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步军也能借机从容撤退,李靖的目标轻松达成。
兵书直言,想要进行全面撤退,必定要发起反击,把对方打痛,让敌人不敢轻易撤走,这才是上策。
李靖真的是给唐军所在将领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他们明白面对一支敌军全是骑兵的可怕敌人,到底该怎么进行“撤退”。
吉利可汗亲自带着大军一步“追”到了唐军关隘之前,可是一路上已经看不到半个唐军的影子了。
草原之上,刚刚进行了一场失败的入侵之战,各部族本就急需要恢复元气,现在又因为李靖的大军入侵,被迫集中起来,甚至还要下令族中老少全部上战马撑起大军数量,与李靖的骑兵对抗。
终于“打退”了李靖的骑兵,他们还要维持着规模,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追击,结果什么仗都没有打,什么战利品都没捞着。
很多本已经疲惫的部族,真的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确认了草原之上已经没有唐军踪影,几乎所有的中小部族全都聚到吉利可汗的帐前,请求赶紧解散大军,让他们回到自己的领地休养生息,好好牧牛放羊。
吉利本来没有追到唐军,就已经很恼火了,看到他们的表现之后更加气愤。
可是,他自己也是草原部族首领,更清楚众部族所请其实是顺理成章:可是他们就不能多等一两天,由自己来下达命令吗?
这么多的部族首领全都聚过来,活像是要“逼宫”一般。
自己在他们的压力之下,被迫答应,那对自身的威望将是极大的损害!
吉利已经能想象到,跟他素来不对付的几个大部族首领,这时候已经躲在幕后,偷着笑自己无能了。
可是,面对群情汹汹,那些部族首领已经不再顾忌自己的威严,不害怕自己激怒之下会把挑头的人处死,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哪怕心中再不甘,情不愿,也只能遵从众部族所请,顺应“民心”了。
“只是,其中还有一个问题,我等大军解散,可是唐朝的军队却是常备军,若是李靖的骑兵休养生息之后,再行出击,我们草原诸部该以何军抵挡之?”
众部族首领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他们都知道了李靖亲自统领的骑兵战力,面对这样的骑兵,绝对不是一两支小规模的骑兵能防守得住的。
可是,他们更不可能永远维持一支庞大的骑兵与之相持,那样会生生把许多部族拖垮,那跟灭亡于战场上又有何区别。
若任由其长驱直入,更加不妥,即使跟吉利不对付的部族,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不会成为唐军的袭击目标。
谁也不愿意某天夜里,还在睡梦之中,突然被唐军骑兵挑了帐篷,灭了整个部族啊。
“不知大汗您有什么高见?”
吉利当然不是省油的灯,自己虽然被迫妥协,甚至损害了自己的威严,但绝对不能损害自己手中的权利。
相反,他也要借着唐军的压力,好好地敲打一下其他部族,甚至增强自己的权力!
“我跟几位大将算计过了,唐军此战,也有不小的伤亡,接下来就算想北上突袭,也只能发动一支两三千人的精兵,其他的都只能靠步军充数。”
“我草原一望无际,骑兵来回纵横,可以先不把那些步军算在眼里,要对付的就只有两三千精锐唐军,不求直接打败他们,只求发现敌军的第一时间,就能有一支足够分量的军队出现,让李靖不敢轻举妄动!”
几个部族首领听得连连点头。
“大汗说得不错,我们大可不敢把唐军看作神人,他们长久作战之下,也需要休息的,能抽出两三千骑兵已经是极限了。”
听到这个数字,很多人都不由得长松了一口气,似乎想要限制住李靖,也不是不可完成之事。
大家看到如此危局之下,自家大汗还有这么清楚的头脑,都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期待着他到底想出了什么样的方案。
吉利微微一笑,续道:“单靠本部的王族亲军,倒是能挡得住这两三千唐军骑兵,可是本部也需要休养生息,总不能一直为大家守护边疆吧?”
这样的道理也是合情合理,很多部族首领连忙表态。
“那当然不行,我们愿意配合大汗,不知道我们需要提供什么?”
“兵员和牛羊!所有大部族都要分出一千精兵,无条件的交到王庭手中,由本汗亲自指挥,哪怕是将你们的族人打乱重新编制,中小部族五个部族合为一个,也要像大部族一样出兵一千!”
“我会将各个部族编好日期,按日期进行轮换,直至与唐军分出胜负,或者确认李靖不可能再领军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