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员听得都惊呆了。
半晌,才有人吃惊地问道:“韩大人是说……陛下与娘娘现在正在罗州?”
“对啊,就在营江之畔,没事儿就坐着有轨道路车子游于罗州各地,你们参观工坊区的时候没有撞见他们吗?”
洛阳官员被他搞得哭笑不得。
这种事情,怎么能拖到现在才说啊!
若是陛下远在长安那也就罢了,此刻圣驾就在近前,他们无论如何也应该先去面圣,听陛下的教诲才对。
若不是韩东时一路以来表现出极高的善意,他们都要怀疑这人是不是故意耍弄他们呢。
一众官员联合找到李世民的御驾。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陛下数落了他们在洛阳急于求成的心态之后,真切地赞扬起韩东时治理之能,其中重点就在有轨道路。
众大臣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有陛下的夸赞,那就错不了。
他们不用心急,回去之后好好配合韩东时的计划,把有轨道路修建起来,洛阳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当然,得先把辛成那种奸诈小人收拾一通!
他们当场向李世民告状,细数辛成在洛阳是如何狐假虎威,让他们误以为是朝廷想着洛阳扩建工坊,他代表的是裴相的意志。
而且,也是他通过各种方法话术误导大家,让大家以为建设工坊并不困难,而且很容易就能吸引外地商队蜂涌而来。
“辛成……朕有印象了,他不是被朕免职了么?怎么又跑到洛阳任高官了?”
“呵呵,说他居心叵测,朕看不假,说他代表着裴相的意思……也未必不真吧?”
“嗯?”
他们没想到,陛下竟然说出这一番话来。
那些对朝中局势稍有了解,嗅觉更加敏感的官员,已经感觉到不对劲儿。
裴寂此举,或许是想布置一招闲棋,可是他也没想到这一招闲旗会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而且好死不死直接传到了陛下的耳中。
听闻陛下早就对裴寂等老臣有所不满,想着让原秦王府派系的官员上位。
这下子,裴寂是自己拱手头给陛下一个极好的发难机会啊。
事关朝廷之争,他们这些地方官员哪怕品秩再高,也不敢掺和其中,不敢再问。
让内侍送走了前来参拜的官员,李世民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当初韩东时主动要求洛阳官员入关中,看看罗州的治理方法,朕还觉得奇怪,现在才明白他的用意。”
“真是个好办法啊,自己不用说半句不好听的,不用让朝廷以为自己藏私,轻轻松松让洛阳的官员知难而退。”
“皇后你可看到他们说起韩东时的神情?只怕韩东时的计划全能如愿,洛阳那边的官场也不会违背韩东时传过去的指令了。”
长孙皇后从帘后走出,轻轻坐到李世民的身边。
“还是那句话,依公而行,韩东时确实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那也是他事事皆从大唐的角度出发。他日若有违于此,自然被众臣所背弃,何忧之有?”
轻轻一句点,就解开了李世民的心结。
李世民点头道:“是啊,相比韩东时,真正需要解决的反而是裴寂!”
“朕已经在朝廷中多次驳了裴寂的面子,没想到他在地方上还有这么大的面子。敢于安排一个被朕罢了官的官员,而且随意安排之后,地方官员竟对其奉若神明!”
“此事若不是提前被揭露出来,若让他继续在洛阳呆下去,只怕整个洛阳的民力都要被榨干了,而朝廷还被蒙在鼓里!”
“此事断不能姑息,那个辛成要处置,裴寂在朝廷中的势力也要动一动了!”
“陛下,您是想着回长安了?”
“是啊,来罗州也有很长时间,有轨道路是怎么一回事儿朕也完全弄清楚了,该回长安,解决朕早就应该解决的事情!”
李世民的眼中一片肃然。
朝中老臣固然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但他李世民要下决心解决一个臣子,就绝对不会让他再有残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