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族开启的异世界生活

第三十章 冰雪节落幕

蕾姆酱也在完成家务工作后,开心的参加了此次冰雪节比赛活动,参赛作品自然是周冬的个人雪雕。

一转眼便来到了第二天下午。

众人也都精雕细琢完自己的雪雕作品,显得自信心十足,就等待四位评委亲自打分了。

大多数村民堆砌的都是城堡和动物,作为中世纪时代风格的普通人,能想到的形象大多还是一些写实风格的亲眼所见。

也有一些魔兽类型的雪雕,例如狂暴猪,巨蛇,乃至于周冬的新坐骑-首领加鲁姆。

总体而言,多了一天的时间,更多的奇思妙想也出现了。

一些这个世界的人物雪雕,剑圣莱茵哈鲁特,前代国王,某些知名骑士,大人物也一一登场。

不过由于许多村民并没有见过他们本人,只是根据传言中的形象制作的雪雕,所以多少有些失真。

比如剑圣莱茵哈鲁特,身上的服饰装扮便与周冬见过的大相径庭,若非腰间的龙剑,他也无法认出是谁。

由于两天时间充足,蕾姆酱单独制作的周冬个人雪雕,十分精致传神。

周冬十分满意,给了十分满分。

拉姆自然是制作的罗兹瓦尔雪雕,也是精致传神,看来对于自己心爱的人,女孩子总能做到完美。

菜月昂则是偷偷帮助一些孩子们制作雪雕,不愧是混迹冰雪节的老人了,在他指导下最终也出了几个不错的作品,周冬都打了七八分。

人物雪雕中,周冬和罗兹瓦尔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毕竟一位是敬爱的领主大人,一位是拯救了村庄的英雄。

这些雪雕,互相之间对比很简单,谁优谁劣一目了然,周冬便根据对比的结果一一打分。

爱蜜莉雅堆砌的是帕克雪雕,可惜太过扭曲的面部,十分超前和艺术化,周冬只能违心的打了6分及格,其他三位评委除了菜月昂也是6分外,都只有三分。

这让爱蜜莉雅忍不住可爱的嘟嘴抱怨:“这么努力却只有18分,真是太奇怪了!”

最终排名结束,依旧是原作中的佩特拉夺得了第一,雪雕坦克战车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虽然是在菜月昂的帮助下完成的,不过周冬并没有揭穿。

第二则是蕾姆酱,她雕刻的周冬十分精细,连眼神的刻画都十分传神,在一众雕刻周冬的作品中脱颖而出,顺利夺得第二名。

第三名则是一个不知名的村民,他雕刻了这个世界的神龙,惟妙惟肖,仅比周冬雕刻的龙王雪雕略逊一筹,但周冬的作品不计入成绩,所以这位幸运的村民获得了第三。

至于碧翠丝的两件个人雪雕作品,嗯,不说也罢。

排名第一的佩特拉,得到了十枚圣金币与玉米浓汤薯片(菜月昂穿越携带)。

排名第二与第三,分别是五枚和两枚圣金币。

剩下的则是普通的金币或者银币了。

至此,第一届梅扎斯冰雪节顺利落幕,大家都度过了一个愉快又收获满满的特殊节日。

大人们高兴的拿到了丰厚的奖金,而孩子们则似乎更喜欢菜月昂的美味薯片,一个个争相品尝,满脸幸福。

帕克的发魔期也在魔力的消耗中,悄无声息的度过了。

而晚宴,即将开始。

王选,也即将到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