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明

第七十八章

可这正是成为永乐的燕王愿意看见的,

永乐才不想看见各地藩王都兢兢业业发展各地,

藩王精心处理各地朝政,说好听点是为大明百姓奉献,说不好听点就是蓄意谋反。

永乐皇帝正愁怎么合理撤出支持自己靖难的代王的实权时,

代王就自己“犯蠢”让整个大同府对他哀声载道。

永乐皇帝直接顺势大笔一挥,下旨让代王成为了一个花瓶王爷,

但初代代王好似一点都不介意自己被架空了,整日还是寻欢作乐无恶不作,

在当时的大同人自编的民谣与儿歌中,初代代王被赋予了“楞七砍政”的外号,

在大同府话中,这个“楞七砍政”的意思是傻子愣子的意思。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荒唐的朱元璋初代子嗣,却成为了大明初代藩王中,为数不多善终的王爷。

除此之外,这个看似荒唐的代王,还在大同府内修建了比永乐修建的九龙壁还要庞大的九龙壁,

在大明这个封建礼法大于天的时代,换做一般封王敢做这种事情,就是在挑战永乐皇帝的刀快不快,

但这个被大同人称为“楞七砍政”的代王,却没有因为自己修建的巨大九龙壁而受到任何惩罚。

代王的后人也秉承初代代王的特点,

初代代王朱珪的王世子——朱逊煓,甚至直接被赐谥号“悼戾”,可见此人行事的不端。

现在的代王朱俊杖的父亲——,也不是一个什么好王爷,

朱聪沬在朱俊杖的爷爷朱成链的服丧期间,居然依旧整日饮酒作乐,还闹得大同府人尽皆知,

最终也导致他直接被一纸圣旨废为庶人,直到死后才追封为代王。

总之代王这一系人,各个看上去都不是什么机敏之人,

别说机敏之人了,连个正常人都难得,

但就是这么一系不正常人,却在大同享乐了数代人,

王资是一个有后世见识的人,在他的视角里代王这一系日日荒淫的家族,才是大明最成功的家族。

投资回报比实在是太高了,仅仅在永乐一朝支持了一下燕王起义,之后就远离朝堂争锋的同时,还稳坐钓鱼台,代代都吃穿不愁寻欢作乐,

皇帝看见代王这大明第一从龙之功也只能摇头,

哪怕到了崇祯朝都不敢妄动在国难面前日日荒淫代王,

因为动了代王,就是在动摇永乐朝得位的正当性,

就是因为代王这一特殊性,只要代王不参与谋反大罪,不论代王做什么都不可能被皇帝拿下,

同时代王将历代享受大明除了皇帝之外,最高等级的待遇。

这种投资回报比,简直就是天朝历史上之最,

整个天朝历史上都找不到比初代代王投资燕王更划算的买卖了,

现在的代王也明白自己身份的尴尬性,

自己就算将大同府治理到天下第一城,那除了给自己增加被中央皇室肃清自己的可能性外,没有任何的实际收益,

如果真让现在的代王造反,去追求只比代王高一级的皇帝之位,现在的代王又没这个能力与魄力,

所以现在的代王就是不论谁在大同府做什么,你都要好好的孝敬我代王府,否则我就利用代王的身份之便,天天给皇帝写小报告。

王总兵这种掌控兵权的人还好,代王不至于傻乎乎的去挑拨大同府兵权掌控者与皇帝的关系,

但王龙这种走私商贩以及其他贪腐官吏对代王就要好好孝敬了。

代王朱俊杖甚至乐意看见王资就是一个违法乱纪的官员,而不是一个大清官,

代王不是没见过清官是啥样的,天天对自己各种礼法制度管来管去,

还不如来个贪官与自己同流合污,

贪官才害怕代王手中那唯一的权利——可以直接给皇帝写举报信,而且皇帝必须重视代王的举报信。

代王的无所谓态度,让在场的其他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表态才好,

毕竟人家代王都不反对王资所作的任何事情,别人这些不是姓朱的外人,就更不好点评王资的行事准则了。

大家伙又看向身为大同府总兵的王勋,

在场的除了代王,身份最高、权力最大的也就是总兵王勋了,

王勋看着身边同党的眼光,又想起了今早王资给自己看的圣旨。

王勋清了清嗓子,对身边的同党说道:

“咳咳,各位不要慌张,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

“王钦差此番举动想来是初到大同府,对大同府环境陌生才这么做的。”

“以本总兵对王钦差的了解,大家无需多虑王钦差会不会让各位不能从事老本行。”

“本官相信王钦差对王官人说的那番话都是肺腑之言。”

“大家与其担心会不会因为王钦差而无法进行糊口的营生,”

“不如担心自己的粮仓与银库够不够孝敬王钦差。”

王勋的一番话,让在场的各位都想起了上次王资巡边时路过大同府的场景了,

当初大家伙为了给王勋凑钱,度过了这场王资的索贿危机,就连代王的走私分成都少了很多。

一个和王龙差不多的胖胖壮汉站了出来,对着大家伙说道:

“小的以为,咱们要不要给王钦差送点他喜欢的东西,来讨好一下王钦差?”

“毕竟王钦差此次要在大同镇久居,送再多的银子可能还不如多送点投其所好的东西。”

“各位说呢?”

“主意不错,孤喜欢女人和酒水,你们挑一些上好的女人酒水先送给王钦差接风洗尘吧。”代王带头同意了这个胖胖壮汉的说法。

如果别的王爷说出这种话就是有悖常识,

但是这话在代王一系口中说出来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代王巴不得自己说的这话传到正德皇帝耳中。

就在大同府走私利益链上的人都做好为王资准备长期且巨量的孝敬时,王资则是走出了大同镇,查看大同镇附近的地形,选取为金坷垃二厂建设的地界。

不得不说大同府所在的大同盆地身为黄土高原内最大的盆地,完完全全就是为了工业化而所生的地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