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明道:“子义,这件事我已经跟主公讲过了,主公让我全权处理,所以不用担心。”
太史慈忧虑稍稍减少一点,道:“便是如此我们为什么如此坚决的拒绝对方?听那甘兴霸说那三辅流民训练的士卒起码数万,若能接收不就很快便能解决益州兵少的难题吗?”
孙志明道:“军事其实一直在为政治所服务的,若是我们替主公答应对方的投效,那主公最起码多了一个外戚是不是。”
“我们接收对方那数万士卒,将军职位怎么安排?排低了容易让对方不满,排高了置我们这一帮跟随主公征战天下的老人怎么办?”
“与其如此不如在这一场战斗中将其全部打服,到时候是圆是扁还不是随我们捏。”
太史慈有些疑惑道:“那我们为什么能接受汉中张鲁的投效?”
孙志明哈哈笑道:“那张鲁讲好听了是投效主公,但便是用难听的话讲,他也是被我们打服的。”
太史慈闻言彻底放下心来,道:“志明处事如此明白,让我受益匪浅。”
孙志明摇头道:“伱也是好意,担心我年轻气盛,在如此年纪便当担高位,容易行事冲动。”
太史慈笑了笑便下去了,其实还有个原因却是孙志明并没有说出来。
那科举制度已经正式确定,等到这次益州之战结束后便可以在这老秦之地实施。
此时若是不将这刚刚收复的益州之地彻底打服,这益州多少世家要在其中整些幺蛾子还不一定呢。
所以此次孙志明的南下也是为科举所做的准备。
随着这一晚吴懿消息的透露,大量益州士族的风向再次发生改变。
也不清楚赵韪得到了什么承诺,没多久梓潼城中便涌出大量士卒,显示要和孙志明来场硬碰硬的战斗。
只是随着太史慈到了的还有五千援兵,如今孙志明的部队已经是刚出征时的两倍有余。
随着阵势的摆开,大量的军师技被对方使用了出来。
只是他们的军师技还没发挥作用,便在孙志明的军师技下失去了效用。
而后朝廷大军被孙志明的军师技加持,个个不仅实力翻了几倍,便是军阵云气也在全军蔓延。
赵韪看到这一幕顿时手脚冰凉,只是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为了不给孙志明军继续加持的机会,他立刻命令部队发起了进攻。
在这个益州为数不多的空地上,两军发生了一边倒的战争。
只是短短一炷香的时间,益州军便被杀得崩溃而逃,大量士卒不是跪地投降便是自相践踏而死。
三万大军在这一场战斗之后,能够逃回梓潼的不足五千。
赵韪逃回城内见到这一幕,惨笑一声后便拔剑自刎而死。
其余将领见此也顾不得残兵败将,有能力的纷纷跑向成都,企图聚集全部实力再行来过。
有关系的则向着南边跑路,打算动用蛮族来帮助他们抵抗孙志明的进攻。
剩下既无关系,也无能力的则呆在城内,与残兵一起打算向朝廷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