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之后,国内财经界传来重镑消息。
此前被出事的钧安证券与国太证券合并成立为国太钧安证券公司,净资本达到173亿元,达到国内第一,券商行业巨无霸形成。
也宣告了搁置的多年的钧安事件告一段落,用不了多久,事件的主角张猛人的处理也该落实了。
而就在次日,鹏城交易所边上一幢新立的大楼不声不响地换上了新的标牌——泓安证券。
在泓安证券开业前一日,周辰安与杨俊有一次密谈。
其中的内容涉及到了未来的一些投资方向,包括了国内国外两方面。
而先期代理的资金主要是华夏泓公益基金、创业工坊未使用的资金等。
周辰安深刻理解杨俊曾经的经历,放出了30%的股权,用来吸引钧安旧部的人才。
这些股权中的持有方是鹏钧投资有限合伙企业,背后便是杨俊为首的钧安旧部。
看着那些未来大佬的名字,周辰安顿时豪情万丈。
即使自己改变了未来资本市场的走势,没有了先知优势。
但凭借这些人的能力,泓安也会为国内一流券商,哦,不,应该国争创全球一流投行。
他旗下的资产盘面不断地做大,他一个人根本无法撑控具体操作。
寻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周辰安接下来的重点,他自己只要把握一个方向即可。
泓安证券诞生之初只有四家鹏城的营业部,杨俊的意思是借助行情继续扩张,周辰安却反对了。
“行情虽然热火,券商扩张容易冒进,将来必须会出现问题。在没有业绩支持下,互联网泡沫终有破灭的时候,我预计也就在两三年间。”
“一旦行情不再,国内的金融行业营收也将大幅萎缩,前期冒进的券商容易被打落谷底,到时候找机会收购其他亏损券商资产就是。”
在他的印象中,千禧年之后,股市慢慢转为熊途,国内券商面临一轮洗牌过,很多曾经优质的券商被低价甩卖,那时候是购入金融资产的良机。
“你的观点很对,既然金融资产不急于收购,我们可以在互联网行情的翻云覆雨,同样的赚取超额收益。”杨俊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功能很深。
“你的意思的是?”周辰安略有迟疑,他也只是大概的记忆,不可能贯穿于全年走势,所以他的投资都选自己有把握的机会。
“我们可以推高泡沫,也可以刺破这个泡泡。”杨俊笑道,接着道。
“国内现阶段不好做空,但国外的话,推高之后,反手做空同样也会有收益。特别是纳斯达克,赵赤子跟我说,一波远古巨牛的行情已经向我们走来!”
周辰安听到赵赤子的名字,极有印象,这位上一世的私募教父,曾经是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国内第一人,现在也是杨俊的手下。
杨俊眼光远大,并不停留于国内市场,而是放到国外,这与周辰安目标共同。
没办法,六哥上一世的亏太大。
“你有什么具体想法?”周辰安明白资本走向国际,必然通过港岛。
他手中有港岛资源,可以加以利用。
“泓安在港岛成立分公司,可以运作米国和欧洲的资本操作。”杨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这边有个兄弟,他叫赵赤子,在港岛呆了好多年,对于私募基金很有想法。”
“本来已经想出去单干了,被我重新拉了回来。”
“他跟我谈了最近行情的想法,觉得目前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周辰安听到这样的解释,笑道,“我在港岛的时候也听说过赵赤子的名字,的确是一位投资高手。”
这高手投资高速公路去数过路车辆数量,投资中药股,天天跑药店去看药品的生产日期……
“原来你也知道他。”杨俊笑道,“那么,你认为这样的人选怎么样?”
“可以,我在港岛认识林氏金控的控制人,他们旗下有港资券商公司,我的建议是合资控股。”周辰安想到了林青青旗下的金控平台。
港岛的券商跟便利店一般,没啥门槛,你自己成立一个分公司当然没问题,但最好有个港资合作伙伴,有些运作会更顺利一些。
“林氏金控?这个公司现在好像在运作上市,倒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杨俊点点头。
两人达到观点一致。
杨少帅是个恋旧的人,提到了可能入监的钧安猛人张国庆。
“要不是老张,钧安怎么可能短短几年时间成为券商老大。可惜,他现在面临牢狱之灾。”
听到这样的结果,周辰安没有什么意外。
在金融领域,张猛人思想过于超前,而身处的企业机制由不得自己。
周辰安一直保持了民企状态,出手改制暨阳袜业也是借助港资的牌子。
他很有理智,这个年代,有些红线还不能碰,改革还在浅水期,要知道水的深度。
看着杨俊带着缅怀旧日美好的神情,周辰安抽出一根烟,用打火机点燃。
他吐出一团烟雾,轻轻拍了对方的肩膀,若有所思地安慰道:
“在金融行业中,四流的人才在高校里。”
“三流的人才,在排名落后的银行、券商里。”
“二流的人才,在前十的投资银行、基金公司里面。”
“一流的人才,很多都在JY里。”
可不是嘛,这会儿的JY中,除了张猛人之外,327国债的管大佬也在,用车皮换飞机的牟首富刚被收监,能凑成斗地主了。
杨俊听到这样的评语,不由地的一愣,他向周辰安要了一根烟,点燃后,心有郁结。
“还有一种人,他拥有跳出五行外,仍在三界中的谋划技能。”周辰安淡淡地道。
“呵呵,你说的是孙猴子吗?”杨俊鼻中喷出烟雾,脸上笑意舒展,他听懂了对方的言中之意。
“不对啊,孙猴子可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这话……嘿嘿,也差不多意思,想当孙猴子吗?我可是信了哦。”
两人相视而笑,心中有底。
后面的事很顺利,周辰安一通电话打到港岛,林青青对合作当然没什么意见。
“林氏金控将在下周上市,我有点不太放心,你得帮我护盘。”林青青提出了要求。
“港交所送你两双鞋,还怕跌破发行价不?”周辰安了解港岛股票发行规则,不以为然。
红鞋保小散,绿鞋护股价。
港交所上市规则比这会儿国内要合理一些,但资本市场有的是用规则来赚钱的狙击手。
“我怕林一煌又动什么手脚。”林青青还是有些不放心。
“也好,我最近会来港岛,到时候真出事,我会出手。”周辰安回答道。
林家这个合作伙伴到底是港岛地头蛇,对于应对港岛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物,还是很必需的。
扶持壮大林青青的实力,也是帮助自己在港岛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