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可梦训练家物语果然没问题

第70章 宝可梦对战

“啊哈哈,这还真是很有个性的队伍构成啊…”

虽然阿隆学长这番话里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但是董昭对此的第一反应。

果然还是为这位学长居然不是专攻格斗属性,而感到了些许的惋惜。

就算董昭深知,这种无端的联想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偏见。

可作为一名资深的宝可梦厨。

看见肌肉凶猛的训练家,果然还是会下意识地将他和格斗属性划上等号。

而想要将这种印象彻底消除,似乎还是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不过说真的,就算是想要专攻一般属性。

学长队伍里的鼠鼠含量,现在未免也太高了吧?’

讲道理,如果不是有着摩托蜥这位同样有着一般属性的成员串联。

董昭险些就要真的以为。

这位阿隆学长并非是想要在一般属性的宝可梦训练上,取得什么建树。

而只是单纯地想要组建一支全部都是由鼠鼠宝可梦组成的豪华天团了。

“嘁嘁嘁,这你就错了小学弟,这家伙的队伍可不止是有个性而已啊。”

这么说着的柳学长,动作就和他刻意压低变得粘腻无比的声音一样。

活像个没有骨头的奇行种,不知何时就攀到了沙发的另一边。

在鸡皮疙瘩都起了一地的情况下。

这位学长毫无边界感地将半个身子靠在董昭的肩膀上。

过于沉重的负担甚至让此时称得上一句“身娇体弱”的董昭都倾斜了不少。

“你应该是还没机会听说过吧,我们宝可梦科阿隆前辈的勇武传?”

强忍着打开腰间的精灵球,让小锻匠往这人脸上狠抽一记的冲动。

董昭表现的就像是个真的对此很感兴趣的新生一样,兴致勃勃地问道:

“因为我还没有正式上课,所以这是真的没有听说过。”

“那我老柳可一定要给你讲讲~”

不顾对面阿隆学长尴尬的眼神示意。

这位自来熟的学长,很快就开始叙述起他舍友在这两年来的英勇事迹。

和董昭略有不同的是,阿隆学长乃是从小学时期便就读楚亭学院的老人。

虽说楚亭学院并没有像是“纯院”或是“混院”这种过于简单粗暴的关系划分。

但是相比于如今几乎看不到野生宝可梦的城市环境。

自幼便成长于有着独立宝可梦生态园的楚亭学院之中。

像是阿隆学长这样的老人,多少都会对宝可梦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

这一点反映在训练家的道路进程上最为直观的表现便是:

早在升上高中,领取学院赠送的宝可梦蛋之前。

阿隆学长便已经得到了那位给董昭留下深深心理阴影的摩托蜥的陪伴。

而那个时候,他甚至才刚刚入学没有多久。

就连学院负责分管宝可梦科的苛刻主任,都对阿隆学长的亲和力惊讶不已。

至于现在已经对失去曲奇的茶几感到腻味,重新到厨房区溜达的藏饱栗鼠。

也同样是在那个时期,便已加入学长队伍的宝可梦。

虽说这种相较训练家的年龄,实在过于异常的队伍膨胀速度并没有继续下去。

好像昙花一现似,阿隆学长的队伍直至高中都没有新人加入其中。

就算是后来由其亲自孵化的泡沫栗鼠入队。

手持宝可梦的数量也只是刚刚好才凑足3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