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我凯多才不要成为凯老师

第21章 格外热闹的无风带

对别人来说,卢斯凯纳岛是地狱一般的岛屿。

可是对凯多来说,这里是修炼的好地方。

未来路飞就是在这里修炼了两年,每天和岛上的猛兽战斗。

凯多和袛园刚刚来到森林边缘,一头巨象冲了出来,直奔凯多而去。

巨大的象鼻子抡起,向着凯多抽过来。

面对这恐怖的一击,凯多只是伸出胳膊迎了上去。

嘭!

一声闷响,凯多纹丝不动,只是他脚下那连大炮都难以摧毁的地面以他双脚为中心出现了蜘蛛网似的裂痕。

“太弱了,袛园这个留给你玩了。”

凯多说着抓住了象鼻,用力一甩直接将偌大的巨象扔到了一旁。

等巨象发狂似的爬起来,凯多已经进入了森林之中。

它刚想追,袛园已经拔出金毘罗挡在了它的面前。

“不用追了,你打不过他的,还不如试试看能不能杀掉我。”

数千年鲜有人踏足的原始森林。

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都释放着野性的气息。

而最具有野性的还要数随处可见的猛兽。

轰!

咔咔咔——

凯多肌肉暴起,一拳打出,将一头狼打飞出去。

巨大的力量将数米粗的树都撞断了。

可是那头巨狼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害怕,什么叫做退缩。

刚一稳住身形,立刻红着眼睛冲了上来,要将凯多撕裂成碎片。

不止是巨狼如此,其它的猛兽也同样如此。

除非将它们彻底击倒,或者杀掉,否则它们根本不会退缩。

“真是野性十足啊!”

此时凯多周围已经有十三只猛兽围了上来。

“就先拿你们练练手吧!”

凯多冲着周围的猛兽挑衅的招了招手,示意它们一起上。

————

凯多那边倒是很轻松,哪怕是森林中最强大的三头猛兽一对一单挑也不是他的对手。

可是袛园那边就压力大多了。

哪怕是有强大的见闻色霸气,可对手不管是防御力还是生命力都太强大了。

她砍对方一百刀都不足以致命,可是对方只要打中她一次,就足以致命。

如此高强度的战斗下,对袛园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

转眼之间,七天的时间过去了。

凯多俨然已经成为了这座岛上最强大的生物,四处挑衅其它的猛兽。

一头猛兽不够他打的,那就一挑二,一挑三,甚至一挑一群。

原本平静的卢斯凯纳岛随着凯多的到来,变得到处都是鸡飞狗跳的,乱成了一片。

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凯多来到这里第八天,躲在岸边负责监视九蛇海贼团的两人打来电话。

“上校,有船只离开了九蛇岛!”

听到这个,凯多直接拿出腰间‘尘封’了十多天的八斋戒。

雷鸣八卦!

缠绕着武装色霸气和金光咒的一击挥出,将周围一圈的猛兽砸飞出去,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岸边掠去。

“袛园!走了!猎物出来了!”

袛园正在和一头巨狼缠斗,凯多冲过来人在空中顺手一棒砸过去。

巨狼‘嗷呜’一声,夹着尾巴逃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