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猎户

第61章 府兵,劳役

秦王府送的布匹没有拖延,第三天准时送到,两千五百匹普通的绢,还搭了一百匹丝绸,可以说是超出了不少,这也可以看成是秦王府表达的善意,这也让文林对李世民心里好感增加不少。

一匹布三十三米,宽两米,可以做十五件成人薄衣,有这批货,村里即便新增加一千人,也能一人一套冬衣。

随着半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附近不少村子都有听闻,尤其是文林让人去招工,一些村子也跟着搬迁了过来。特别是那些几户人居住的地方,考察过后,迅速的做出了决定,没办法,半山村不但生活好,还有很多寡妇。

“突厥人又打来了,文帝之后,这些家伙就没有停止过,总想入主中原。”刘长恭感叹道。

秋风萧瑟,山上的树叶已经泛黄,刘长恭说完,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烧制瓷器,当然少不了茶碗和茶壶,文林开始并不知道,如今的人喝的并不是炒茶,所以最开始的那些盖碗茶具,就留下来自用了。

茶叶,丝绸,瓷器,这是三大外销产品,山里也有茶树,不过都是野生的,文林也没想种植茶树,因为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

有野生的茶当然可以弄回来自己喝,简单的炒一下,味道还是挺不错的。

“草原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除非在草原建城,治理百年,否则难以让这些部落,消除野性。”文林说道。

“嗯,你说得有道理,只是很可惜,一直没人能做到。”刘长恭点点头赞同道。

“这是为什么呢?”

“秦皇一统天下,南征北战,他是有能力占领草原,只不过他没有时间,加上匈奴势大,六国初定,还没来得及,之后秦二世而亡;秦之后是汉,汉武帝雄才大略,击败匈奴,不过也耗空了国库,武帝同样没有时间,武帝之后,大汉日渐式微,晋朝到前朝,一直内战,中原实力不显,前朝到是有机会,可惜了。”刘长恭回忆着说道。

“也就是说时机不对,天时地利人和不凑巧。”

“可以这么说,不然区区草原部落,又怎么可能一直蹦哒。”刘长恭点点头说道。

文林理解的点点头,匈奴和突厥的巅峰,都败给中原,如果中原王朝真要对草原进行灭族,以中原智者的能力,肯定能玩死他们。

只能说中原大地,很多时候都在内战,一个王朝,巅峰时期也就几十年上百年,后续就慢慢走下坡,即便中兴,皇帝也缺乏进取开拓之心。

当然,这也和中原人看不起外面的思想有关,北方一年之中,有一半的时间天寒地冻,感觉不适合种植和生活,所以都不愿意花太大的代价去占领。

就像岭南,中原觉得那是荒蛮之地,瘴气弥漫,毒虫横行,也就只有秦皇汉武,杨坚父子出兵去征服过,其它王朝只要不打出旗号叛乱,就懒得去理会。

“这次突厥进犯,刘叔你觉得最后结果如何?”文林问道。

“突厥人肯定是兵分三路,以他们的脑子,定然是攻打雁门,毕竟幽州距离关中太远,一路打过来很困难。

不过刘黑闼,徐圆朗应该和突厥人勾结在一起的,定然会同时出动;还有朔方梁师都,很可能配合突厥,攻打夏州等地。”刘长恭分析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