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系太子的日常

第19章 谁说躺平的就一定是窝囊废

“锦衣卫这事,到时候咱俩再认真议议。”

朱元璋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昨日,吏部呈上来了一份荐举各地官员的名单,咱看了一下,好家伙,几乎都是他胡惟庸的门生故吏!”

“可把咱给气惨咯!”

朱元璋说罢满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老大,对此,你怎么看?”

随后,朱元璋又想听听朱标的意见。

对于官员选拔这件事情,朱标一直是反对停止科举的,毕竟相对于科举,荐举的后遗症也不小!

经过几年的荐举,估计是产生的诸多的后遗症让老朱感到难受了。

“洪武元年,我朝开始酝酿和准备科举制,为充分发展教育基础,父皇诏令建立国子监,下令品官子弟及平民‘俊秀通文义者’充国子监生,洪武元年,父皇又诏令全国的州县都设立官学,作为天下士子的求学之所。”

“洪武三年,父皇下诏开科,以求解决官员选拔问题,望选出出政务能力强、道德文艺俱佳的人才。”

“然而,在经过几年取士的实践之后,科举选拔的人才与父皇之前的期望值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暂停科举,改为荐举。”

“但是,荐举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假公济私,亦无法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也未能达到朝廷选拔人才的目的。”

“科举和荐举都均有利弊,儿臣认为不可偏废其一,应重开科举,与荐举并举,两者相辅相成,疏通纳才渠道。”

朱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简单点来讲,科举选拔上来的几乎都是死读书的士子,实践能力差,荐举又怕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两边都纠结。

朱标原先还想说说对大明教育体制改革的建议,但是想想还是暂且算了!

毕竟,咱现在还未完全掌控大明权柄,所以还不到时候。

而且,教育体制改革这种事情兹事体大,涉及国本,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得从长计议。

“重开科举?”

朱元璋忍不住皱了皱眉,随后立即摆了摆手道:“这个以后再说吧。”

或许是因为吃过科举的亏,所以看起来对科举十分反感。

虽然朱元璋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朱标还是可以看出自己的这位老爹对于重开科举这件事情还是持反对态度!

所以,也不再多说什么。

要想恢复科举看起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自己还得见机行事才行。

“儿臣还有一个暂时性的方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朱元璋暂时无意重开科举,朱标继续道。

朱元璋:“说吧。”

朱标立即道:“父皇,这些荐举上来的,如果确实能力出众的,经过考察,能够提任的可以提任,只是,儿臣认为,能够被荐举上来的,其中大部分要么是朝中勋贵大臣的子嗣亲朋,要么是门生故吏,要么有某种利益牵扯,要么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财物打点过的,那么剩下那些无法提任的官员要么就是没有背景,无权无势,又或者没有送礼打点,咱们何不剑走偏锋,从这些落选的人当中考察选拔一批人,说不定可以选出一些不趋炎附势,有真才实干的人才?”

古往今来,不懂得趋炎附势,性格耿直,只会埋头苦干,即使才华横溢实干能力出众,也不一定会得到上级垂青,有的人终其一生怀才不遇,最终被淹没在滚滚历史尘埃之中,甚是令人惋惜!

为此,这类空有能力和抱负,因为没有背景和“钞能力”而一直得不到重用的人,最终也会因大失所望选择躺平!

谁说躺平的就一定是窝囊废?

嘁!

他们其中的大部分反而恰恰是曾经意气风发能力出众有真才实干的人!!!

只是缺乏同等的机会而已!!!

实属被逼无奈!

恰好,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不喜欢循规蹈矩,不按常理出牌,却又求贤若渴的帝王,于是朱标便直戳老朱所想,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之所以说是暂时性的办法,那是因为,这种方法在执行过一次之后,若是没有专门的机制牵制,怕是会有人投机取巧,到时反而适得其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穿越大明洪武时期,顾良成了一个小小的腐败县令。你问他怕不怕?当然怕啊。洪武帝是谁?那可是历史狠人,砍头就像吃饭喝水。“但我没得选啊,不腐败怎么进步?不进步怎么给洪武帝搞蹦迪,做酒吧,产业一条龙?”“这年头,什么都要钱!不腐没法运作啊!”顾良摊了摊手,看着围坐一圈的其他囚友。胡惟庸,蓝玉,李善长:“……”
小车仔
蒸汽大隋
蒸汽大隋
多次违规操作让主角被空气锤爆头穿越到隋末同名农村少年身上。别人穿越不是帝胄就是门阀俊秀,李平却只是个农户之后,并且刚穿越过来全村就已经死于乱军之下,无奈只能和几个小伙伴逃入山林。“农民就农民吧,好歹给我选个大城市啊,怎么是个山沟沟?还有我的金手指呢?怎么铁匠铺也跟着过来了,感情穿越后还得干老本行?”投靠李世民?加入义军?不存在的。看主角如何在隋末乱世中建立自己的工业帝国,并以集团制取代郡县制成为以
老夫和你拼了
红楼:什么?我是皇帝?
红楼:什么?我是皇帝?
误入红楼,叫张破厄,当了皇帝,学会拉扯,劳逸结合,贪爱美色。
于中悦
谋晋
谋晋
本书轻穿越、无系统、非爽文,只是沿着真实历史脉络演绎的历史类小说,喜欢研究历史的可以一起探讨,喜欢看爽文的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五胡乱华,中原陆沉,庙堂之上,禽兽当道,市井之内,野兽横行;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东晋的温峤、瘐翼、诸葛无绪、殷浩、蔡谟、司马昱、谢安、谢玄、王坦之、王彪之、刘牢之、刘裕皆是当世之能臣,成汉李势、仇池
石头阿愣
史上最强农民
史上最强农民
李长生意外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古代山村,凭借穿越捆绑的金手指,精通医术,精通种植,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将小小的山村打造成战国时代下超然物外,人人向往的圣地。
小菜鸟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