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要小叔还叫3台车,去其他村设个点,收了直接装车上拉回家,家里放不了多少,最多10来吨,茂大爷家里也可以放一些,这些都不是办法。
不知道可不可以借用一下镇上交公粮用的粮仓,看二叔能不能搞定,也许可以放到小学的礼堂,就几天时间的话,应该问题不大,无非就是出一点费用。
不管这么多,先收完货再说。今天能到手22万多,加上自己手里的有2万5左右,全部现金收购还能收60多来吨,也就不怕了。争取3天全部收完屯着。
送货一吨,给100块钱的提成,应该能够让某些心思活泛的人心动的。应该还定一个规则,收了10吨就给茂大爷家打个电话,随时掌握好数量,别用力过猛,收太多了。
那也是个麻烦,到时放都没有地方放。每个村设点都设在村长家,有电话联系方便一些。那要村长去收,给100一吨的提成那也可以。一个村10来吨,也好放,只要这几天不下雨就好。
想着就把思路给想通了,晚上再一起商量一下。
终于弄完了,重量无误,让二叔带大家去旁边吃饭,夏朝晖拉着李卫国喊上了他们棉纺厂的财务,借用了所里一个空的办公室,清点钞票完毕。
把22捆百元大钞放到书包里,和2人一起去吃午饭。
也许是干了重活饿的厉害,也许是饭菜太可口,也许是平常难得吃到这样多肉菜,而且还是在省城这样的大城市。
夏朝晖到饭店一看就不对,桌子上的菜都要吃光了,赶忙要老板把厨房里的荤菜都给炒了。
老板也麻利,10几分钟就先端上2 大盆大蒜炒腊肉,直径30厘米的大盆子,再几分钟就端上了4大盆粉条炖肉,每桌2盆,又加煮了米饭,这些大肚汉终于吃饱了,下午都要开车,酒是没有的。
吃完饭,2队人马分道扬镳,一队往西,一队去东。看到西去的车队走远,李卫国招呼大家在一起,询问有没有打听到这些货是哪里来的?
其中一个人说道:“只知道他们都是银城市人,货就是这几天收到的,具体哪个县的就不知道了,谈话被其中一个小年轻打断了。后来再问,他们就都不做声了。”
看没有打听到具体信息,而且这小子来的车,车牌都没有挂,也是防着我们,那就先开车回去吧。
李卫国坐上卡车,心里腹诽起来:果然还是银城那边的,这小子的口音就是那边的,可产区我都跑遍了,就是没有找到货,夏朝晖这个小子在哪里找来这样多的货呢?
不行,回去了要和厂长商量一下,看是不是派人出去打听一下,厂里收一吨,价格要便宜不少。
回去找几个人凑一些钱,去收几吨,也能赚不少呢,想到这里心里就火热起来,
这小子一吨要是按去年的收购价的话,要赚上万块一吨,特他莫的,这100吨下去,赚上百万啊,心里一哆嗦,出了一身冷汗。我现在工资才300多一个月,这算起来我100年都赚不到。
运气真好,在火车上居然让他碰到我了。居然还让他弄到了货!这没有天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