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在北宋末年

第25章 军营初体验

两世为人,赵莽第一次进入真实军营。

折可存见他东张西望一副新奇样,热心讲解起来。

“我河东军第四将,满编军额三千五百人,实编两千九百,其中战兵两千四,辎重兵五百,临时征募山阴县保丁三百,协助料理营中勤务......”

“你瞧正北面,最高处便是炉峰禅寺,整个大禹陵,共有五条山径、七条小径可以登上炉峰,我来时就找当地乡民打听清楚,跟随向导,在每条路径设置岗哨。

昨夜仇道人一行绕山绕水,还以为能绕过守卫,却不知,一举一动都在我掌控之下。

我故意把他漏过去,他还以为我军守卫疏松,可笑~”

赵莽站在“营门”前,左右张望了下,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折可存道。

赵莽指着“营门”道:“你这军营有些简陋!连道大门都没有!”

也难怪赵莽觉得眼前这座军营,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

没有高耸箭楼,没有栅墙,所谓“营门”,就是一排拒马桩,进出时还要命人搬开。

折可存笑道:“我部驻扎在此,只为收拾窝藏在炉峰禅寺里的贼军残部,不会久驻。

故而,立枪为营,方便快捷,足以应对。”

“你看,整座大营,东西一百五十步,南北七十五步,每隔十步放置枪架,枪架之间以白绳相连。(宋制一步约1.55米)

每日黄昏擂鼓,以一百通为限,各部、队清点大枪归置枪架,鼓声落,一应人员各归营帐,营中不得燃火、生烟、喧哗,除巡守值夜,其余人员不得随意走动。

营外安排约铺,选听力出众者轮宿伏听。

一遇警示,以敲击枪杆为号,各处枪架依次传递,不消半刻就能传遍大营四面......”

折可存笑道:“立枪为营,一来节省物材时间,二来便于行军,一遇敌情变化,我军可在半个时辰内拔营起行!”

顿了顿,折可存傲然道:“红巾贼只剩些残兵败将,本将军耐着性子在山下驻扎大半月,已经算瞧得起他们!”

听完折可存介绍,赵莽才明白,实际作战行动中的安营扎寨,绝非影视剧里描绘的那般简单。

根据作战目的、地理地势、天气情况、敌我双方实力差别等等不同因素,可以选择不同的安营法。

折可存选用最方便快捷的立枪营法,也是在和红巾军交手过后,知道敌军深浅,再根据当下情况作出的最优选。

看似简陋的枪架大营,也有一套运转有效的预警法。

赵莽在折可存带领下,逐一参观。

所谓约铺,其实是设置在营外的暗哨。

在营外不同方位,挖掘土穴,用草木遮掩,保证透气。

土穴里放置一口空缸,缸口蒙薄牛皮,旁边位置还够坐一人。

每隔一段时间,哨探耳朵贴住缸口牛皮,方圆数里若有大规模人马调动,很容易就能察觉。

这种方法可以侦听敌人方位,也可以防止敌人挖掘地道。

这口缸还有个响亮名字,叫地听,也叫翁听。

折可存还说,这种侦听警戒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

赵莽大开眼界,连声呼妙。

进到主将大帐,折可存让赵莽稍坐,他自去净身换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乞丐皇子复仇路
乞丐皇子复仇路
二十年前,天叶王朝皇子叶不孤被师傅柳一刀带入坊间,只为躲避祸乱,如今,王朝分崩离析、大厦将倾,不得不急发三道皇榜,唤醒皇子叶不孤,而柳一刀已近暮年,奄奄一息,死前动用最凌厉的占卜术“生死占”预测未来,并将自己毕生功力传给徒儿叶不孤;与此同时,柳一刀当时为了完成任务抛妻弃子,如今女儿柳如墨已经长大成人,她历经万难,却没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不得不与叶不孤一起,并肩作战,发誓要揭开当年的谜团,在相处的
假斯文儿
朕
少年穿越到了大宁朝,开局登基,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本想做个昏君。无奈朝堂暗潮涌动,权臣在旁。朝外异族聚集,虎视眈眈,大宁岌岌可危。扫清奸佞,荡平异寇!谁道暴君不可治国?
孤央
喜唐
喜唐
回到唐朝,重生为家族里的独苗。纨绔?二世祖?斗鸡走狗?哈哈哈,这不是梦吧!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老子就当二百五!那就接着唱歌接着舞,老子要当二百五。
微微的薇
我家父皇爱修仙
我家父皇爱修仙
嘉靖二十七年,元宵节刚过,紫禁城玄武门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宫变’,天师秉一真人陶仲文被皇太子朱载壡打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文武大臣纷纷各显神通,东宫之位亦岌岌可危,面对此景,我们的太子殿下朱载壡只存一个念头:父皇你就快把我废了吧!
都督天下诸军事
上辈子,下辈子
上辈子,下辈子
李飞的上辈子是唐朝的李非。时空交错之后,两个人竟然可以在梦中相见。那么对唐朝的历史和对后世的影响将会是什么呢?
二手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