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琅琊王

第十六章 追贼与趣谈

天空还真的飘起了毛毛细雨,让春寒又增了几分。

如此一来,还真的有些苦了开阳城内遭了劫难的百姓,估计,又会有不少百姓淋雨而病倒。

但也庆幸,刘容早前的处理安顿灾难后百姓的动作开展得较及时。加上巴只来了后没什么主见,也按刘容早前的那一套来处理,这样,开阳城内失去家园的百姓,其实大多都获得了安置。

百姓的事,无非就是衣食住行,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别的事都好办。

刘容这时倒希望雨能够下得再大一些,那样的话,那些撤逃了的黄巾贼兵就有可能被雨困在某一处地方。他们携带着那么多的钱粮财物,不可能冒着大雨在山道间行走的。

如此的话,刘容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些黄巾贼兵不就是为财为食而来的吗?让他们也因为这些钱粮财物的拖累而死亡。

刘容骑在战马上,策马奔驰,身后则是一队斥侯,他们紧紧相随。这时,已经离开了开阳城二三十里之遥。

说服徐威相助并不是什么的难事,徐威本人还是比较信服能言善辩的赵咨的,有他帮忙出面劝说,正在打包袱准备离开归家的徐威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但他本人对刘容并不太感冒,他的名字,一直都是淡红色的,始终没变。刘容知道,本身身为铁匠的他,对于刘容前身这个祸害地方百姓的纨绔子弟很难产生好感,想改变他那根深蒂固的观念,还得需要时间,让他认识到现在的刘容跟以往有什么的不同。

如此,刘容也不着急,因为通过赵昱的例子,知道要让原来对自己心怀不喜,带着些敌意的人转变为中立,甚至对自己产生了好感,这是有可能的。

但估计得要触及一些事件,引起他们的共情。

刘容现也明白了为何能够让赵昱轻易的由怀着敌意转变为中立。那是因为自己提出追击贼兵的事,这符合他内心所想。

事实上,历史上,赵昱这人,高絜廉正,清英俨恪,且并不醉心仕途,官府多次征召都是托词回绝。巴只好不容易才把赵昱请来,但事实也是赵昱看到黄巾作乱才答应的。

可惜,巴只太过无为,他早便提醒巴只,提防黄巾军流窜到徐州来作恶,可巴只却没有什么的动作。

历史上,也差不多是这一段时间,也正是他力主平乱,召集了数郡县之兵,多次击败击退来犯的黄巾贼军,每一次他都一马当先杀贼,屡屡立功。巴只对他大赞特赞,为他表功,可赵昱却认为并非自己一人之功,仅只一人受封赏,他引以为耻,不愿受赏,更不愿意为巴只做事,再次辞官归家。

这个赵昱还真的挺独立特行,有自己的气节坚持,看不惯,一言不合就辞官。

可惜,后来被陶谦威逼着他为广陵太守,结果被笮融所杀。

现在,因为刘容杀贼的态度跟赵昱的观念是一样的,这就是共情。

刘容相信,待自己得胜归来,赵昱对自己的态度,可能会由中立而转为好感、亲近。他现为琅琊郡代太守,只要他人还在这里,刘容就有机会攻略他,让他早晚效忠于自己。

至于赵咨,这个倒有些不太确定,他跟王朗一样,目前而言,不太可能追随在刘容身边为刘容效力的,有些难以攻略。

这么说吧,像颜斐、诸葛玄,目前来说,都算是在野谋士,赵昱算是半个在野武将,徐威也直接成为了在野武将。这些在野的,要比有官职在身的谋士武将更容易攻略。

那些在职的谋士武将,是属于有主的,这个大汉时期,极讲究忠孝礼义,他们轻易不会叛主另投他人。

而那个非武非文非官的中年人,原来叫卞敬侯。

好家伙,刘容觉得,上天待自己真心不薄,这一下子,又送来了一个“人才”。不,应该说是为自己送来了一个大美女。

这个卞敬侯是谁呢?不说不知道,一说真的让刘容吓一跳。

他正是卞皇后之父,就是曹操正室(继),卞氏卞皇后,生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等几个儿子的那个卞氏卞皇后。

这个卞皇后,她是真正正宗的琅琊开阳人。其卞家是倡家,专门培养歌舞姬的世家。在这个时代,从事这样职业的,都算是卑贱的职业,一直被世人看不起的。但他们是流动表演性质的歌舞姬之家,常年四处飘泊,四海为家,以卖艺为生。

如今,因黄巾暴乱,他们在外也不安生,就返回了徐州。面对这样的时势,卞敬侯便想要换一种活法了,便想投靠权贵。恰好,卞敬侯早年认识赵咨,赵咨本是南阳人,只是到了徐州来为官罢了(赵咨跟赵昱可不是兄弟,只是都姓赵,本身没什么关系的)。

如此,卞敬侯便想通过赵咨来结识一些权贵。如果有适合,他就打算把女儿嫁到权贵之家,如此一来,他卞家便有所依靠,能够在这乱世当中生存下去。

巴只作为徐州刺史,正是卞敬侯想要投靠的对象,但可惜,巴只妻儿根本就不在身边,想要把女儿嫁出去也都没法。总不能嫁给巴只这个老头子吧?不说巴只不一定敢娶,他女儿也肯定不愿意嫁的。

这又恰听到自己老家开阳城遭贼,他也担心自家的产业被毁,便又一起回到了开阳城来。

结果,他家也一样被毁了,现在,一家老少以及他所培养的那些歌舞姬都成了无家可归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