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汉献帝,还好我是亡灵法师

第九十三章 诸位怎么看

第93章 诸位怎么看?

“刘表又送请罪信来了,说愿意按时向朝廷缴纳钱粮,并且送长子刘琦进都为人质,诸位怎么看?”

这不明摆着是求饶的吗?

在这种时候求饶,没那么简单,光是按时缴纳钱粮,并且送长子过来为人质,还远远不够。

“陛下,刘表越是想和解,我们越是不能和解,朝廷军盛他就和解,朝廷一旦军衰,他一定会再次犯上作乱,此等摇摆不定的人,决不能相信”

“袁术与刘表当初共同发兵关中,如今知讨平袁术,却放过刘表,实在是不妥,逆贼就应该一视同仁”

“请陛下发布讨贼檄文,昭告天下,讨伐刘表”

此番正是继续征讨的好时候,如果能把荆州和淮南之地纳入朝廷控制。

那么天下的一半就差不多归皇帝了,那么其他诸侯便不足为惧。

“好,那就发布讨贼檄文,昭告天下,征讨刘表”

底下的大臣和将领都一同说道:

“陛下圣明”

自从请罪信被拒绝之后,加上讨贼檄文的发布。

刘表郁郁寡欢,他虽然做了很多布置,但能抵抗猪朝廷的攻势。

那绝对是痴人说梦,再说了,在淮南的统治都还没有稳固。

突然要再次作战,全军上下也都没有做好准备。

但目前除了一边紧急布置防御,一边急忙从民间征兵。

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并且听说了朝廷打算征讨刘表,袁绍也打算分一杯羹。

已经在东面集结军队了。

就等着朝廷发兵,然后也跟着发兵,一来可以正忠臣之名,二来可以与刘表这种逆贼划分界限,三来可以瓜分到刘表的领土。

同时连江东孙策都在蠢蠢欲动。

局势急转直下,让刘表部众都惶恐不安。

“要不先下手为强,先打败朝廷,然后再攻打袁绍,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能有大胜”

但是这个建议太冒险,要迅速打败朝廷军,然后攻打袁绍。

胜算不大,因此遭到了刘表和其他人的反对。

“向朝廷投降如何?将淮南之地献给朝廷,平息天子的怒火”

仅仅是把淮南之地让给朝廷,恐怕还不够啊。

要是一开始就这么说,说不定还能行。

但当下,朝廷都发布讨贼檄文了,昭告天下,讨伐刘表。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淮南之地,恐怕不能带来和平。

反而会显得刘表心虚,无心战斗,导致军心大乱。

并且,就算朝廷同意了,袁绍估计也不会善罢甘休。

到时候肯定是要进攻刘表的。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刘表不禁摇头叹气,他后悔了。

当初是计划趁人之危,拿下袁术地盘的。

虽然计划大体成功了,但没想到,天子那边竟然出了意外。

这种意外是刘表从来没有想过的。

没办法了。

似乎除了抵抗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刘表散尽家财,让原本有九万人的荆州军扩充到了十五万。

军队数量虽然上升了很多,但都是些缺乏训练的平民兵。

依靠这支军队,能否战胜朝廷,刘表心里没有数。

一个月后。

汉军才做好准备,这次主要是三万凉州军加上一万曹操军,总共四万军队讨伐刘表。

才四万人,这让臣子们十分担忧,但刘协却不以为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