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这一回搬来圆明园,那可不是单纯为了躲康熙帝和避嫌,他之前就有在圆明园选育优良稻种的计划,今年准备正式开始。
黛玉两辈子都没正经接触过农事,去农家乐倒是有过不少经验,但天南地北的她又去哪里知道什么农事呢?
好在这辈子有挂不说,她还有上辈子零星刷视频的记忆,这水稻在东北都能种植,所以她压根儿没想过在京城的地界还有不能种水稻的。
只是经过后勤部的技术支持之后,她才知道眼下要在京城地区种植水稻,到底是多艰难的一件事。
单说如今的水稻只能种一季,从播种到收获差不多要六个月的样子,而且目前来说还没有能抗寒的水稻品种。黛玉倒是能用空间里培育出来的水稻作弊,但想要推广开来,可不是她拿出一点稻种就能解决的。
黛玉靠着外挂不止能解决育种选种的问题,还能解决历书不够准确的问题。
来了古代这一遭,黛玉才深切感受到一本准确的历书,对农业生产到底能产生多大的促进作用!
家人们谁懂啊,对于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来说,历书只是用来算一算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除夕和元宵节,这些需要关注或者算假期的节日而已,可对绝大多数古人来说,就那么两三天的误差,便很有可能造成粮食减产乃至绝收!
二月中旬,胤禛便听了黛玉的建议,让圆明园里负责草木的人开始平整提前留好的两亩水田,水田里起出三尺宽的陇,略微比水面高出一线,以保证稻种撒到陇上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
清明节以前,稻种便被撒到了提前做好的垅上,上面还用竹篾支撑起窗户纸做成简易的拱形暖棚,为稻种保暖,促进稻种发芽,等他们在圆明园安顿好之后,这些撒下去才十来天的稻种,已经抽出了快一寸的小苗子了。
青中泛黄的颜色,有人觉得挺像用来做饴糖的麦芽。
然而路过的弘时一听到饴糖两个字可真是不得了了,撒着娇要黛玉给做饴糖来看看,黛玉也来了兴致,便专门让人发了一斤麦种,让弘时看个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