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城里三十载过去,天才战近两百位的天才也到了离去的时间。
姜将要在初始宇宙里讲道三万五千年,把自己所创秘法通透阐述梳理成就第53尊混沌碑,期间过程要是能够随着姜将一一理顺,在法则领悟上到封王都都足够了。
不过道越深越困,法则之理越是至深,文字就越是匮乏。
姜将的语言也逐渐形成图案,图案又凝成虚像,最后又刻成混沌之碑。
姜将周遭的时间只是慢到了百倍,再慢地话就要与这个世界向斥离,二十多年的时间,潜心的天才已经走到了姜将第三四幅图景,若是单独开一路,在通天桥上足以走到第三第四层。
很多来听讲的天才立马转修‘始源混沌碑’,放在过去的能争一争魁首的位了。
很多天才离开时都恋恋不舍,尽管姜将论道之深已经逐渐超出天才们的理解,但是此刻哪怕是多收获一丝一毫未来有可能就是千万年的功夫。
当然奇怪之处在于,因为姜将讲道之事改修新道的宇宙天才不少,反倒是地球一道只有寥寥几个。
直到很多年之后,关于‘始源混沌碑’的传说逐渐在每一代的人族天才间传播,很多人才感叹今天的选择。
在过去的无数岁月里,混沌城中人最少最难参悟和理解的混沌碑都是《宇宙混沌碑》。
但是在这之后,就不一样了。
名为‘始源’,何其猖狂。
宇宙之道,时空之道已经足以让无数时代的天才敬而远之,而所谓始源,不仅仅是时空之道,更是囊括了世间所有法则的道路。
置于混沌城中,实在不像是予人领悟。
除了姜将在混沌城中立道这一批,宇宙往后三千多纪元,都再没有一个宇宙天才的选择《始源混沌碑》。
当然,仙族之中每一届还是偶有几个会选择,并不是因为仙族真有参悟这一道混沌碑的天资,而是因为混沌碑的参悟对于大多数地球一脉的人来说只是一次参悟。
人族以52道混沌碑开路,天赋过人者不需要再黑暗中摸索,可以一路向前直到尊者再开拓自己的道路。
而仙族的人虽然进入混沌城,但走到还都是‘有名道’,是地球修炼的核心,往后无数年里,几乎没有仙族来人放弃‘有名道’转而修炼混沌碑,哪怕是选择了姜将的《始源混沌碑》的天才也是一样。
所谓‘有名道’并没有比52道混沌碑强大,也更谈不上先进,准确的说是倒退也不为过。
两者的差距就像是走夜路时挑灯而行和走有路灯的马路一样。
从个人的结果来说,挑灯夜行和走明亮的马路没有一点的区别。
挑灯更加艰难,但是所到的的终点没有一点不同。
也正是这个原因,姜将讲道三千年,宇宙天才们受益无穷突飞猛进,地球一脉的反而被追上了不少。
站在巨人肩膀上并不可耻,这本身就是文明名为“传承”的优越性。
正是52尊混沌碑的存在,无数年来人族才不断地诞生强者,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宇宙巅峰的四族之一。
当然,‘有名道’也非是完全的不堪,强者之路,终究是自我之路,混沌碑是头上的引路之灯而非路的本身,想要成为真正的强者,并不是沿着前人的路不断向前,而是在前人的映照下走出自己的路。
就这点而已,无论是‘有名道’还是混沌碑的结果都是一样。
只是相比结果,‘有名道’所走更看重过程,放弃敞亮的道路,才能欣赏夜空之中的美景,对于地球一脉的很多人来说,最求武道并不只是为了变强。
这并不是多么高尚的理由,只是因为地球一脉对于强者的渴求度并没有那么高。
或者应该说,地球一脉对于无法挑灯夜路走到终点的强者需求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