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的幕后黑手

第187章 八百龙

可惜他想得挺美的,但是挨了打不还手可不是金枪客的做风。

因此在那杀手才抽身想要离开的时候,金枪客以他身上装备的奇特盔甲先行一步锤到那杀手身上。

其力道之大,甚至直接将其锤飞十几米远。

这不是那名杀手的逃跑路线。

因为在那杀手被金枪客锤飞后掉到地上时,大家都能清晰的看到。

那具精通横练功夫的尸体上,那让人看了就触目惊心的塌陷。

显然,那名杀手已经是死到不能再死的了。

“哼!一群蝼蚁,不过是比下水道里的老鼠还要更加低贱的东西而已,居然还感挑衅我?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金枪客说的不错。

毕竟要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可是五常之一的国家南方司令。

位高权重的同时,手下更是有一批各个都身怀绝技的特务在手上。

无论是实力还是身份,金枪客都甩这些杀手不止一星半点。

因此看不起他们,甚至将其称之为下水道里的老鼠也是正常。

只不过不知道金枪客底细,还被他痛骂的杀手们听了心里很是不爽而已。

“哼!你不过是手里那把枪厉害而已,有本事把枪扔了再和我重新来过!”

就在金枪客不屑于这些杀手的时候,这时一道声音突然传出来对他骂道。

“呵……”

看到来者又是一个看上去精练横练功夫的杀手,金枪客不屑一笑的说道。

“我看你也就这身丑皮囊厉害而已,要不然,你也把你的皮扒下来再和我重新来过?”

“你!”

“你什么你?愚蠢的东西!明明身为杀手,却弱智到这副蠢样,我真是不知道应该说你们什么好。”

不耐的看向周围那群来自世界各地,甚至连语言都不相通,却仍在一个组织的杀手,金枪客的心里愈发厌恶。

他是一点没有在这些人身上看到过有关杀手的专业素养,这让一直是培养国家重器,一直是眼高于顶的金枪客对他们更显不屑。

毕竟只是民间组织而已,又哪里比得过国家重器?

哼,马素那老小子除了钱是越来越多外,其他的地方真是越活越回去,居然敢找这群乌合之众来于自己对接。

看来,今后要和马素合作的价钱,得再略微提高两三倍了。

避免那个混蛋再这么有钱下去。

“少说废话,快说,东西带来了吗?我可不是来这里和你们寒暄的。”

将手上的金枪重新填充上一发子弹后,金枪客不爽的对这些杀手说道。

“那是自然的。”

见金枪客不好拿捏,现场八百龙的一名长老顿时开口,然后命人将那三具尸体清理干净。

丝毫不顾忌这些人刚刚还在为组织卖命,随后将一个木箱子拿出来。

“哦,这就是龙铜首?真是太美丽!”

打开木箱子,看到里面被干草包裹着的龙铜首,金枪客不禁欣喜的说道。

他倒是不懂这些古董啊,艺术啊之类的。

他只知道这件文物,那能给自己带来很多钱而已。

“很好,东西我就带走了,剩下的尾款你们去找伯爵吧,他会把钱结给你们的。”

拿过龙铜首,金枪客就地宣布他们的任务完成,可以去找甲方要钱了,而剩下的,就是他的事情。

看着手上价值上千万英镑的龙铜首,金枪客对其忍不住的欣赏。

而就在此时,一道声音突然传来……: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