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魏失其鹿
荀氏当代备受期望的美玉文若,被誉为王佐之才的颍川荀彧,自从游历了荆襄之地后便回了趟颍阴县的老家,谢绝了家族打算为他备好举孝廉的财资,而是默默北上,朝青州而来。
不论放在哪里,只需要报上自己的名号,荀彧绝对都会被各地的权贵奉为幕后的座上宾。
只不过今天,东平陵县的府衙外,他却心甘情愿地等候在那里,身旁还跟着位面相不善的汉子。
“族兄!”荀幽领着郭嘉快步走出府衙,热情地迎上那位一年多不见的族兄。
荆襄之地的经历,虽然没让荀彧脸上的坚毅减少几分,不过看得出来,多了许多风尘带来的沧桑。
“我已经请人去喊主公了,如今白毦营新立,主公的心思重心大多集中在那里,族兄随我稍待片刻,正好来尝尝我济南的许多特色。”
在济南百姓眼里看来神秘莫测的荀郡丞竟然绕到荀彧背后,推起这位族兄的身体,真情毕露道:“这次来济南,族兄应该是打算做点什么的吧。”
荀彧自然只知道这位族弟对心思的察觉很敏锐,将胡闹的荀幽拉到一边,两人肩并肩向府衙内走去,没什么犹豫,点头笑道:“嗯,玄德公与你在济南近一年的政绩,我看在眼里,传言或许会夸大其词,但乡野田垄间安全乐业的百姓,他们口中的话肯定做不得假。不群,你做得很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总算体会到这其中的道理了。”
又嘘寒问暖了一番,荀彧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那个子高了许多,皮肤也黝黑了些的郭嘉身上,他忍不住笑道:“奉孝?还真是你啊,当初成日顶着一副病秧子的模样,看来跟着行军那么些日子,至少身子骨硬朗了许多,不过切记日后对酒水女色还是得节制。”
熟悉的教唆话语回荡在耳畔,郭嘉本能地点点头。
对这个经文政略无一不强过自己的荀彧,从头一次见面的那回,他就打心眼里佩服。
这种醇儒之风,让他就算想反驳,肚子里也尽是一些苍白无力的理由。
“文若哥你就别笑话我了,在洛阳先是整天被王越鞭挞,来济南后又要被你弟弟整日发配到田间安排那些流民耕种田地,我就算再怎么一副病秧子的身体,也得被逼得健壮起来啊。”郭嘉走到荀彧的左手边,忍不住吐起苦水。
瞧见过去的阳翟浪子如今一副改邪归正的模样,荀彧哑然失笑,接着他仿佛是想起了什么,在进入府衙落座后,连忙将那个从刚才起就一直跟在他身后沉默寡言的汉子拉到荀幽郭嘉的眼前。
看到族兄身旁壮士的精壮模样,荀幽眼前一亮,忍不住问道:“族兄,这位壮士是?如此体格,加上藏匿起来的不俗气势,想必进到军营里,翼德兄肯定会很乐意又有个新的切磋对手的。”
那汉子连忙抱拳行礼道:“某乃是义阳人魏延魏文长,因荀先生途径家乡被贼寇刁难,某出面相救后听说了荀先生的志向打算,便想跟随荀先生一并来见见闻名已久的济南相与吉乡候,没有提前打招呼就突然叨扰,还请吉乡候勿怪。”
荀幽听到了这汉子自报家门,眉毛一挑,摆摆手道:“文长无需多礼,唤我不群就好,你既然与我族兄交好,那便是一家人,想必文长肯定有一身不错的武艺,今日且在城中吃些酒水,明日想必主公肯定会带文长去军营里瞧瞧,那里面藏龙卧虎,文长免不了会找到许多对手。”
原本就对济南一副欣欣向荣面貌颇有好感的魏延,此刻听到了荀幽的话,顿时心神往之,狠狠点头道:“早就听说济南相的二弟三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陈留典韦亦是在广宗城下大出风头,某可得好好向诸位将军讨教一番。”
看到魏延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荀幽的心情愈发不错。
自己这位族兄的运气也真是没谁了,当初在阳翟偶遇戏志才,如今又在义阳附近结识魏文长,与戏志才之间生出了份不错的交情,现在又得魏延的投靠,‘王佐之才’四个字还真是体现在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