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285.改革大秦【下】
“彩!”
看完奏书的华阳和渭阳君,亦是被奏书中的内容震撼心神。纷纷为其喝彩的同时,也对如今闭目养神的姬如玉报以赞叹。
虽然奏书的内容,只是大致的框架脉络,但真正有眼光的人皆能看出其中的璀璨未来。很快这份奏书就被确定,为秦国未来五年发展的国策。
为了保证这份奏书能执行下去,嬴异人担任这份奏书的领导人,吕不韦担任总策划和执行人。华阳选择了芈姓的后起之秀,也就是芈启和芈颠担任负责人。
作为赢姓宗族的辈分最高,以“渭阳君”为封号的赢越也急流勇退。选择嬴异人的兄长赢溪为渭阳君,也就是日后的驷车庶长的继承人。
从此以后秦国的朝堂四分天下,以吕不韦为首的秦国外客掌政,主持秦国所有的军政要务。
以赢溪为首的赢姓宗室,负责黑冰台的外围势力,还有兵甲的制作和士兵的招募。
以芈启和芈颠为首的芈姓势力,负责对秦国的土地和山水进行规划测量,保证军需和国民的要求和储藏交易的标准。
军方则由嬴异人全盘掌控,蒙氏,白氏和老秦士卒共同执掌。。其中以蒙氏为主,老秦氏族为辅,白氏执掌宫禁和铁鹰锐士。
原本稍显混乱的秦国朝堂,经过这番大致的梳理后,已然显现政通人和的前景。执掌大秦权柄的异人,吕不韦和华阳,也纷纷以倾佩的目光,注视着岿然不动的姬如玉。
扶龙人果然权谋极为惊艳,要不出手,出手就是绝杀。看似平日里不发一言,实则已然拥有稳定大秦的无上地位。
就在异人准备主持朝议时,姬如玉骤然间睁开双眼道:“王上,太子政刚刚回秦不久,虽有浩然之志,但对秦国却一无所知。为了太子政能继承历代秦王英主的理想未来,日后继位能壮大秦国,本君上奏王上为太子挑选侍文和侍武。”
有赢稷和赢柱的支持,又有嬴异人的肯定。最后还有华阳和姬如玉的承认,嬴政太子的地位可谓无可撼动。
不过未曾继位前,凡事皆有变数,姬如玉提出的问题也是合理而恰当。
姬如玉的话音刚落下,吕不韦就率先赞同道:“大王,姬先生的建议合情合理!”
华阳亦是赞同道:“附议!”
“附议!”
就是赢姓宗室和朝臣们也纷纷赞同,嬴异人也心中暗暗赞许其必要性:“那就姬先生为政儿挑选侍文和侍武。”
姬如玉也没有客气,于王座的下方转身,面对朝臣们朗声道:“芈姓的芈原,赢姓的赢杰和吕辉侍文。白氏的白斐,蒙恬和蒙毅,王翦之子王贲侍武。”
能够屹立秦国朝堂的,皆是心思剔透的聪明人。姬如玉看似在为嬴政挑选侍文和侍武,实则亦是在挑选秦国朝堂上执掌权柄的未来,也就是辅助嬴政完成一统天下的重臣。
就在所有人翘首以盼时,听到姬如玉念出的名讳,众人皆是齐齐的愣在原地。没想到姬如玉挑选的,皆是与嬴政岁数相差无几的少年,对于朝堂众臣却是弃之如敝。
芈原是芈颠的长子,赢杰乃是赢姓的后起之秀,其他人皆是如今朝堂上重臣的后人。姬如玉的意思很简单,他要嬴政自己培养自己的心腹和未来。
各方势力皆有参与,可谓是雨露均沾的选择。姬如玉根本没有给其他人反驳反对的机会,连消带打的手段堪称是无双无对的选择!
众人心中叹服的时候,姬如玉起身离席时,微微撇头对朝堂众人道:“凡是点到名字的少年,明日初阳到太子府报道,逾时者剔除名单之列。”
如此强势的态度,可以说是不留任何的余地。尤其是那刚刚撇过侧脸,脸色肃穆而带有威慑霸气的目光,让在场众人的心神不寒而栗的颤抖。
不说话,不表态,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意志的魄力!
姬如玉离开朝堂不久,华阳太后和赢越也先后离开。如今的朝堂乃是嬴异人的主场,他们可以提出意见和态度却不能过分掺合,否则当今的秦王如何执掌秦国。
吕不韦这才开始主持朝议,也许是刚刚姬如玉过于威势无穷的震慑,众臣的心神此刻还稍显有些恍惚之色。
吕不韦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嬴异人不管如何的重用,也不会把大秦的基业肆意的玩弄。
吕不韦提出的改革制度,亦是当今秦国合情合理的选择。虽然姬如玉奏书上的部分内容,吕不韦根本没有想到。
不过大部分的框架,他的心中也有些想法,差的只是完善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
首先就是军功的记录,大秦之前采取的就是,割头和割耳的记录方式。只是这种方式太过残忍,如今吕不韦裁决的就是中军司马的制度,在军中安插中军司马监察和登记军功的职能。
随后就是兵器兵甲的制造,虽然秦国的兵器和兵甲制作很优秀。但基于数量庞大的前提下,还是有粗制滥造的情况发生。吕不韦选择的就是实名制,将兵器兵甲的每个环节的制作,采用实名制度的刻画登记。无论是破损和更换,皆要有追寻源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