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第94章 人心,真的可以预判

出于对孙太后和群臣的承诺,王直当然乐于看到朱祁钰释放建文后裔的朱文圭。

“臣亦附议!”

礼部尚书胡濙,也不再继续坚持。

胡濙不仅仅是是当世大儒,还是当世的医家圣手。

当初帮着朱棣寻访建文帝下落,胡濙是希望能够登上高位,得以操持权柄,得以一展胸中所学。

深受儒家文化的千年传承,华夏早就已经把官本位思想,给深深的烙印进了民族的基因里面。

读书,除了明智,还是一种获取富贵的手段。

天下人,不就是期盼着,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吗?

晨为读书郎,不就是希望可以幕登天子堂吗?

只不过如今年过古稀,胡濙也想通了很多。

对于建文帝,胡濙也觉得自己有违背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也有“助纣为虐”的“不忠不义”。

如今能够帮助建文后裔重获自由,胡濙也觉得自己算是弥补了一些以往的“过错”。

而一旦人们知道胡濙帮着建文后裔脱离监禁,那么胡濙的名声也会变好一些。

如此,胡濙不至于被人骂成是叛逆,也不会被人写进《贰臣录》里面。

人,年轻的时候会贪图权势,老了反而会看来很多。

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生感悟,所以胡濙才不再反对朱祁钰释放建文后裔。

“臣当附议!”

陈循,不甘人后的站了出来。

朱祁钰对待建文后裔都这般宽厚,陈循觉得自己以后就不会伴君如伴虎。

“于卿,你以为呢?”

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

朱祁钰本来希望于谦能够站出来,可于谦却像快木头一样的一动不动。

这让朱祁钰很不爽。

老小子,朕刚刚才给你加官进爵,你都不知道表示感谢?

朱祁钰在心里恶趣味了一下。

“陛下释放建庶人,乃是仁政。”

“既然是仁政,臣当附议!”

于谦只关心天下苍生,他本来不想参与皇族家事。

可朱祁钰都已经点名了,于谦也不能不出声。

“甚好!”

看到于谦如此,朱祁钰脸上喜怒不形于色。

这个于谦,当真是个呆子!

他既然一心天下为公,难道他就不他知道,朕要是是个明君,是个仁君,他就可以实现胸中抱负,可以协助朕造福天下吗?

朱祁钰又暗暗诽谤了一下。

“诸位爱卿,释放建庶人一事,可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朱祁钰当然知道,群臣不可能再有反对之声。

朱祁钰只是想要表现出,一个善于纳谏的明君形象。

朱祁钰也知道,自己越是表现得仁厚,群臣的心中就会越窃喜。

做臣子的,都希望君臣之间相处融洽,没有哪一个愿意和残暴不仁的君王同处朝堂之上。

朱祁钰的好大哥,可不是一个仁厚的君主。

重用阉党,朱祁镇心急火燎的想要证明自己,而疏远了文武大臣。

重用王振、马顺、喜宁之辈,让群臣被欺压了许久。

群臣私底下把朱祁钰和朱祁镇这么一对比,立马就会高下立判。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一众臣纷纷拜服在了御座之下。

不出朱祁钰的意料,群臣之中再无反对之声。

“王诚,代朕拟旨!”

见到自己的决策又一个被通过,朱祁钰心情大好。

朱祁钰的这一次,就是通过对人心的预判,来增加了他的仁厚、圣明之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半年前赵桓穿越到这个历史不存在的大周王朝,成为了帝国的皇太子,本以为能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周帝一纸诏书却将其贬到了人人谈之变色的岭南。“你说这里是瘴疠之地,本王偏不信!”“你说这里的官员大多是无能之辈,在朝中混不下去才被贬至此,本王也不信!”一片莽莽的岭南,因为赵桓的到来,引起动了一场场风波......
声花落雨
代号财神
代号财神
他是外籍华人、着名侦探、大收藏家,曾经当过五六年的雇佣兵,突然穿越到了远东大都市南城。加入党组织,清除日谍,潜伏进国党特务组织,成为日本间谍的梦魇,也是党务调查科特务头子的克星。这是高手间的较量,演绎的是谍之舞,诠释的是谍之质,不敢说达到的是谍之顶峰,亦不敢称为谍王。然而,谁又敢在他面前成为谍王?由于他不仅擅长谍战,还有着极高的经商天赋,在这艰难困境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各地区生态。为此
北乡旧客
大乾第一皇子
大乾第一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乾太子,但开局就被废黜!不慌!且看孤如何逆转乾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雁北归
最强皇太子
最强皇太子
穿越成为皇太子,这能忍?直接拿下!朝堂争斗、储君之争,本太子孤立无援?看本太子如何震惊朝野,让百官臣服!挥手间强敌灰飞烟灭!朕要的是江山美人!盛世王朝,千古一帝!
初二女生
大唐房二
大唐房二
杜元穿越了,穿成了史上有名的绿帽子王房家老二房遗爱!不想改变历史,也不想以后娶彪悍公主为妻,杜元选择逃离房府。可是阴差阳错却不得不面临是否拯救杜如晦的难题,救?还是不救?
明天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