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难的话对他来说自然非常刺耳,可是高傲如吉利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有些道理。
同时,现在王庭掌握的精兵,可是吉利费尽心机才“骗”到手的,他也不舍得在一场大战中折损太多。
而且那些部族族长本来就因此对自己有所不满,他若是完全不爱惜将士的性命,必定会引发大范围的反感,那几个部族族长有可能因此联合起来,共同向自己发难。
哪怕他们一怒之下,强行把自己部族的精兵调回去,对自己来说也非常棘手。
“阿古难说的有理,反正还有吐谷浑的十万大军,自然也要让他们跟唐军好好拼几次,若是牺牲我突厥将士的性命,反而让吐谷浑得到摘桃子的机会,那咱们就后悔莫及了。”
“下令,暂时退兵!”
阿古难闻言,不由得苦笑。
虽说最后吉利还是听从了他的劝谏,可是那个理由听起来甚不顺耳。
当时在吉利可汗的心中,到底有没有记得,吐谷浑是突厥最有力的盟友啊。
幸好当时周围只有突厥人,而且都是他们的心腹,假如有只言片语流了出去,传到吐谷浑的手中,只怕要把人家气得直接西归,永远不会再跟突厥人联合了。
突厥人再次吹响牛角,不过这次的含义并不是进攻,而是撤退。
军令如山,哪怕是已经与唐军杀红了眼的突厥战士,也火速撤了回去,速度之快,反而让吐谷浑骑兵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要随着突厥人一起退走。
幸好唐军也不知道他们在使用什么“战术”,再加上险险挡住了突厥的冲击,体力消耗严重,明白敌骑主动退后,今天很可能不会再发起冲锋之后,许多的唐军战士直接瘫坐在原地。
李靖不知何时,已经立于帅旗之下,迎着日头,看着突厥人和吐谷浑人,乱糟糟地向远处退却。
良久,他都没有眨一下眼睛。
……
“打得好!打得好啊!真不愧是我突厥的勇士!”
吉利可汗在战场的时候,痛骂自己的手下全是废物,没能一鼓作气打穿唐军防线。
可是现在他却心情大好,不断地端着美酒敬此战中立下功劳的部族大将。
喀晨本来心情也很不错,可是听吉利可汗夸了一圈,略有些不快。
他也是个直爽之人,大大咧咧地端着酒站了起来。
“我今天也算见识过了突厥的勇士,确实很勇猛,不过吉利大汗你是不是忘了什么?这次可是我们吐谷浑的骑兵先向唐军发起冲锋的,而且真的把他们第一排的战士打得溃败。”
“当时若非尉迟敬德及时出现,挡在了后面,说不定我们已经复刻了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以数千精骑,直接把唐军杀穿了!”
虎牢关之战大有名气,此战不仅中原人尽知,甚至还传到了草原之上,让大家更加畏惧李世民的用兵之道,同时也隐隐希望自己能打出这么漂亮的一战,成为草原上的英雄。
喀晨现在说这番话,一是他确实自视极高,另外嘛当然是要故意提醒突厥各部族长自己的功劳。
吉利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还真不好说些难听的话。
人家说的倒也是实情,吐谷浑的大军确实是最先对敌军发起进攻的,而且进攻成效远远超过了他们之前的估计。
若非他们当时极为莽撞,只怕现在他们的大军还在阵前犹豫,无法试探出唐军的深浅。
吉利虽然并不想让喀晨太过于嚣张,不过想到后续还能得到吐谷浑十万大军之助,也就选择暂时忍耐。
阿古难却在此时站出来扫了他们的兴头。
“诸位部族大人,我们今天虽然战胜了唐军,但是有些事情不可不防啊。为何唐军在受到我们的进攻之后,一味地防守,没有展开任何反击呢?”
“我记得之前李靖曾亲领大唐精锐骑兵,对我突厥部草原展开反击,我们纵然以五六倍的骑兵,也无可奈何。”
“这说明大唐精骑的作战能力非常强悍,绝不可小视。然而今天的作战中,唐军各支步军互相掩护,却没有出动骑兵突袭我军侧翼。这似乎不合常理啊。”
吉利和喀晨的表情都有些不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