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日不落

第四十五章 狂夫郑遵谦

“大兄,他们找你干嘛?我听杨兄说是要入股的,咱们郑家什么家业,要这些人掺和什么,打发他们走就是。”

郑森一直以为自己是纨绔公子,毕竟原身在来到福建时,郑芝龙就已经统一海上,成为东南一霸,从小受到教育与享受的物质生活比之红楼宝玉不遑多让。

可是跟郑肇基一比,还是差远了。

“莫要动辄言郑氏云云,父叔辛苦打下的家业,你我安敢有坐享其成之心?”

“噢,知道了。”

对于郑肇基的这种心态,郑森觉得普遍存在于郑氏的二代中,他们基本出生在郑芝龙统一海上的前后,没有经历过什么磨难。

反而是一些旁支,比如郑泰郑鸣骏以及郑彩郑联这些人取代了原本郑芝龙子弟的地位,成为郑芝龙倚仗的臂膀。

“此间事了,你就跟在施琅身边多学学行伍之事,这等事本该随父亲历练,你还不愿,唉。”

“下月阿嬷过寿辰之前,我会邀众士子往安平举办岭南大会,你也一同跟来,见见世面,知道了吗?”

交代完事宜,郑森便找到了菲利普。

“菲利普队长,我的朋友!”

“哦,森公子!”

一番客套结束,郑森表明了来意,他是来确认苏景瀚口中安南郑阮双方大战消息的确切性的,准确的来说,是从菲利普这边再了解一些郑阮之间的情报。

“嗯,情况确实如此,森公子是要?”

“呵呵,问问而已,回澳门代我向理事会问好,就说郑森一直支持澳门,郑氏也是!”

菲利普笑吟吟的点头示意:“尊敬的公子,我谨代表澳门理事会向您这大海一样宽厚的仁慈致以敬意。”

郑森笑语而回,澳门送来的大炮和火枪都已经被搬到了月港内的货仓中,郑森先是去了货仓,分配这批火器的用处。

大部分火器自然是送到前线,给自己老爹用,主要是证明郑森的这桩交易并没有亏损,事实上在他拜师黄道周后,就写信给了郑芝龙,告知澳门之行的前因后果和具体事宜,郑芝龙也没有多加苛责,但这炮该送过去还是得送,他留下来也没什么用,留几个用来当做参考也就算了。

而后,郑森又在月港逗留了几日日,这几日间他受到了许多海商和漳州士绅的邀请,说是要认识一下总兵大人的虎子,见见黄门子弟的风采。

对于这些奉承似的邀请,郑森自是一应推脱,

回到月港的次日,郑森就收到了黄道周的书信,同时还有听闻叶祝入寇海澄而担心郑森安危急匆匆赶来的赖继谨等人,随同一起来的有那不畏刀兵生性勇敢士子二十多人,郑森瞧了,其中只有十来个中兴社的人,另外的则是来闽士子。

他不免有些失望,邺山百子共入中兴社,没想到这种时候敢冒着危险前来的只有十分之一。

不过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大家虽同在黄道周门下听学,可到底认识不过二三月,大部分人又是家资丰厚,世代官宦的出身,能将这些都抛之脑后来海澄的只有这些倒也合理。

于是,与赖继谨等人说明了一切情况后,郑森就准备启程了。

只是临着回邺山之前,他在海澄城内言语了两句。

“诸位父老,擒叶祝一事切莫再提,小子不过跟在父亲叔伯们后面捡了个漏,侥幸而已,若让旁人闻去,岂不笑话我八闽无人?”

“大伙若真觉得森做的好,森就厚颜在此向诸位讨个银钱,赈一赈因叶祝东来家园被毁流离失所的百姓吧,森先举义,纳银一百两,些许薄财不过抛砖引玉,还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互帮互助方才不会再有这等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