。

至于爸爸赚钱这些事情,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还没到放暑假,大哥从首都打来电话,他也赚钱了。

不过,大哥不是做生意赚钱的,他是写了一本书,被刊登了。

陈忠听说后,买了好多本那书,逢人就,“这是我儿子写的,这是我儿子写的。”

还别说,他这一宣传,那些与他合作的,求他办事的,看在他面子上也好,好奇也罢,还真买了好几本回去。

哥哥一下子成了作家,是盼盼没想到的。

作为作家的妹妹,盼盼是自豪的,所以也是在同学朋友间宣传她哥哥的厉害。

只是,哥哥太厉害了,暑假的时候,说不能回来了,要在学校里继续忙,还要和同学做好多事情。

盼盼听了后,委屈的询问哥哥,“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家里的荔枝都熟了。”

电话那头的陈松安慰道:“快了,快了,有空我立马就赶回去。”

可最终,陈松没空回去。

倒是陈忠趁着孩子们暑假,突然提议,带他们去首都一趟,见见世面!

所以,当陈松接到来自父母从首都打来的电话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假的。

直到看到爸妈和弟弟妹妹们,他才惊喜的发现,这是真的。

“你们真来了?”陈松开心道。

刘月笑着,直接将一篮子东西递给他,“不单止来了,还给你带了这个。”

陈忠也把麻布袋往大儿子跟前一放,“还有这些。”

陈松狐疑的上前,随后打开袋子,里面除了荔枝之外,还有几个芒果!

芒果还没到时候,所以现在成熟的还很少。

看完后,他愣住了。

“你们给我……带,带了那么多呢。”

“知道你回不来,盼盼说给你多摘点呢。”刘月说道。

幸好家里有车,可以开到火车站,不然带那么多小孩,拎那么多东西,刘月都不敢想象。

这些荔枝,陈松之后和在学校的同学朋友分了去。

好多同学是北方的,根本没吃过荔枝,连见都没见过,第一次尝试,开心的不得了。

因为陈忠比较忙,所以他们并没有在首都待太久,只玩了几天就回去了。

这也是陈家人第一次见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到那么多出现在书本的景色。

阳阳最是激动,全程都在“哇”“哇”叫。

全程要数最淡定的人,就是跟着他们一起来的冬年。

盼盼看到这一景一色,想到没跟他们来的爷爷奶奶。

她说道:“到时候把爷爷奶奶也带过来,这里太好看了!”

本来这一次里首都,他们是叫上两老的。

但是一来,正值农忙的时候,陈老爷子担心种的花生到了时节没收,浪费了一季的粮食。

加上老太太坐车晕车,之前去省城也是堪堪能忍受,但是像去首都那么远的地方,难免无法适应,所以暂时作罢。

不过,他们也没再首都待的太久,毕竟家里的农活不可能全让两老操心。

加上出行的时间,他们来回一共花了一周多的时间。

回去后,把家里这一季种的粮食都收完后,陈忠就把家里的地安排给给村里的人种,他们家家也不收什么钱了,到时候把公粮交了就成。

养猪的事情,陈忠交给了阿常去处理,还有村长看着。

养鱼也一样,两人都信得过,所以陈忠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至于县城那边,陈忠也不打算再像以前那样,只给二哥二嫂算工资。

他想,按照一定比例给二哥算钱,也就是冬年所说的股份!

以示正规,陈忠还给列了合同,上面写了,按照利润方面,一分为二。

陈忠出钱出房子,而二哥二嫂他们管理,到时候赚的利润,一分为二。

不过,二哥听说能分一半,立马拒绝了。

“太多了,我就是随便看看,到哪儿也一样要这样做,给我那么多干嘛?”二哥是这么说的。

最后,双方僵持了好一会,陈忠妥协了,给二哥按照二比一的股份来分。

最终,二哥也同意了,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做的。

陈忠对他们还是十分信任的,“交给你们,我也放心了。”

——

忙完这一切,陈忠一家,也准备去省城的事情了。

孩子们读书的问题,陈忠在这半年的时间,已经给他们解决了。

剩下房子的事情,吃住的问题,都解决好了。

陈老爷子和陈奶奶本是舍不得家里,毕竟生活了几十年。

他们本还想留在村里住多两年的,但是想到自家儿子儿媳以后工作肯定要忙,孩子们上学回来也要吃饭什么,家里也是需要人。

所以两老还是跟上了。

临走前,陈忠宴请全村吃了一顿饭。

他还把家里的鸡鸭鹅剩下的全处理了。

当天,村民高高兴兴的吃着饭,谁也不会说陈忠不好。

相反,陈忠很好,帮助他们一起挣钱。

而刘月临去省城,也去了娘家一趟,带了很多吃的喝的。

大概都习惯了她大包小包的,所以刘月现在去娘家,娘家亲戚邻居那些,都不觉得她拿得多了。

不过,这次刘月比往常带的还要多。

同样的,她还是被老母亲给说了,说她带那么多东西。

“这是把家都搬过来了?”刘老太气道,“都说不用给我们带什么,我和你爸有吃有喝的。”

刘月不管她说什么,带着东西径直往里走,一边走一边说:“我给你们买东西,怎么那么难呢?”

跟着妈妈来外婆家的盼盼,连忙上前叫外婆外公。

老人见了孩子,立马高兴起来,也忘了其他事情。

中午吃饭,刘月把家里要去省城的事情说了,“以后回来肯定不像以前那么方便,到时候可能很少回来看你们。”

刘月说着,从兜里掏出两百块递给母亲,“这个,是我和阿忠给你和爸的,以后少回来,肯定逢年过节不好孝敬你们,这就算是提前给你们准备的。”

“我不要!”刘老太说道,并把钱推了回去。

刘老太说:“你二哥说了,说你们全家要去省城。”

说着,刘老太感叹一句,“虽然舍不得你们吧,可其实这样也好啊,去了省城,孩子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谁想这辈子就在山村里呢,谁也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刘老太虽然不舍得,但是她知道,孩子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是最好的。

“至于这钱,我和你爸现在吃好喝好,真不用,你要真孝敬我啊,你好好就是了,有空回来看我和你爸。”

“看肯定是要看的,但是这钱,你也得收下。”刘月说着,把钱给她手里塞去。

“不用……”

刘老太正说着呢,刘月直接朝自家闺女看了眼。

盼盼立马明白妈妈的意思,跑上前,拉着外婆的手,撒娇的语气说道:“外婆,你拿着吧,这是我爸爸和妈妈的心意,你不收,他们会难过的,盼盼也会伤心的。”

“就是嘛,也没多少钱。”刘月说道。

刘老太本想说,这二百可不是小数目。

可想到自家闺女平日里什么都有跟她说,有说过家里现在的情况。

所以,这二百对于他们现在来说,的确不算多。

刘老太看看孩子,再看看自家闺女,外头还有和老丈人聊天的女婿陈忠,老太太最终还是接了下来。

不过,他们走的时候,刘老太也把家里有的吃的攒的东西给他们送去。

刘月也没跟他们客气,都带走,不想枉费爹妈一片疼爱的心意。

车子离开娘家村子,刘月想起这几年的事情,忍不住感慨起来。

“唉,说实话,挺舍不得家里这边的。”刘月说道。

陈忠应了声,“嗯。”

毕竟是自己生长的地方,谁也会不舍得的。

不过更令刘月感慨的是,曾经的她,因为婆家生活困难,而不敢多回娘家。

没想到,短短时间,如今他们却赚的算盆满钵满了。

省城里,县城里,都有店铺,还有一间旅馆,自家男人南北的物品反着卖,入账更多。

现在省城农村都有房子。

就连现在农村的房子,虽然比不上大城市有钱人的,但是在农村,依旧是别人羡慕的存在。

短短了几年时间,就经历了那么多?

刘月常在想,他们何德何能,有这般能耐?

目光看向一旁在车子摇晃中睡着的盼盼,刘月眼神也变得温柔了。

给她擦擦身上的汗,刘月同前面驾驶座的丈夫说道:“咱们这一切,好像都是盼盼给的,她来了后,咱们家真的是一点点的变好了。”

“嗯。”陈忠应了声。

他透过后视镜,看着孩子在妈妈的怀里熟睡,感慨良多。

的确,盼盼的回来后,家里变化翻天覆地。

她遇到的贵人周扬,对他们家帮助特别多。

甚至后面救助在家住着的冬年,没想到,也是一个能人,给他们家带来的极大的帮助。

后来的张丽春,甚至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他们以善意去对待的时候,总能意外得到收获。

最后,陈忠感慨一句,“大概是,善有善报吧!多做好事,不问得失。”

刘月笑着点头,不过还是打趣一句,“你现在说话可越来越有文化了。”

陈忠被夸的,那黑瘦的脸上,多了丝害羞。

盼盼在颠簸中转醒,醒来后,就能看见爸妈在笑着。

岁月静好,一切美妙。

看见她转醒,刘月轻声跟孩子说:“还没到家呢,再睡会,到家再告诉你。”

“嗯。”

盼盼双手搂着妈妈,嗅着带着安全舒服的味道,缓缓睡下。

曾经总是被打被骂的时光,谁也没有想到,盼盼有一天,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

以后,她会一直幸福下去,有父母老人的喜欢,有五个哥哥的疼爱,再也不是曾经那个懦弱胆小还只敢偷偷哭的小孩了。

有人常说,陈家运气太好。

可除了运气好之外,何尝不是因为他们的善良,而种下了善的因,并最终收获善的果呢?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大概就是如此吧!

【农村篇正文完】

————————

【省城篇】

1.省城安家

第二天,陈忠一家人就要带着大包小包种种,前往省城。

而陈家什么问题都好解决,唯一是小嗷嗷的问题不好解决。

盼盼舍不得小嗷嗷,全家人也都舍不得小嗷嗷。

所以,盼盼想着把小嗷嗷给带到城里去。

“我们家里有院子,有大房子,小嗷嗷应该可以在家里的吧?”盼盼问爸爸。

陈忠仔细想想,家里那个院子虽然不大,但是以小嗷嗷现在的体形,在家里是可以的。

可小嗷嗷听说后,却摇摇头。

它在盼盼跟前嗷嗷叫了几声,仿佛在说着什么?

陈忠见状,问道:“怎么了?它说什么了?”

盼盼下一秒眼眶就红了。

她告诉爸爸,“小嗷嗷不想跟我们出去,它要在这边!”

看着女儿红着的眼眶,陈忠笑着说道:“这有什么好哭的?小嗷嗷不出去也没事的,咱们虽然搬走了,但是村里还有那么多人照顾它的。”

“再说了,小嗷嗷妈妈也在山里,也可以照顾它,没事的,你别伤心。以后咱们也可以回来看它的。”

其实小嗷嗷不愿意走,是陈忠意料之中的。

虽然小嗷嗷说的话他听不懂,可代入自己,母亲在山里,又加上小嗷嗷体形不像狗,比较独特,不愿意出来也是正常。

甚至他有几次都感觉小嗷嗷是早上急匆匆赶到他们家里,然后傍晚又急匆匆往山里去,像是山里有什么紧要事情需要处理?

刘月听说后,也劝着盼盼,“它的家毕竟是在山里,咱们应该尊重它的决定。”

“再说了,咱们时常回来的,你爸爸也会经常回来,到时候会帮你看着点小嗷嗷的。”

“小嗷嗷现在也不小了,能照顾好自己的。”

在爸妈的劝说下,盼盼的哭声才逐渐小了下来。

其实这个道理盼盼也不是不懂,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小嗷嗷的情况。

刚开始她把小嗷嗷当狗,但是后来发现,它的确和狗不一样。

别说现在带它去城里生活,就是之前他们走几天,都不敢把小嗷嗷带出去。

村子里的人看习惯了,对小嗷嗷没什么想法,但是外面的人,看到一只古怪的动物,难免会起其他心思。

再说了,小嗷嗷本就属于山里的,它从小就在山里跑到大,如果真带它去了城里,要不想引人注目,那肯定是整天关在家里了。

可这样子,小嗷嗷就不再是小嗷嗷了。

最后,家里人也商量好,不把小嗷嗷带走。

当然,这也是小嗷嗷的决定。

其实,小嗷嗷这一年多,在山下的时间也很短了,大部分会往山里去,那里才有它更宽阔的天空。

只是,山下有它惦记的盼盼,它才时不时回来跟她玩的。

如今盼盼他们去城里,它就不会随便到人群的地方去了。

当然,如果它想好吃的,还是会回村里的。

而\u003d盼盼也向它承诺,只要小嗷嗷到村里,就有吃的,有人会给它好吃的。

所以,在陈家人走的时候,陈忠把一些腊肉鱼干什么的,能留的都留在村长家。

陈忠还给了村长两百块钱,说这是小嗷嗷的伙食费,如果小嗷嗷下山找他们要吃的话,记得给它做好吃的。

“不要省钱。”陈忠叮嘱村长,还说做了要一起吃,给小嗷嗷一份就成。

村长笑道:“一个小畜生,你们真当家人养了?再说了,它看着可不简单啊!”

虽然村民对小嗷嗷不算避而言之,也不像外人那样好奇的很,但是却也知道,这不是一条正常的狗,应该是某种山里的动物。

只是说,陈忠家一直养着,大家就都习惯了。

陈忠却笑笑,“就是家人。”

他末了还补了句,“家里老七!”

盼盼是老六,这就是他们家的老七。

没有人懂他们和小嗷嗷的情感,特别是盼盼对小嗷嗷的情感,小嗷嗷对盼盼的喜欢。

可以说,小嗷嗷是差不多和盼盼一起来到陈家的,大概是因为从很小很小就开始养,所以盼盼对小嗷嗷的态度,不仅仅是宠物,更像是自己的妹妹。

陈忠虽然对小嗷嗷达不到对待女儿的态度,却也很尊重小嗷嗷,同时理解盼盼对小嗷嗷的情感。

——

和村民告别,远离了家乡,看着渐行渐远的熟悉景物,本该开心的大家也突然有些感慨,毕竟,这是生养他们多年的地方,虽然不是再也不回来,但是突然一走,依旧心里感慨万千。。

即便表现的最开心的阳阳,此刻也有些感慨。

“我们真的要离开这里了么?”阳阳还是觉得像做梦一般。

三哥说道:“你看不到车子动了呀?”

虽然有几分惆怅吧,不过,他们还是对省城那边的日子,很是期待的。

抵达省城,来到了他们新的家,去年就已经买好的房子。

房子比原先家里的房子要大一些,也有院子,院子倒是没农村的宽敞。

但是刘月在进门的时候,就跟两老说,“这片地方,你们可以种菜种花都行,虽然比不上家里,但是也够折腾,平日里,不远处有市场,要买菜买吃的都行。”

陈忠买下这一块地方的时候,其实没想太多,就觉得各方面都不错,价格也还合适,便买下了。

当时花的钱不少,但是现在看来,买的挺值的。

老人毕竟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生活,而有个小菜地种种菜,养养花还是很不错的。

陈奶奶很满意,连连点头。

一楼一个客厅,两个房间,另外还有厨房和厕所。

总之,很是方便。

一楼是两对大人的房间。

二楼的四个房间,则是孩子们的。

除了盼盼和大哥是单独房间之外,二三哥,四五哥则是同一个房间。

倒不是他们不够房间,毕竟还有个三楼,不过兄弟之间关系好,喜欢住在一起。

当然,其实他们还是想和妹妹睡在一个房间的。

可刘月觉得,虽然哥哥对妹妹好,但是盼盼现在也大了不少。

盼盼是女孩子,以后长大些,和哥哥在某些方面还是要避忌一下,所以才分开。

而盼盼现在也大了,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半夜也不会像以前随便翻了被子着凉。

他们还在楼上给冬年留了房间,告诉一起过来的冬年,“家里这边给你留了房间,以后想在这边住也可以在这边住。”

冬年笑着点头说好。

可其实,他已经在附近买了个房子了。

曾经想要大房子的梦想,冬年现在已经实现了。

只是,房子买回来后,他打算按照自己的喜好装修一番,所以还没那么快住进去。

不过,这事情他没告诉陈叔他们,想到时候给他们个惊喜。

——

到城里的第一天,孩子们活力十足,在楼上楼下以及院子,来回的跑着玩。

最后还相约带上冬年哥哥,一起去外头买雪糕吃去了。

老人颠簸一路,没坐习惯车,所以在休息。

陈忠和刘月则没闲着,刘月去了杂货店,陈忠也去处理剩下的事情。

晚上,周扬和媳妇带着孩子,拎着礼物就过来了。

周扬还告诉两个老人,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找他。

陈奶奶感激道:“谢谢,谢谢。”

而陈奶奶口中的谢谢,可不只是谢谢周扬这番话,更是谢谢他这些年一直以来对他们家的帮助。

要说起来,一家人能来到这个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居住,有大部分是周扬的功劳。

周扬提供了人脉,提供了赚钱的经验,还有各方各面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晚,陈忠一边喝一边谢谢周扬的帮助。

还时不时拍着冬年的肩膀,“还有你,冬年,谢谢你!”

冬年碰了下杯子,笑着说了句,“是我谢谢你,要不是你们捡回我这条命,我今天也没法在这里坐着。”

周扬笑着道:“好了,好了,不用谢来谢去的,咱们喝吧!”

喝到夜深,陈忠不放心他们回家,就让一家人在这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再走。

——

2.盼盼回村

对于盼盼来说,最开心的就是和家里人在一起。

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对她来说,和家里人最开心了。

玩了几天,盼盼和哥哥们也要正式开学了。

爸爸给他们安排的学校不算很远,走路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不过,他们从乡下带了自行车。

有自行车,骑着自行车也就几步路远。

而且,最主要的是,中学和小学都在一块。

所以以前要住宿二哥和三哥,现在也不用住宿,可以一同上下学。

他们中午还能回家,由爷爷奶奶做饭给他们吃。

至于爸爸妈妈两人,回来整顿好后,就继续忙自己的工作。

盼盼不知道爸爸妈妈具体的忙碌,但是从爸爸口中得知,现在他和冬年哥哥做的事情,已经慢慢步入正规了。

爸爸还计划说,和冬年哥哥以后一起挣了钱,继续买大货车,到时候不单止可以给自己运送货物,还能给租借给别人运送呢。

盼盼不懂这些,爸爸妈妈说,只要盼盼身体好好的,好好学习就行了。

而盼盼也的确听爸爸妈妈的,努力学习。

本来城里学生和农村学生学的知识上,是有差距的,看似一样的课本,可城里的学生就算是普通的,在农村可能也算是不错。

而盼盼和哥哥们,一开始就出现这种情况。

他们发现,城里的同学都好聪明,学习的好厉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重生,原来我也是疯批
穿越重生,原来我也是疯批
齐越是个孤儿,在地球野蛮成长二十年,活得招摇快活,潇洒自在。某天,他终于被看不惯他的老天降下天雷劈死,魂穿异世界。这个世界同地球非常相似,但又很玄幻。这里有一群突然出现的特殊能力者,叫做进化者;还有一群鲜为人知的门派高人,他们是修道者;更有不少被国家秘密处理的异形,诡异和诡异之事。在这个世界,他认识了江暮时,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他们从相识和相互吸引,到成为了男朋友。后来发现,齐越从来都只有一个。
失眠还是熬夜好
重生后,渣皇爱我如命
重生后,渣皇爱我如命
[前世今生+男主重生+古言甜宠]前世,宁稚身不由己,入宫为妃。没想到独得帝王恩宠,不管是花朝节游湖,还是七夕盟誓,都让她对这个温和儒雅的帝王无法自拔。封后前夕,一场有预谋刺杀,使她得知被偏宠的真相,宁稚心灰意冷,自请入冷宫,与李琰此生不复相见。最后一场大火,烧毁宁稚与李琰一生的爱恨情痴。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她死后,李琰一生悔恨。不到四十岁,便病逝于龙泉宫中。却不想,再睁眼,竟回到宁稚入宫
莫洳
不要信仰神明,会变得不幸
不要信仰神明,会变得不幸
苏言是个公正的律师,可惜被人杀死在那个雪夜,但他非常幸运的进入了“伊甸园”“请问你们这游戏会给玩家签劳务合同吗?”苏言踏上了可怜的被副本压榨直播取悦观众的可怜游戏生活,还因此被某个非人类神明盯上了苏·只想活命·极度厌神患者·言不得不发挥他高超的演技对付神明,哄骗神明,说自己是祂的信徒只是为了活命罢了等到副本快结束时,青年一把火烧了祂的神庙,甚至笑意盈盈宛若情人温情时的低语:“再见,我的神明大人。”
樊柯一梦
快跑!别相信病娇
快跑!别相信病娇
从不看小说的夏兰穿书了,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言情小说里。系统告诉她,只要她帮助男配得到女主,就可以改变她被卖掉的悲惨命运。初见时,她觉得他是个阴郁怪物,想得到女主的心,希望渺茫。就在夏兰打算放弃,安心生活在这个世界时,却发现他只是个没有坏心思的小可怜。她决心帮他,处处为他打抱不平。随着任务的深入,她越发觉得不对劲,他无辜可怜的外壳下,似乎藏着一头可怕的怪兽。那头怪兽残暴狠戾没有丝毫人性。当她想收手时
扔板砖
在宗门内卷!明明是为了摸鱼
在宗门内卷!明明是为了摸鱼
刚毕业的实习助理沐妤,因为长得太好看没有接到工作,只能带薪摸鱼,直到有一天下班坐的公交车出事故了,进入到了修真世界成为一个连结局都没有的炮灰。沐妤想的是继续保持摸鱼的好习惯,狗到最后……后来,沐妤自己也想不通明明一直在摸鱼,他们怎么都用这种眼神看着。小师姐给出了回答:“明明一同入门,你为何如此之卷?”纳尼???
熬不了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