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老太爷一起来的?侯爷?!”掌柜一愣,手里的锅砸到灶台上。
里面香味十足的菜肴全部洒了出来。
若是往常,掌柜早就心疼的大骂了。
可现如今,掌柜不仅不心疼,还一脸激动。
他激动的走到小厮面前,将小厮搀扶了起来,“你说什么?是哪个侯爷?是闻喜侯吗?”
小厮回忆了一会,“好像的确和闻喜侯有点像。”
“没错了,没错了。一定是闻喜侯。”掌柜走到灶台前,对着看向他的厨子吼道:“还愣着作甚?快将最好的食材拿出来。要最好的!”
他将袖子往上抹,“这次一定要侯爷好好尝尝我的手艺。”
厨子们立刻动了起来。
而掌柜的走到放灵鱼的缸前,打算杀了灵鱼,给李北做碗鱼汤。
没让李北多等,很快李北的面前摆放着数道样式精美的菜肴。
自从李北闭关,他就没有再吃过任何食物。
如今菜肴在前,哪还会客气。
正和赵康吃着,门外响起敲门声。
李北让门外的人进来。
来人是胡安,后面还跟着现如今迎松楼的掌柜。
胡安一见到李北,便恭敬拜道:“小人见过侯爷。侯爷出关,怎的不通知小人一声,小人也好提前去迎接。”
李北放下碗筷,笑道:“你我又何必说这些客套话。来,坐。”
胡安知道李北的性格,也不客气,坐到了李北的对面。
而迎松楼掌柜此时站在胡安的身后。
李北连忙招呼他坐下,同时盛了碗鱼汤给他,“这鱼汤不错,看来你的厨艺进步的很快啊。”
迎松楼掌柜接过李北递过来的鱼汤,一脸激动,“多谢侯爷赞赏。”
与胡安闲聊了几句,李北便直入正题,询问胡安大唐的变化,尤其是商道方面的变化,以及现如今的局面。
虽然赵康跟他说过一些。
但具体情况,胡安应该了解的更多一些。
从胡安的口中得知,从贞观五年开始,长安商行就彻底并入了大唐商行,变成了长安分行。
并且大唐商行也在大唐各地,建立起了分行。
主营的产业,只有一些朝廷不准私营的产业。
铁,盐,银行。
这三大赚钱的产业。
同时,没了长安商行,大唐却依旧有五大商行。
一些将门中人,也建立起了一家商行,专门售卖酒水,以及铁制的工具等等。
这家商行,取代了长安商行的地位。
成为大唐第五大商行。
据传闻,程咬金,秦琼等人皆有参与其中。
还有就是,在贞观一十二年,商业的发展,让朝廷赚的盆满钵满。
朝廷遵循了李北以前的意见,用商税取代了农税。
自此,耕田者无需再缴纳税。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
百姓种的粮食,每年必须要贩卖给大唐商行一定的量,充当国库存粮。
关于大唐的建设改革,李世民从新长安的建设中,看到了好处。
打算将新长安的建设模板,推广至全大唐。
让大唐的城市,都能像长安这般繁荣。
只可惜,这些年一直很稳定,没什么大灾大难。
莫要说难民了,就连乞丐都很少见。
毕竟种田不交税,只要勤快些,开垦个荒地,总归饿不死。
不仅饿不死,还有的赚。
新长安建设之初,是因为有大量的难民。
这些难民也不需要钱财,饿不死就成。
因此,才以极低的成本,建造了这难以置信的新长安。
而现如今不同于往日,虽然人族与妖族互相内卷,导致工价很低。
但若要用这些人,去建造如同新长安般的城市。
所花费的无疑是天价。
恐怕不掏空这几年存储下来的金银,是没办法搞起来。
可李世民就是想要再整一个新长安。
看他的意思,不仅仅是再整一个,而是将整个大唐都变成这样。
李世民又想建,又不想太花钱,只能将困难抛给大臣们了。
让大臣们想办法。
胡安这个掌管钱袋子的人,自然而然成了李世民经常问询的对象。
做生意,胡安还行。
可这种事,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幸好李北结束了闭关。
新长安的建成,别人不知道是谁一手策划的,但朝堂内的官员,谁人不知这大部分是李北的功劳。
就像防御大阵,灵气灯等等,皆是出自李北的手笔。
此次,胡安前来的目的,不仅是来看望李北,还有想问问李北该怎么办。
李北听完胡安的话,笑道:“陛下这是想让驴跑,还不让驴吃草。这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
胡安听后,连连点头,“小人也是这般想法,可若再建一个如新长安这般的城池,没个三五年,是万万不可能的。这三五年,耽误民生不说,所损耗的钱财,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况且,建造这样的城市,根本就不需要。长安乃要地,更是皇都,辉煌气派些,倒也没什么。可其他地方,无需如此。”
他叹了一口气。
李北摇摇头,“你这话就说错了,多建造这样的城市,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我的意思并不是不建造,只是钱财花费是不可避免的。”
“这么说,侯爷是同意陛下的看法了?”
李北点头,“没错。长安百姓是大唐子民,难道其他地方就不是了吗?再者,再建造这样的城市,对于大唐是有好处的。你想想,若想建造这样的城市,能提供多少的工作?”
他走到窗边,看着繁荣的街头,开口道:“虽然我刚刚闭关出来,但也能发现长安现如今有不少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妖族挤兑了人族的生存空间,妖族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往往在一些工作中,比人族做的更好。这样会导致很多人族没了工作。没有工作,就不能养活自己,从而引发争端。第二个问题,长安现如今太繁华了,莫说整个大唐,就连三界都找不出能与长安相比的城市。修士,妖族,人族,异域番商皆齐聚长安。”
李北转头询问胡安,“你不觉得长安现如今有些拥挤了吗?”
胡安一愣。
拥挤吗?没有吧。
虽然人是比以前多了一点,但长安城依旧能容的下。
李北不等胡安回答,继续说道:“长安太繁华了,谁都知道这是个好地方,谁都会想过来。若没有同样的城市分担长安的压力。长安迟早有一日会人口饱和。到那时,会是祸事,而非益事。”
他看向胡安,“所以,建造新城市的好处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