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路明非同时穿越99个世界

第四十一章 三个问题(求追读)

路明非现在满脑子都是:我是谁,我在哪,我又要到哪里去?

就连赵孟华都这样了,那他到时候过去岂不是送死?说不定比死都还要可怕吧。

看着眼前已经目光呆滞的赵孟华,他难以想象对方在里面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酷刑。

还没等他思考,忽然一道声音从身后响起。“路明非。”

路明非一愣,扭头看向背后,只见叶胜正在朝他招手。

“下一个是你,路明非。”

奇怪,他从未见过叶胜,难道只靠寄在芝加哥大学信件里的两寸照片,叶胜就一眼认出了他?

路明非有点想不明白,按理来说他那幅衰样子更应该是被面试官遗忘,需要他亲口提醒的那一个。

他跟着叶胜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空荡荡的,可以坐几十个人的大型会议桌旁只坐着一个笑起来很甜的女孩,和叶胜一样的制服,不过下半身是套裙。

“我叫酒德亚纪,也是这一次的考官。”女孩站起身来,鞠躬。

路明非同样鞠躬。

对方名字听起来是日本女生,但他不觉得以自己蹩脚的日本口语可以和对方交流,于是只好暂时保持沉默。

但他也很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经过短暂的思考,他认为面试的内容肯定会与超凡力量有关,否则他不可能成功。

不过这么看来,老唐的面试词就白费了啊……叹了口气,路明非看了眼兜里的小抄,默默藏了起来。

叶胜在一旁打开笔记本。

“那么我们就开始了。”他看着路明非,眼神里满是认真的神情。

路明非点了点头,注视着眼前看起来不过比他年长两三岁的卡塞尔学长,对方很沉着,甚至让他想起来哈利波特-路明非。

不过相比较起来,对方很显然经历的更多,如果要论他所接触过的路明非,目前应该只有战锤-路明非、道诡路明非两位要更成熟。

这就是卡塞尔学院的学长吗?从对方的气度上,路明非隐隐约约感觉到事情的不凡。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

酒德亚纪竖起第一根手指,轻轻柔柔地问:“你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吗?”

果然!路明非眼前一亮。

但又立刻意识到现在还不能展现出来,他将手放置在下巴上,随后淡定的看向酒德亚纪。

“有,并且很多。”

听到这句话语,酒德亚纪很显然来了兴致:“哦?”

路明非指了指自己的脑子,随后便开始胡扯:“就算不存在于现实之中,它们也存在于脑海里。”

“我们在影视作品之中见过各种性质的外星人,或善或恶,但只要我们看过,它们就是存在的。”

叶胜沉吟两秒:“你是说,我思故我在的哲学理论?”

路明非愣住了,他没想到对方竟然可以从他的胡诌中取得这么高大上的理论,但还是点头称是。

“我们所想,它们所在。”

“所以即便真实世界没有,幻想世界里也一定是有的,只要人类的思想不断延续下去,它们就会永远活在我们的思维里。”

说到这里,路明非便想起来他所拥有的交流群,如果里面有着科幻侧的群友,可能还真的可以拉出来几个外星人出来溜达溜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