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小叔一家来吃了晚饭就回去了,他还的去叫2台车,二叔家住另外一个村子距离不算近也就没有去喊来吃饭了。
和茂大爷聊了一会,再次确定了一下整个兰杨镇的苎麻存量有超过100吨,夏朝晖也就放心一大半了。送茂大爷回去,顺便的去打个电话。
在村长家里拨通了李科长家的电话,嘟嘟响了几声就接通了,“喂。是哪位?”
李科长的声音传来。
“李叔,是我呢,13号我应该会送最少12吨苎麻过去,不超过15吨,现在还不能确定,你准备好最多15吨的钱就行。”
“好好,你小子尽快办好这个事情,我们这边也放心你也发达了。”李科长在电话的另外一边眉开眼笑。
“呵呵呵,李叔,你13号会过来的吧?”夏朝晖在这边也喜笑颜开的。
“会的,这次交易厂长很重视的,我和财务都回来,还有一些其他人,都是自己人。”
“是自己人就好,对了。你们另外租了仓库吧?这个可马虎不得。”夏朝晖还是提醒了一下。
“嗯,租了化肥厂的一个仓库,就我知道,等货都收齐了,再摊牌。气死这个该死的郑大牛。”说的是咬牙切齿,对这个郑大牛现在是恨的死死的。
挂了电话就回了家,才有时间和小妹夏朝燕聊几句,特意带回来的裙子小姑娘很开心。夏朝晖兄妹3人,弟弟夏朝阳17岁在十三中读高一,和二叔家的老大一样大,一个学校,住校,2人的成绩也是一般,关系好的很,小哥俩是孟不离焦的。
小妹15岁,读初三,成绩好的很,现在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鼓励了妹妹一番之后,偷偷的塞给她200元钱,让自己看着用,该花就花,以后一个月再给她200的零花钱,别省。
夏朝燕欣喜若狂的连连道谢,心里却奇怪这个平常只会躲在房间里看书的大哥这是转性子了,给自己买衣服不说,还给这么多钱,这是发财了。
家里在收苎麻的事情她知道一点,没有多去深究,只知道是大哥在外面揽回来的生意。
跟父亲扯了一下田头的事情,要他今年把家里的田地都给二叔家种,到时给一些吃饭的口粮就行,苎麻收完之后再做另外的安排,总之就是以后不再种田了,去城市讨生活。
母亲孙立梅安排3人住的就是夏朝晖兄弟俩的房间,被子啥的都是现成的,弟弟不在家,正好拿来用用。
晚上躺在床上,想着自家的事情。
父亲兄弟姐妹有5 人,家里小辈读书气氛很是浓厚,几家唯一有对比的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这得益于夏朝晖的爷爷,以前当过小学老师,是真正的读书人,对小辈们的教育是看的很重,不管男女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可惜爷爷奶奶都去世的比较早,没有了约束,要不小叔后来也不会成为半个街溜子。
夏家在这一片也是属于耕读传家的,家风比较好,名声也响亮,兄弟姐妹之间也没有什么狗屁倒灶的龌龊烂事。要不然打白条收苎麻是不可能的,几百上千斤也价值1,2千块钱,这在农村可不是小数目。
能被村民这样的信任,让夏朝晖很是感动,到底还是淳朴的农村,淳朴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