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日不落

第一章 崇祯十六年

此刻他正叼着一柄紫砂茶壶,斜眼摆弄着身旁小桌上的蝈蝈,一副居高临下的长辈态度。

“若用心,何处不可读书?森回自家,何须彩叔过问?”

看着眼前的这个倨傲男人,郑森没给他什么好脸色,直接怼了回去。

他是郑芝龙的嫡长子,将来整个郑氏集团的继承人,而郑氏集团以这么强大的实力却没在明末的反清浪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个问题从在从泉州到安平的路上,郑森就一直在想。

根据他的记忆,眼下还不是郑氏最鼎盛的时期,但即使如此,福建郑氏的威名亦远播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整个东亚海域,北至渤海南至南海如果没有郑氏的令旗,是根本无法安全航行做生意的。

郑家还拥有高达二十万的陆海军,超过三千艘大小船只组成的船队,凭借此雄厚家赀,郑氏得以称雄东亚海域,一家独大的霸占对外贸易。

可是偏偏这么强大的实力,却只能支撑起郑成功在东南沿海岛屿苦苦支撑,最高光的时刻也不过是进入长江围攻南京,以郑氏所拥有的有利条件来看,这实在让人困扰。

不过现在他知道了。

“你!郑森,你怎敢如此跟我说话!”

郑彩惊的瞠目,他猛地起身,扭头瞪大了眼睛紧盯着郑森,胸口一阵起伏,拳头攥紧死死的,那脸上变幻的表情像极了...小丑。

“森不敢,不过回彩叔所问罢了,父亲剿贼在外,森亦已加冠成年,读书归家可以自决,彩叔自去做事,森要去拜见祖母了。”

站在郑森郑彩两人附近的郑家侍卫以及仆人等此刻都绷紧了身子低下脑袋,心中一阵惊涛骇浪。

大公子何时变了性子?怎的与彩老爷起了冲突?

听大公子的话,好似是对彩老爷弄权不满,要敲打一二?

如此种种,在郑森拱手作揖离开码头直去安平城内,将猪肝色脸的郑彩甩在码头上后,便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在郑氏内传开。

郑森自然不管这些,他既已来到郑氏,就不会再让郑芝龙降清导致郑氏分裂的戏码再次上演。

整合这个看似强大,实则内部问题重重的郑氏集团,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首要目标。

...

“祖母在上,森儿从府城回来了。”

安平是典型的闽南建筑,即使为了增加防御性做出了颇多改动,但那也只是外部,内部仍然是传统的闽南风格。

郑森出现在码头时,就有人来城内报告,待他入城来到大堂等候片刻,祖母黄氏便施施然地从屏风后的走廊进入,看到郑森的那一刻,满是褶子的脸浮起了一丝微笑。

郑森深深一躬,闽南人非常传统,也最重孝道,先前他在码头上和郑彩说的那番话确实没错,郑芝龙领兵在外,他郑森既然成年,确实是名义上郑氏的主人,但实际上有祖母黄氏在安平坐镇拿主意,郑森的各路叔父、族叔掌管大小事务,根本轮不到郑森插手。

郑氏走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还算完整的权力体系,既以郑芝龙为首的郑氏为核心,各路其他商人船长地主等加盟商组成的贸易联盟或者商业共和国,嗯,用欧洲人的话来说就是这么个东西。

不过随着郑芝龙的官位越做越高,再加上东方更重的权力唯一观念,郑氏集团其他的加盟商渐渐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成为郑氏的部下附庸。

这在明末的混乱局势下,就更加促使郑芝龙成为了地方军阀。

当然,郑芝龙本身想做的也确实是军阀,而并不是许多人以为的海贼王,这一点从他接受招安后拼命剿匪,并在福建广置田产,修筑城堡就能看出来。

所以,郑氏虽然带了一些西方贸易联盟的影子,但本质上还是一个闽南人为主,东南沿海商人地主为辅的商人武装团体,并且即将完成向军阀转化的过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