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他们念叨的秦王殿下此时。
正在纠结。
“等下,我是去晴儿那里,”朱高彻想起媳妇儿漂亮的不像话的脸蛋和丰润的身姿。
意动。
“画眉那里?”朱高彻脑海中浮现画眉我见犹怜,楚楚动人的软妹子气质,骨头都酥了。
纠结半晌。
得,媳妇多也不是好事!
朱高彻强烈吐槽。
就这样,朱高彻在痛并快乐中,在山东待了一年。
永乐二十四年初。
山东。
济南大街上。
街坊邻居闲的无聊,围在一块聊天说地。
打发时间。
“老王,你家儿子在拖拉机厂干的怎么样?”
“要是可以,叫我儿子也去。”
“我跟你说,好得不得了。”
“包吃包住不说,每个月还有二两银子的补助!”
众人一听眼泛精光。
“真的?老王,你可别吹牛!”
老王急了,道:“真的!不信,你们把儿子送进去就知道了。”
这下,众人相信是真的了。
“工钱多少?”
说起这个,老王得意不已,伸出一根手指头。
“一两银子?”
众人如此猜测。
老王翻翻白眼:“往大了猜!”
众人掂量掂量,最后嘴唇颤抖的问道:“十两?”
若是十两银子,那这待遇可就逆天了!
老王这才满意点头,仰头道:“加上补助,一共十二两。”
“纯收入。”
这下,众人震惊的无以复加。
一个月十二两银子???
尼玛,他们就从来没想过,还能有这么高的工钱和待遇!
如今,他们年收入除掉开支,才勉勉强晴达到十二两银子。
一个月存十二两,一年十二个月就是一百四十四两!!!
天价啊!
转眼间,众人麻溜跑回家去了,只听到一声声大喊:
“儿子,赶快去拖拉机厂报名!”
“快,快点,发财就去拖拉机厂。”
“死鬼,还在睡觉,赶快去拖拉机厂干活。”
一阵阵的吆喝声在街边飘荡。
与此同时。
济南城外。
小乡村。
手扶拖拉机独特的砰砰声响彻耳边。
众多农民都在辛苦的耕耘土地。
“老张,还有多少?”
“哈哈,这个手扶拖拉机真好使,就快弄完了。”
“我也是。这特么要换做以前用耕牛,至少得三天。”
“是啊,还得多多感谢秦王殿下,真的以三两银子的成本价卖给我们拖拉机。”
“是啊,秦王殿下宅心仁厚!我们全家都感谢他。”
“听说,有的地方已经给秦王殿下建生祀了,要不,我们……”
“这个主意好!我真愁没地方报恩!”
“哟了生祠,我每天都要去上香!希望苍天保佑秦王殿下长命百岁。”
生祠,是古人对活人尊敬的一种手段。
………………
与此同时。
秦王府。
工匠所在院落。
“老李,今年存了多少钱啊?”
“哈哈,存了五百多两!还是得感谢秦王殿下,是不是的打赏,工资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