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想了一会儿,脑海里便出现了一首三行情诗…
这首三行情诗是后来一个大学生在学校的短诗比赛里的参赛作品,在流传到网上后直接爆火,就连那时候一天到晚在电脑前编程写代码的魏谦都不止一次从同事的嘴里听到。
将三行简短但意境优美的短诗说给魏涵后,挂点电话的魏谦这才感受到了身边几人的炽热的目光。
“靠!你他么有这么牛的诗怎么不早点写出来,我当时要是用这首诗跟韩娟表白说不定就成了!”
“不是,谦儿,这短诗真的是你写出来的吗?以前咋没看出来你这么有才呢?”
“哥,你太厉害了,这首短诗也太牛了...”
“…”
而在长乐大学女生宿舍楼里,坐在自己书桌前挂掉电话后,魏涵便起身来到了舍友的笔记本电脑前,打算把刚从魏谦那边听到的诗歌放在到学校论坛里。
而她的耳边也很快响起了舍友们的叽叽喳喳声。
“让我来看看!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而你在想我…”趁着登录账号的工夫从魏涵手底下那过那纸后,一个扎着丸子头穿着睡衣的女生念了起来,“这是你哥刚写的?”
“天呐,这短诗读起来好有感觉啊…”另一个舍友很快也抢过了那张纸,拿在手里读了一次后,脸上的表情写满了崇拜,“魏姐你这哥哥也太有才了吧…”
“太牛了涵姐,哦不对,太牛了咱哥!有了这首短诗我看那个张杨还能拿出啥作品来!”
“…”
魏涵并没有说啥,这会儿还在气头上的他直接登录了自己的长乐大学论坛账号,找到发帖页面后稍作思考,便在标题栏打下了一句话。
将三行情诗敲出来后,魏涵和舍友们检查了好一会儿,确定没有错别字后,将这篇帖子发了出去。
由于这会儿正是大家的上网高峰期,长乐大学的学校论坛里,一篇名为《诗社副社长,该你了!》的帖子点击量在短短半小时内就飙升到了四位数,然后很快就被论坛的管理员置顶到了论坛的最上方。
所有浏览长乐大学论坛的校友都会在进入论坛的第一时间看到这篇标题已经被加红的帖子,然后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回复,这篇帖子很快就在长乐大学个各个宿舍里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长乐大学校友开始在帖子下围观起来。
看着不停闪出的论坛提醒,几个舍友姐妹们都无比兴奋,但魏涵却看着纸上那短短的三句话发起了呆。
在她的印象里,魏谦一直是沉默寡言的那种,有心事也总是放在肚子里不肯轻易跟别人诉说,但不管他怎么内向,一直是她心目中十分可靠的哥哥,不管有什么事,找他商量就对了…
而在长乐大学的一间男生宿舍里,诗社社团的副社长张扬正坐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面前发着呆,电脑屏幕上,赫然就是那首刚被魏涵发到学校论坛上的短诗。
这首短诗如果按正常逻辑来理解其实很普通——我在剥螃蟹的壳,我在写笔记本,漫天的雪花和枫叶落在我身上,你在想我。
从此诗的形式来讲,它属于非逻辑主义诗歌。
但它惊艳之处在于将语法中的主客颠倒了!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颠倒主客,这首短诗远算不上佳作,秒就妙在它的另一层含义:按正常的物理规律来说,螃蟹不可能剥我的壳,笔记本不可能在写我,我也不可能落在漫天的雪花落在枫叶上,所以你也不可能在想我。
整首诗只有短短的三句话,但每句都是使用逻辑反转句,使句子精准地获得了它唯一的字面意义,又通过移除逻辑基础将内部的意义向外翻出,将一些隐喻的意义归之于它,使这种非常态的描述变得有意义,同时也增强了每个词的官能强度,使语言拥有巨大的暗示力量。
这首短诗的作者水平显然不低,在意向的选择方面特别取巧,尤其是最后“漫天的我”这一句,不但具有直达情感高潮的过渡功能,同时画面感十足,只是简单看一眼便能感受到漫天雪花和纷飞的枫叶飘四处飘落的画面。
将这首短诗看了一次又一次后,他是真的慌了,心里甚至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之前那个大一学妹一直不承认那两句惊艳全校的短诗是自己原创,所以他心里爱慕虚荣的小人儿战胜了理智小人,于是他站出来“认领”那两句短诗并且成功蹭了一波名气。
只是他这个“才华横溢”的诗社副社长还没来得及嚣张两天,那个学妹很快就又拿出了一首同样十分惊艳的短诗作为反击,他一下子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