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剑器行

第四十八章 誓约反元

武当七侠也是十分悲伤,全都哭了出来。俞岱岩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痛痛快快的哭了起来。

少林诸僧见俞三侠这悲惨的样子,武当派上下哭作一团,也不禁心中恻然。

圆心、圆业、圆心三僧心想:“虽然我们盲了一目,但比起俞三侠来说,又是何其的幸运?”

其他门派帮会的人也均想:“若是让我像俞三侠这般在榻上躺十年,还不如一刀杀了我痛快!鞑子为了挑起我们中原武林内乱,还真是能下狠手啊!”

空闻大师站出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不料元庭心思如此狠毒。即是如此,龙门镖局一事,我少林不再追问武当。我们两派今后当小心防备元庭暗算,以防再出现难言之惨事。”

张三丰点头道:“还要多谢空闻大师不追究,日后武当定有所报。”

洛深笑道:“今见两家和好如此,我真是开心。”

然后又朝其他各派人士拱手说道:“华夏蒙难,鞑子占据中原数十年。在鞑子的统治下,民不聊生,多少豪杰之士罹难。谁又敢说,俞三侠遭遇不幸,是元庭第一次对中原武林下手呢?说不定暗地里元庭早就千方百计挑起各门各派矛盾,让我们自相残杀。”

“而今各地义军开始反抗元军,烽烟遍地,眼见元朝气数将尽。诸位若是愿意抗元,便在这誓约上签下大名。若是心中有所顾虑,那也大可现在离开紫霄宫。只要不向元庭告密,日后江湖上相见,我们仍然是朋友。”

众人见他年龄虽小,说话却十分有条理。且他挑明了元庭对中原武林的阴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和了相互争论不休近十年的少林武当。

至此,再也没有人敢小看洛深,都开始认真思索洛深的提议。

张松溪命人取来笔墨、印泥,张翠山执笔道:“今日多谢洛兄弟为俞三哥治伤指明道路,为我解了龙门镖局的难题。若洛兄弟不嫌弃在下才疏学浅,字如春蚓秋蛇,便由在下来记录名册吧。”

洛深笑道:“久闻张五侠铁画银钩的大名,于石壁上的刻书更是观之令人叹服,无人能望其项背。若由张五侠执笔,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张翠山拱手道:“惭愧惭愧。”

此时张翠山心想:“素素灭门龙门镖局之事少林在不追究武当,三哥所受重伤待寻回灵药之后也能治好。不过三哥虽然是被元庭武士所伤,然而到底是因为素素暗算他在先,真是对不住三哥了。待此间事了,我与素素当亲自前往西域,找那金刚门寻得黑玉断续膏。”

张三丰慨然道:“我张三丰本是生于前朝,少年时便颇为仰慕郭靖郭大侠。可惜武功未成,便听闻郭大侠全家除郭襄女侠之外,尽数于襄阳城殉国,殊为悲痛!恨不得早生二十年,能够与郭大侠等英雄人物守卫襄阳城。便是向时身死,亦是无上光荣。”

“老道生平,专杀鞑子!今日誓约反元,怎么能少的了老道我?翠山,快将为师之名录上!”

张翠山欣然从命,将张三丰的名字录上。

空闻大师道:“阿弥陀佛,虽然我们少林寺乃是佛门,涉足江湖之事已是大大的不该,更遑论参与皇朝更迭?其伤人性命之事更多矣。然诚如张真人与洛施主所言,元蒙倒行逆施,施政混乱。又有天灾人祸频出,导致民不聊生,遍地烽烟。此中种种,惨不忍睹。老衲虽是出家人,但也不能坐视不理。请张五侠将老衲法号录上,日后老衲定当为反元献绵薄之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