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在诸天万界

第二百九十九章 原子

第301章 原子

“所以,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狭窄逼仄的山洞里,明晃晃的篝火燃烧,不时发出噼啪脆响声,李怀素用一根树枝挑动篝火,一边问道。

山洞的顶部有泥土被斧钺刀剑开凿出的痕迹,看起来很新,时不时滴下浑浊的水滴。

湿润的泥土有蚯蚓钻出的蜿蜒小道,蕾娜披着李怀素的衣服,浑不在意地坐在地上,双目有些无神。

“还能怎么办。”

听见李怀素的讲话,蕾娜瞳孔微微聚焦,叹了口气,“地球人现在应该对我恨之入骨了吧,我毁灭了巨峡号,杀死那么多无辜的人……还有神圣凯莎,天使应该已经乱作一团,自顾不暇。

地球一旦失去凯莎的震慑,饕餮将大举进攻,恶魔还在暗处虎视眈眈……”

“就连你,”蕾娜俏丽的面庞露出凄然之色,“你被我炸成重伤,难道不恨我么?”

“被你炸成重伤?”李怀素瞥了她一眼,淡淡道,“高看自己了吧,你以为超新星就能毁掉一切么?”

“别安慰我了,那你的伤是怎么回事,还能是自己受伤的?”蕾娜将头埋在膝盖中,露出大片雪白肌肤,以及那凹凸有致的身躯。

她就像一只犯了错的小熊,低着头不停的自责,金黄色的头发倾斜而下,看不清她的脸,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落。

李怀素摇头,忽然气血逆行,一口气血涌上,口腔带有腥甜的气息,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莫甘娜没有给他造成多大的伤势,他身上的伤主要是始祖剑的煞气造成,肉身以及元神受污染严重。

内视之下,血黑色煞气如一条条蚂蝗钻入肉体之中,贪婪地啃食血肉,不多时,这一片地方就开始溃烂,失去生机。

还有灵台处,周围虚无空间布满如蛛网般密集的血色丝线,充满着邪恶的能量,不断侵袭李怀素的神智。

仙道手段才是对抗始祖剑的最优手段,对比之下,武道被煞气天克。

若非李怀素道,武双修,此刻恐怕已经成为一头只知杀戮的恶魔!

李怀素盘膝而坐,元神小人掐捏法印,金色毫光覆盖全身,皮肤泛着淡淡金光,宝相庄严。

浩大的梵音回荡出去,周围星星点点犹如金莲垂落,手指指间凝聚出金色柳枝,随意挥洒出去。

周围的煞气宛如见到了天敌,被这金辉一洒发出冷水浇灌烙铁的滋滋声响!

这是杨柳手,佛道顶级法术,几乎能够媲美神通。

说到杨柳手,就不得不说起观世音菩萨,玉净瓶中插着的先天灵根杨柳枝,

可以祛病灾,治伤痛,生死人,肉白骨,

同时也是克制煞气的手段之一。

煞气宛如抽丝剥茧般抽离出去,留下千疮百孔的肉体。

李怀素的衣衫被血液浸湿,梵音缓缓消失不见,一切异象趋近于平静。

蕾娜看见他凄惨的模样,欲言又止,想要伸手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紧接着,李怀素背后显化一株通体碧绿晶莹的柳树,枝桠如虬龙般舒展出去,遮天蔽日,透着亿万氤氲气。

一条又一条柳枝洞穿虚空,像是戳入苍穹之上,洞穿了虚空,吞噬天地精气,

一缕缕乳白色的精纯精气顺着柳条垂落而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