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

第10章 晚宴

010.晚宴

四个外头读书的子弟回来,按理晚上是一家人团聚热闹的时候。

褚煦煦还在屋中褚夏的床边,翻着她看得一知半解的书。

花连城刚放下睡着的小六儿:“氲氲,晚宴大家一起用,你怎不换身衣裳?”

“阿母可同去?”褚煦煦放下书册,看了一会儿仍旧睡得踏实的褚夏。

这可真是个万事不管的主,说是让他“装睡”,他却很是实在,每天是踏踏实实的睡,任是谁来也看不出半分的假。

花连城对着铜镜,摇了摇头:“今日阿母的操还未练,氲氲先去,若是有事,我再到不迟。”

褚煦煦闻言跟花连城相视一笑,她们都知道今天晚上的宴会不会是吃一顿团圆饭那么简单。

大房父亲母亲未到,算什么团圆饭。

正说着,阿竹捧着一件锦色深衣,喜妹抬着一口漆木匣子进了屋。

鹅黄色绣缠枝莲花锦衣,石榴红光锻镶边领口袖口,四指宽酒红色光锻缀石玉腰带。

宽大的深衣须由阿竹和喜妹两人一起动手,层层叠叠为褚煦煦束起。

头上梳着简单可爱的双髻,一边扣上一对金丝梅花簪,耳上一对明珠,腕上带着细玉镯。

屋中几人对着明媚生辉的女公子,齐齐夸赞。

倒春寒的天,一入夜便是凉意,褚煦煦披着狐裘斗篷,穿过九转曲折的游廊,路过院中的曲湖,她驻了足,抬头看向不远处的绣楼。

雕梁画栋,屋檐飞扬,在夜色中幽静典雅。

这个时代的工匠手艺说巧也巧,能设计出最牢固防震的高塔,糯米灰浆的妙用远比后世水泥坚固,牢不可摧。

只是这等技艺只为少数贵族们服务,那座绣楼便是褚家得一位工匠报恩的产物,谁来不得夸上一句,巧夺天工,绝无仅有。

那原本是嫡长女褚煦君打小的住处,眼下却被一蠢货占据。

褚煦煦看了数息,便转头走了,该是她的,拿回来便是。

再走不到百步,便到了褚家敞亮的中殿。

两旁自有侍女上前服侍褚煦君褪下鞋履,上阶,再卸下厚重的狐裘。

眼下用膳都是一人一个低矮的案几,跪坐在蒲团上,分列两旁。

一屋子的人满满当当已经坐好,只剩褚煦君一个。

左首第一位的二叔母程蓉当即尖声道:“氲氲,这满屋子的长辈、小辈都到了,菜都凉了,只等你一个。这不知孝悌的规矩,可不是二叔母教你的吧?怎么姒妇既已经起身,都未教你一二吗?”

二叔父褚秋神色不耐烦:“小辈之外,数你最小,上头没说话,你少说两句。”

果然二叔母闻言瞧了瞧上头的老太太一眼。

老太太正专心用着二房次子褚节给她倒上的温酒,半点也没搭理进屋的褚煦君。

阿竹扶着褚煦君,一一给长辈们行礼,这才落座。

她的右首下方分别是大弟褚温、二弟褚良。

对面坐着的是二房长子褚季,抬头对着她,微微点头。

褚煦君还了礼。

至于坐在褚季后头的丫头,一身锦衣,蜜色皮肤在橙暖色的光锻映衬下显得又黑了几分。

蜜色丫头抬起鼻孔没有搭理褚煦君,她便也不做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破防!失忆后,被病娇前夫宠上天
破防!失忆后,被病娇前夫宠上天
一觉醒来,有了一个软软糯糯又香香的儿子,谁懂?外赠一个闷骚腹黑的老公整天勾引我!
爱吃泥鳅的阮先生
军婚甜蜜蜜:七零肥妻被大佬宠翻天
军婚甜蜜蜜:七零肥妻被大佬宠翻天
国际名医许静被患者家属捅死,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穷也就算了,还成了个又懒又蠢的死胖子。身为声名狼藉的小媳妇,她当务之急就是甩掉身上的人设。懒丑肥三个字,必须和她说拜拜。还要赶紧离婚!她可没脸再携恩图报拖累人家大好青年!什么!姓宋的不肯离!?
一百风
携带亿万物资穿越七零
携带亿万物资穿越七零
一条项链,让她意外有了一个金手指空间。霸气总裁林予菲,连续几场梦,便让她变卖家产购买物资,一场梦让她回到了吃不饱,穿不暖的七零年代,还发现自己喜当妈,有两个乖巧懂事的龙凤宝宝,还有一个高颜值的帅丈夫。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她忍了,谁叫她有物资呢,有空间,还有一个灵泉水。既来之则安之,林予菲凭借着自己的百亿物资,养宝宝,带着家人挣大钱,奔小康。
云中有雾
快穿之我靠好孕生子成为人生赢家
快穿之我靠好孕生子成为人生赢家
「双洁+快穿+系统+虐渣+打脸+男二上位+好孕生子」(还没有评分是因为看得人太少,文笔有保障,放心食用。作者取名废,呜呜呜。)她是娱乐圈公认的万人迷,因为一场车祸成为植物人。这时,她被绑定了一个快穿系统,要拯救几位年轻女孩才能活过来。在之后的几个世界里,她手握系统金手指,为原绝嗣的深情男二号生下一个又一个孩子,让原主从此改变命运。各个小世界里的深情男二号都对女主爱得深沉,却因为自己不能生而选择默默
七月流火绵绵
忽如春风来
忽如春风来
武侠+多视角+群像+江湖+权谋+古言+...甜宠(或许栖梧山上,花影绰绰。他二人树下试剑。她一脸势在必得。“若是我赢了,你就要把这个故事讲完。”“好。”可是最后究竟是谁赢了呢?他奉师命下山,却在数年后与故人重逢,可那故人却不似旧时模样。当正邪两难,爱恨轮转,他才恍然发觉,他们的故事早已写下序章。“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么?”“没有。”“那便出剑吧。”年少时相遇相知,他们又该何去何从?“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慕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