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之尊之太上玄德

第六十二章 火树银花

清风送爽,江面莽莽,涛声依旧。

夏启下了雪山,从巴蜀之地一路北上,兜兜转转,最后凭借微妙的灵觉感应,登上了一艘开往扬州的江船。

船只逆流而上,前行缓慢,且诸多水流湍急之处每日只有特定时间才能通过,还少不了纤夫的辅助,因此大半个月过去,江船才渐渐驶入了苏州范围。

但夏启并不担心会与原着里的两位主角擦肩而过。

强大的是命运。

而圣德加身者,引导众生前行,同样也能干预众生命运!

回归真实界大半年后,圣德和功德之气就源源不断的从夏启身周涌现,想来是他先前那处轮回世界中,推行的方法开始略见成效,因此天道有“报”。

伴随而来的,还有“命运”和“末运”这两种终结象征,与他先前搜集到的“杀运”一道,化作三枚不知道有何作用的道种,融入了夏启元神之中,让他的本就不凡的元神又壮大了不少,灵觉更是远超“八九玄功”所描述的开窍阶段表现。

如今夏启途径丹阳,果然在水路上正好碰见了打着“宋”家旗号驶过的楼船。

他微微一笑,随后两脚交错,身如轻叶,被江面清风托起,乘着波浪,飘进了船内。

…………

此时宋师道正在自家楼船舱厅内设下酒席,打算款待白天登上了他家楼船的傅君婥和双龙三人。

宋师道是位潇洒英俊、风度翩翩的年轻公子,他坐在上首右侧,脸上略有稚气,一举一动皆符合礼仪,发扎玉簪,腰悬青佩,除此之外别无饰物,在他身旁陪同出席的尚有一对男女。

上首左侧坐着的男子年约四十,却满头白发,长着一把银白色的美须,但半点没有衰老之象,生得雍容英伟,一派大家气度,且神态非常谦虚客气。

女的约二十五六间,与这名白发男子态度亲昵,且容颜娇美,饱满欲滴,皮肤光泽动人。

经宋师道介绍,原来男的是宋阀的着名高手“银须”宋鲁,以一套自创的“银龙拐法”名传江南,是宋师道的族叔,乃宋阀核心人物之一。

女的叫柳菁,则是宋鲁新纳的小妾。

坐在他们正中的傅君婥素衣白袍,清雅似仙,桌上放着一口配鞘充满异国情调的长剑,寇徐两人在她身后表情隐现不安,不断地打量着附近。

就在宋师道打算找点话题,来活络这里略显凝重的氛围时,他们都听到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谁?宋鲁和傅君婥同时瞳孔收缩,转头望去。

竟然能瞒过自己的感官,悄无声息靠近!

恭侯一旁的宋家侍卫闻声靠去,打开了门,却发现门外空无一人。

侍卫正待说话,忽然感觉身旁凉风吹过,让他下意识毛骨悚然,谨慎地看向风来处,可惜空空荡荡,没有身影。

“怎么了?”宋师道也跟着望去。

“没……”侍卫回过头,目光突地凝固,眼黑深处的瞳孔剧烈收缩,倒映出一个站在大厅中央的人影。

他身上披着一件纯白大氅,负手卓立在那里,目光淡漠,渊渟岳峙,气势高远苍莽,让人发自内心的低头。

“这位朋友,深夜潜入宋家商船,鬼鬼祟祟前来,到底有何目的?”宋鲁下意识往宋师道和柳菁身前一站,将两人隔绝,并作出保护姿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