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大都督

第102章 达武:“排成纵队,全速行军!”

第105章 达武:“排成纵队,全速行军!”

安茹法军共计一万七千人,其中三千人跟随陆星雨前往马耶讷河奔袭,留下一万四千人,分别为图尔旅、萨朗旅、圣欧班堡旅这三个满编旅,以及扩编后的阿朗松骑兵团、匈牙利骠骑兵团。

勒芒旅去往昂热指挥处休整换防,由圣欧班堡旅补位。

法军组成大型军势,按着队形朝马耶讷河方向疾奔。

玛丽跟随在军中,乘坐一辆大型铁皮马车厢,行进在中军位置。

她此时依然身穿红蓝军装,盘腿坐在地上,焦躁不安,腰间挎着特地带出来防身的哈布斯堡双头鹰宝剑。

瑶兰、朗巴勒王妃、摩纳可王妃、娜塔莉、安东妮娅,她们全都在这辆车里,紧紧扶着栏杆,身穿长裙,用优雅的侧坐姿势坐在地上。

朗巴勒王妃劝道:“玛丽,不用这么急躁,我们一定能把大都督救出来的。”

瑶兰跟着劝道:“都督在训练场能以一敌五,上次和英军作战,还杀了这么多人呢,一定不会有事。”

玛丽抬头看向窗外,景物飞驰而过。

前军位置,达武率领圣欧班堡旅,大声对着传令官下令:“让全军排成纵队队形,就像平常训练时一样,全速行军!一定要尽快赶到马耶讷河!”

传令官骑马离开队列,穿梭于各旅接力传话。

安茹法军原先排成两列横队,在草地平原上疾奔,很快就遵循达武的命令,各旅部的下辖团、营,以一个个小横队排成一个大纵队,总共排了三个纵队,正是按照三个旅的编制所排。

法军长久训练下的机动优势开始发挥,飞奔的士兵们朝着前方急速行进。

英军的设想确实计算精准,如果按照他们的计算来,派去埋伏的那些英军即使无法完成任务,至少也能全身而退。

但他们漏算了一步,那就是达武的纵队突击战术。

拿破仑战争中,法军之所以能做出各种快速机动,就是因为使用这种队形。

甚至在一些小战役中,法军能凭借极快的速度,纵队突击至敌人近前,宛如神兵天降,不费一枪一炮,以刺刀逼退敌军。

原本法军要熟练使用这种队形,需要经过法革初期对欧洲列国长年的反击,持续战争直到数年后才能熟练这种战术。而现在由于陆星雨这个穿越者的突然闯入,让达武提前得知了纵队突击的妙用。

……

拉瓦勒营地,陆星雨用望远镜看到英军士兵终于开始搬动火炮,知道他们已经休息完毕,即将往这里进攻。

陆星雨飞身上马,第1营的骑兵见状,纷纷上马,其余骑营有样学样,全体骑军很快重归马鞍。

骑军以拉瓦勒营地作为分割点,分为两侧,其中左侧为第1、3、5营,由陆星雨负责指挥;右侧为第2、4、6营,由乌迪诺负责指挥。

陆星雨上马后,再次拿起望远镜观测,仔细看着英军的动向。

英军步兵列为两排大型横队,每排均有6个小横队,以营组划分,胸甲英骑和猎骑兵保护他们的侧翼。

英军新学了法军的营组编制,每个营为500余人,此时前后两排均为6个横队,也就是说此时英军步兵阵列至少拥有6000余人。

先前在马耶讷河边,趁着英军尚未完成结阵,法军骑营对他们进行冲杀,战果颇丰,但是现在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现在最好的战术就是,利用己方骑兵比英军骑兵更多的优势,与其进行周旋,然后伺机瞄准英军阵型薄弱处冲阵。

至于如何让英军阵型出现薄弱处,关键在于拉瓦勒军队。

拉瓦勒军队的火炮比英军更多,只要发挥火力优势,总会让骑军抓住英军阵线动摇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