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妙云非我不嫁,朱棣崩了

第76章 慎言

第76章 慎言

朱标在太子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十年光景,老朱可谓是对太子格外爱护。

在朱标坐上太子之位后,专门让吏部尚书詹同,参考历代太子东宫的官制,选拔功勋卓着,道德老成的官员,兼职东宫官位,目的就是为了辅佐太子,让朱标提前适应皇帝生活。

这其中就有当时的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右都督冯胜,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等人。

目的就是在老朱外出征战或者巡游期间,太子监国,方便大臣们辅佐相助。

因此朱标在这种环境下,不可能不了解朝政和当前大明的政向发展。

同样的,朱樉穿越到这个世界,闲暇时候也研究了当前的大明官场,而他越是研究,就越是发现,大明官制非常奇怪,或者说无论官场还是政治,都显得十分畸形。

简单来说,就好像是平民成了暴发户,啥都想要做好,但却又啥都做不好的那种。

就像老朱,现在一直都把目光盯着北疆,逮着蒙古人穷追猛打,但却吃力不讨好,可谓是劳民伤财,对真正的国民休养生息,以及关键的经济发展,并不太在意。

所以就像倭寇这件事,说白了朝廷压根不重视,甚至根本不了解倭寇的来源和背景。

但是朱樉却十分清楚,洪武年间正是倭国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国内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争权夺利,征战不休。

而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倭国南朝封建领主,为了弥补自身损失,发展自身实力,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更为直接的烧杀抢掠等海盗行径。

老朱称帝后,其实也派过使者前往倭国,希望倭国首领能够管管这事儿,但由于倭国内部情况复杂,几次遣使都无功而返。

于是倭寇侵扰日渐繁复,北起齐鲁,南至海西,到处都可见劫掠为生的倭寇身影。

可即便如此,朝廷依旧觉得东南倭寇不足为虑,大明的真正敌人,还是北逃的前元蒙古人,由此东南倭寇之患,便逐渐滋养成规模。

起初仅仅只是零星倭寇作乱,但当倭寇形成规模,东南兵力不济,甚至被倭寇追着打,遛着打,情况就变得糟糕起来。

而在这期间,明朝内部滋养出一大批铤而走险的商贾世家,与倭寇勾连,一同掠夺属于大明东南地区的财富。

大量财富流入了这些与倭寇勾结的官僚、商贾的口袋中,大明东南地区的平民百姓,却因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当然现在老朱这个时候,情况还算可控,但是等几十年后的嘉靖倭寇盛行时期,情况就会比现在糟糕无数倍。

有史可查,当时五十几名倭寇,就能从浙东一路追杀朝廷数千官兵,一直烧杀抢掠到当时的南直隶金陵府。

所以朱标问策朱樉,朱樉就觉得有必要跟朱标好好提一嘴,不管日后朱标能不能顺利登基,倭寇之患最好是在东南商贾官僚,没有和倭寇沆瀣一气的时候,扼杀在萌芽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