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日不落

第八十四章 大胆的想法

“这些人目前安顿在赤嵌附近,眼看开春就要种稻,赤嵌的荒地多是分散,大片荒地则在内陆了,我拟将他们暂时迁往新港溪北开荒,一二个月时间邻里帮助应该能赶得上春耕。”

何斌处理内政的能力还算不错,这也是荷兰人任命他为通事的原因。

“集中耕牛先给新来的移民开荒用,开春后我会派人去福建买一批牛来,人一多牛不够用效率太慢。”

何斌的报告完毕之后,郑森补充了一点,随即亲自下去看看这些移民了。

来到简易木屋,能够看到虽然木屋简陋,但这些从齐地来的流民对台湾的寒冷还是非常能够适应的,相比起北方,即使是下了雪的赤嵌,对他们来说也依旧是温暖的。

“老伯,北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走进一间木屋里,扶起门口颤颤巍巍就要跪下磕头的老汉,郑森问道。

老汉一听郑森问起北边的事,当即打了个冷战:“北边,北边不是人待的地方啊!”

一股寒风卷起,带走郑森身上的暖意。

“闯...贼兵来了就抢粮食,放火杀人,官军也一样,地里种下庄稼根本收不上来,年年大旱,天又冷,活不了,活不了,鞑子还来抢,俺都是硬撑着到登州的,就想着去江南有口饱饭吃,也不知是老天爷发火还是有人死了爹娘,运河都走不了船,去不到江南,去不到江南...”

“你们不是齐人?”

老汉摇了摇头:“不是,进山东地界的时候就见不着什么人了,都说鞑子入关打草谷了,吓得俺们往南走,官军不让俺们过去,西边又打仗,只能往东边走了。”

中原的流民,这是中原的流民!

郑森心中一片了然,通过走访,他从这些中原流民的口中大致了解到了北方的局势。

至少在这些人从河南进入山东乞活的时候,以整个河南为中心,四周的陕西山西北直隶山东南直隶湖广就都受到了波及,大小程度不同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李自成已经发展壮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十几年与明帝国的战斗中,李自成一次次的逃出生天,在去年的冬天,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公子...”

崇祯吊死,大明完蛋,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是,我怎么从这其中谋取利益,以现有的条件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呢?

把崇祯装上船运到南京或是掺和南明的诸王争位显然都不是他能够做的,而且这也不是郑氏能够干预的。

不管是福王的南明还是崇祯的南明,只要在南京建都,就绝对会被东林这个幽灵缠上,郑氏虽大虽强也无法在江南和东林这些士大夫的代言人角力。

唯一的结果就是被他们拉进烂泥一样的党争当中,白白浪费郑氏的资源。

等待弘光的覆灭,迎立隆武帝好生经营才是最好的选择。

郑森暗自点头,坚定着自己的想法。

不过刚想到李自成,他突然有了新的念头。

如果事成,则郑氏将全控八闽,进而进化成完全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