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共主成长计划

第九十七章 修书为名,网罗人才

第99章 修书为名,网罗人才

这段时间以来,辽西战局危急。

李玉鉴匆忙赶赴前线,督促战事,这几日更是亲临战场,直面数十万敌军,精神紧绷,身心俱疲。

而今高句丽大军连夜后撤,宁远危局已解,又兼日思夜想的雍博荣就在身边,李玉鉴心中稍安,不知何时竟然伏在床榻边上,熟熟睡去。

直到下午那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船舱时,李玉鉴似乎是觉得有些刺眼,眼皮微动几下,自睡梦中醒来。

当醒来的第一时间,李玉鉴却见身边床榻之上空无一人,心中不由一惊,猛地站起身来,身上披着的锦袍顺势滑落在地。

而这个时候,便听到身后,传来了雍博荣温和的声音:

“醒了?”

李玉鉴扭头望去,便见气色尚算不错的雍博荣,站在一旁的书桌前,手中毛笔还滴着墨,似乎在写些什么似的。

李玉鉴见雍博荣无恙,心中顿时一松,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方才开口温声道:

“这些时日,劳你拖着病躯四处奔波,怎么不多休息休息?”

雍博荣闻言,笑着指了指外面的天色,道:

“已经下午了,实在睡不着。”

李玉鉴看着雍博荣面前的书桌前,堆着写满字迹的,厚厚一叠纸张,忍不住问道:

“这是什么?”

“有用的东西!”雍博荣笑道。

李玉鉴闻言,当即走上前去,好奇地拿起来看。

便见厚厚一堆纸张上,端正清晰,如行云流水的字体遍布其上:

“……所种之子,初收者未实,近霜者不可用,惟中间时月收者为上。需经日晒燥,带绵收贮,临种时再晒……”

“……用黄花苕饶草后壅者。田拟种棉,秋则种草,来年割草壅稻,留草根田中,耕转之,若草不盛,加别壅。或种大麦、蚕豆等,并掩覆之……”

这描写的,赫然就是如何栽种,如何伺候田间地头。

李玉鉴微微一愣,下意识地再翻看了几页,然后有些惊讶地发现,就桌上这些写满字迹的纸张之中,将农业生产问题尽数囊括。

如何区田、围田,如何开垦。谷物、蔬菜、果树的栽种,桑树、棉花的种植。养殖牲畜,防治蝗虫。甚至还有农具打造,如何兴修水利……

“这是,农书?”

雍博荣点了点头,道:

“对!”

“可、可你怎么懂这些的?”李玉鉴又问道。

他雍博荣出身扬州雍家,盐商家族,自小又被家中小心看护着荣养着。按理说,是不该知道这些田地上的事情才是。

雍博荣闻言,顿时面露恭敬地道:

“这是我的老师,玄扈先生徐光启,以前人智慧为基础,结合一生所学的农学知识,编纂此书。”

“全书合计十二目,共60卷,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诸多内容,共五十余万字。”

说到这里,雍博荣将手头边的纸张稍稍整理一番,郑重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仙诗在酒
剑仙诗在酒
李太白伸个懒腰,打个哈欠:“爹——我想去看看这江湖,看看那风花雪月,去登上那昆仑山,去看看钱塘江大潮,去看看......”“家里没钱,你哪也不许去——”李父微怒道。李太白先是为自己的母亲上了香,又跪下磕了头:“娘——孩儿今日就要去纵马江湖了,一路上还请娘保佑一下孩儿,孩儿也就出去个一年半载。”忽然一阵清风拂面,李太白娘亲的牌位掉落。李太白慌忙去扶:“娘亲啊——刚才你不说话,我都当你默认了,你现在反
木兮君兮
天裂
天裂
传闻:当天裂之时,世间将会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黑暗牢笼。以凡人之躯对抗神灵,跨越无尽位面只为探寻朦胧迷雾背后的真相。深渊巨坑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上古遗迹深处的庙宇通道背后又是什么?矗立在金字塔顶尖的上古文明为何一夜之间消失。远古至宝齐至,揭开天边的一角,无尽的黑暗笼罩,末法时代,即将到临…所谓的圣人、仙人、神灵…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承道
寻仙路漫漫
寻仙路漫漫
一个偏远山村小子,因对修仙路的向往而离开家乡。资质平平无奇的他却意外得到了一块神奇的玉佩,就此在茫茫仙路上摸爬滚打。历经艰险,终于踏足修士之巅!
我是小小风
我都修仙了!谁还和你们玩权谋?
我都修仙了!谁还和你们玩权谋?
意外穿越到古代王朝,还是皇室子孙。“难道我是天命之子?”那你会制作玻璃水泥吗?“啊!这个……那个……”炼钢晒盐,改良农具呢?“呃,啊哈哈哈……好吧,我是废物!那到底要我来干嘛啊?”已经准备躺平的小陈同学,却又发现自己好像可以修仙。妙啊!这个好!“什么?京都大变,皇室几乎死伤殆尽。要让我当皇帝!”“别闹!能修仙谁要和你们玩权谋啊?我看你们就是在为难本宝宝!”且看跳脱多变的少年,又将在大丰王朝上演怎样
躺平的小白
浮华祭
浮华祭
天地为坛,万物作祭,为后世开太平之路!天下秩序崩坏,征伐不断,儒教圣人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开辟了一方世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能平定动乱的强者!
拟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