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审问(大章)
“老爷,你有事找我?”一名家仆进门后,恭敬的躬身行礼。
“嗯,备上车轿。”
“老爷欲往何处去?”
“盐院衙门。”
“老爷此番去看林大人还用不用备些薄礼了?”
“先不必了。”仆人退出门去,卢知府也从书案前缓缓起身,往外间走去。
坐在轿子中的卢知府,一路上都在叹息。
和光同尘,官位才能坐得稳,这么浅显的道理,林如海怎会不知呢。近日里来,不知道林如海是什么药吃错了,从前行事也不是这样偏激。安安稳稳,风平浪静原本对谁都好,非闹出些动静来,让他这个地方大官也不得安生。
可是林如海是探花郎,又是皇帝外派出来任职镀金的,早晚有一天都要回京任职。他虽然官职高于林如海,也不敢得罪的太死了,盐商那边也有吃拿,如此一来便只能亲自走这一遭了。
但这面皮今日估计是要丢尽了。
……
盐院衙门,
林如海正坐在正堂之中听着下方盐运使蔡旺德的汇报。
“禀林大人,此番清查盐商三十八家。其中有二十九家账目为亏空,已派遣人马前去收银。另有八家在筹措银子已经约定好最后清账的时限,独有一家账目清缴完毕。”
“这三十八家中都是哪一类的盐商?”
“多为运商,场商。”
“为何没有总商?”林如海眯着眼睛望向下方。
“总商涉及银两数目庞大,一时间难以清账。故此下官计划先易后难,将其他小盐商的欠银收缴清楚,再与四大盐商搓谈。”
林如海摇摇头道:“你这不是欺软怕硬?让各家盐商如何看待我们?如此行事定会激起怨声一片。”
“可是……”
话未讲完就被下官打断,林如海也没气恼,再解释道:“总商一时间是难以偿还,这本官也能理解。但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催,至少得先清查出详细账目交给他们,让他们心里也该有个准备,你说是不是?”
蔡转运使连忙点头,“林大人说的是,下官今日返回便安排下去。”
“好,此番事情了结了,我回禀陛下时为你邀功请赏。你自己行事多多注意,休要误入了歧途。”
蔡旺德身子打了个冷战,后背生汗。做得好可以请赏,相反若是糊弄了事,行事让林如海不能满意,那也能回禀时多填上几句办事不利。
蔡旺德回过神,应连忙道:“是是是,谨遵林大人的教诲,下官定身体力行做好分内之事。”
“嗯,先回去忙吧。”
蔡旺德退出门后,轻拭额头上的汗水。离了盐院衙门,远远的看见有一顶轿子正往这边来。
轿子落定,掀帘出来的是知府大人。
“卢知府,幸会幸会,今日怎得来了盐院衙门?”
“唉,这不是前段日子叨扰了林大人,那时也说了再来看望。如今过去这么久了,自该再来走一遭,蔡大人这是?”
蔡旺德露出礼貌的笑容回道:“此行是来与林大人回禀职务的,林大人如今正在堂上,卢大人往里间去看就是了。下官公务在身就不作陪了。”
“蔡大人慢走。”
卢知府下了轿摇了摇头,“看来这盐是非查不可的了,我怎能劝得住啊。”
心知此事不可行,他也得往这边来走一遭,以至于盐商不会过早的与他撕破脸皮。
正堂之上,林如海正品着新到的龙井茶。
如今他的身子已经恢复了许多,有人搀扶着就可以行走了,不必再坐着轮椅让贾蓉推着。
安管家往里间传信道:“老爷,知府大人来访。”
“我料定他也该来了,让他来堂上吧。”
“是。”安管家正要回身离去,就听林如海又开口。
“蓉哥儿现在何处?”
“回老爷的话,蓉哥儿正在偏院审着周姨娘与白姨娘。”
“好,不用顾着他了,你去传信吧。”
不多时,扬州知府卢大人就登入堂内。
林如海起身行礼道:“下官大病未愈,有失远迎,还请卢大人莫要怪罪。”
“怎会呢,林大人的身子才是要紧的事儿,刚听闻林大人病重之时,我可是食难咽寝难安啊。若是林大人真的在扬州府任职上出了什么差错,我都不知道如何与陛下交代。”
“卢大人言重了。”
林如海伸手让着座位,又亲自为卢知府斟了茶水。
“卢大人此行应不是只来看望下官吧。”
卢知府脸上苦笑,“什么都瞒不过林老弟,你心里有数的事儿就别来打趣我了。盐商亏账固然不对,可林老弟逼的也太紧了些,这不是将他们往绝路上逼吗?若是没了四家总商,这盐不就乱了套了。”
林如海收起笑脸道:“卢知府也以为这两淮盐场是四大总商说了算?”
“这还用我以为吗,盐商出了事儿,都是先去寻四大总商,哪有一个来寻盐院衙门的啊。”
林如海颔首道:“卢大人说的有理,但事情这般行事不意味着就是没错,这股歪风邪气就该肃清才是,这也是圣上的意思。”
“盐是官家的盐,是百姓的盐,不是四大总商的盐,卢大人莫要引火烧身了。”
卢知府脸上憋红,想要说些什么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卢大人,我林如海在扬州府也受您照顾多年了,这件事上还是想奉劝一句。平日里吃拿些并算不得什么大错,但是大是大非面前,可需要拎得清楚啊。”
卢知府叹了口气,起身抱拳行礼道:“唉,受教了,本官定会记牢了林大人的谏言。”
“卢大人慢走。”
出了盐院衙门,卢知府的脸色更是难堪几分。本想着能为盐商说些好话,即便做不到让林如海不再继续苦苦相逼,至少也能延缓些时间。
可林如海完全没给他说话的机会,走了这一遭收获了一顿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