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系太子的日常

第14章 那段历史在我们那嘎嘎的火

本以为朱元璋会就此拉着马皇后离开,没想到这家伙大手一挥对着在场的众人道:“你们都暂且退下吧,咱和太子有事商议。”

“是,陛下!”

一声令下,朱元璋带来的那些太医、太监宫女以及寝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全都有序退下。

只留下马皇后和常氏以及朱雄英有些疑惑的看向朱元璋。

“咋地?朱重八!太医才刚说标儿没事,你又想干嘛?”

“刚才你老朱不也说了,你们父子俩要劳逸结合,咋地,刚说完就给忘了?”

马皇后有些不悦的道。

“嘿嘿,咱就与老大商讨商讨事情嘛,马上就好,你们就先带着雄英到偏殿玩去。”

朱元璋再次摆了摆手。

然而马皇后拧的很,并没有丝毫要离开的意思,生怕自己家这位老朱又气着太子爷了。

见马皇后三人依然杵在原地不动,朱元璋有些不耐烦的道:“怎么了,后宫还想干政不成?”

朱标自然知道,朱元璋这是真的有重要的事情要和自己商量,于是,见现场气氛有些尴尬,赶紧打圆场:“母后,儿臣刚好也有事情要向父皇禀报,还劳烦母后暂且到偏殿休息休息。”

见朱标亲自开口,马皇后这才有些不情愿的带着常氏和朱雄英离开。

“老大啊,你的老师宋濂和李善长,咱本想也让他俩教教雄英来着,结果这两个老家伙都致仕了,然后这文华堂又少了两名大儒,你看,选谁递补为妥啊?”

见众人离开,朱元璋便直接放下架子,拖了一张太师椅,慈父般坐在了榻前。

朱标本以为,朱元璋会首先与自己商讨军国大事,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与自己商讨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由谁来担任朱雄英的递补老师!

由此可见,朱雄英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就连军国大事都要暂且放一放。

“父皇心中可是已经有了合适人选?”

朱元璋这么问自己,肯定是已经有了心仪的人选,只不过是想听听自己的意见罢了。

“嗯,你看方孝孺咋样?”

朱元璋十分有把握的说出了方孝孺的名字。

果然不出朱标所料,朱元璋还是提到了方孝孺!

方孝孺乃是开国第一文臣宋濂最得意的门生,过几年宋濂去世后,这货也成为了大明读书人之首,也是之后朱元璋为朱允炆钦定的三大顾命大臣之一,号称“建文三傻”之一,也就是朱棣攻破南京后要求朱棣诛他十族的那位爷。

此人就是纯粹的书呆子,迂腐了一些,和铁铉一样轴得很!

不过,客观一点的评价,这货也算颇有谋略吧,为朱允炆提出了不少的好计策,只不过与齐泰、黄子澄两人对比,存在感较低,而且削藩计策的制定与他并没有多大关系。

这人嘛,要说让他做做学问倒是可以。

就像有的砖家,你让他抄抄论文、吹吹牛倒是可以,你要让他真抓实干搞科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开局设立大明诸帝排行榜
大明:开局设立大明诸帝排行榜
穿越大明朝,成为老朱第五子朱橚,获得了终极排行榜系统,开局打造大明诸帝的排行榜。“排行榜排名第十六位,大明战神-朱祁镇,纵观朱祁镇一生,年少时庸弱,执政后自大无能,其轻信宦官,御驾亲征被俘,卖国求生,叫门天子实至名归,实乃中华上下五千年最差的帝王”朱棣:我没有这么垃圾的后代。朱允炆:五叔,你为何不帮我。刘伯温:大明皇帝多奇葩啊。老朱:怎么每一榜单,咱都能见到老五身影?
作家c8HaIe
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酒醉猝死,穿越成进京“赶考”失败、重伤而亡的闯王李自成,逆天改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最意难平的一次,聚焦于清顺治二年(大顺永昌二年,1645),李自成未亡于弩铳偷袭之下,重整旗鼓,挽狂澜于既倒,再造河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偷看了剧本的穿越者微微扇动翅膀,将会卷起怎样的风暴?“当如秦始皇别创一格,终前此两千年之局,发后此两千年之端,跳出
蚂蚁神威
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我本世间逍遥客,奈何生在帝王家。正德十六年,朱烨跨时空而来,只想安稳在豹房当个昏君。但天从不遂人意,降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无系统加持,又无政治经验,对历史了解不多,身为后世打工人的他,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带领着大明走向盛世。
漠中野
农门贵子
农门贵子
从没想到有一天,他居然穿越成死在考场上十五岁的农家子。为了能在这个朝代掌握自身命运,他也只能努力读书,读书改变命运
兰花子
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
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
此书又名:(九品十八级),穿越在古代时升官发财。大康永平十三年,赵雄赵主任喝醉酒穿越了,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东南肥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