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妙云非我不嫁,朱棣崩了

第107章 购置荒地

第107章 购置荒地

余同是正七品县令,朱樉是正五品提举,余同对朱樉毕恭毕敬,那是绝对没错的。

哪怕余同在长宁县是土皇帝,宝钞提举司不管从哪方面,都管不到他头上。

但宝钞提举司现在是直属中书省,不夸张的讲是老朱的直管机构。

虽然朱樉品级不高,但权势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五品大员中,排行前列的。

哪怕到后来中书省被老朱裁撤,宝钞提举司转归户部管辖,但也依旧是户部尚书直管的衙门,权势并没有因此减弱几分。

再者说了,京官到哪儿都要比普通地方官员大上一级。

比如应天府的巡察御史,品级和余同差不多,但到了地方,别说余同了,就算面对地方按察使,也能趾高气扬。

就更不要说像朱樉这种,身上还背着一个皇子的背景,面对余同自然要端着架子,哪怕有求于人,也是如此。

而当余同知道,朱樉是提举,张泉只是知事时,不由得一阵惊讶。

主要是余同不认识朱樉,加上朱樉太过于年轻,毕竟像朱樉这么年轻的京官,真的是不多见。

像朱樉和张泉站在一起,除了气质和年轻帅气,怎么看朱樉都不像是五品官员的样子。

毕竟从年龄和习惯上看,余同都认为张泉才像是上官,但他没想到眼前这位跟自己儿子差不多年纪的人,居然会是宝钞提举司新任提举大人,正五品的主官!

心中揣着疑问,余同小心翼翼将朱樉和张泉请进内院,吩咐丫鬟奉上香茶和糕点。

“下官冒昧,实在是没想到,朱大人如此年轻有为,年纪轻轻便能就任宝钞提举司提举,敢问朱大人师从何人?”

说老实话,余同说这话有试探的嫌疑,但能知道对方背景,总比不知道的强。

张泉闻言,面露不虞之色,就想告知对方朱樉的身份,结果被朱樉抬手打断。

“余大人,如果本官没记错,你应该是洪武二年进士及第,当时国子助教吴琳吴大人便是家师。”

余同闻言顿时对朱樉肃然起敬,朱樉说的吴琳他太知道了,尤其在听到朱樉提及自己什么时候进士及第,又单点当时任职国子助教的吴琳,他就更明白朱樉的意思。

因为吴琳可不仅仅只是洪武二年的国子助教,那是在洪武六年自兵部尚书,改任吏部尚书的巨牛。

在大明朝,吴琳的才情和人品,那是有口皆碑的,朱樉说吴琳是他师父,自然让余同对他刮目相看。

可余同不知道的是,朱樉是绞尽脑汁想了吴琳这个便宜师父。

实在是教导过朱樉的牛人实在是太多了,他要说李善长、刘伯温和徐达那些人,是自己师父,估计余同也不会相信,除非朱樉自报家门,但那又不是朱樉来此的初衷。

了解情况之后,一通寒暄,余同问道:“不知道朱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确实有件私事,要劳烦余大人。”朱樉就等对方主动提起,接着就把自己想在长宁县购置土地的事情,与对方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东汉末年。江山穿越到大宦官蹇硕的义子身上,可他来的真不是时候,他的大靠山蹇硕事败,被砍了脑袋。现如今,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们鹬蚌相争,一死一逃,被士族们渔翁得利。江山为了自保,盯上了宦官带着皇帝出逃的良机,磨刀霍霍……“你、你别搂着我~”“再离我远点……”“别放手,呜呜……”江山沾沾自喜,斩获从龙之功,竟然还顺到了一个一副小倒霉样的“宫女”……
半舟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兵器研究院的高材生叶秋,因一场车祸穿越到武朝,重生化身为七皇子武泽天!这里是另外一个历史时空,七国割据乱世,各国常年互相攻伐,百姓苦不堪言!庙堂之上权谋不断,江湖之远亦纷争不休,天下竟没有一寸净土!武泽天临危受命,镇守嘉陵关御敌!随后他决心考察列国,游历江湖,红颜蓝灵儿誓死追随!在游历燕国的路上,他们碰巧发现了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还有在大雨中离奇消失的黄金......这一路,他遵循内心,或行侠道,
南溟七叔
贞观合伙人
贞观合伙人
一个普通的躺平中年李丰,车祸之后发现回到了贞观年间。本想继续过着躺平生活的他,却意外的当了那只改变历史的蝴蝶。一代明君李世民和这个现代人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李丰田:“如果是因为我的出现改变了历史,那么我就要为这段历史负责!”李世民:“如果不知便罢,现在既然已经知晓未来,那么朕就要做一些九死而无悔之事!请先生出山助我!”君臣二人会将历史的车轮推向何方?(无系统无外挂,一个普通人如何撬动历史的车轮呢
种蘑菇的兔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