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哪怕他要把大部分精力设计如何狙击突厥人的进攻,也会抽出相当一部分心思提防着背后的暗枪。
师爷等人已经有了品级,在罗州在韩东时的支持下已经接管了大部分庶务,有师爷坐镇,足以压制住那些不听话的官吏,即使是罗州长史,也不能直接跟师爷叫板。
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风浪,让他们表情这么凝重?
师爷迎着韩东时入了府,放低声音说道:“大人,朝廷有新的旨意到了。”
韩东时半开玩笑地道:“看起来咱们是立了大功劳呀,前脚刚打了胜仗,后脚就已经下旨表彰咱了?该不会又要给我升官儿了吧?”
师爷苦笑不已:“大人,您也不看看现在朝廷是由哪些大臣把持着,他们岂有这等好心?他们是惦记上咱们刚刚发现的银矿了!”
说到此处,师爷真是痛心疾首。
他是真舍不得那处银矿呀!
不,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官吏,甘心于把本来能由自己随意调派的银矿,拱手让给朝廷。
韩东时这个甩手掌柜哪里知道当家的辛苦,现在为罗州的柴米油盐操劳的其实就是师爷。
他越想越是气。
之前朝廷刚刚传令下来,他身份低微,连句反对的话都说不上,憋了这么长时间,总算等到大人回来,自然要尽吐苦水。
“咱们罗州容易吗?负责的事情这么多,上了这么多新的工程,大量的工匠和士卒皆驻扎于罗州,那是多么大一笔花销啊。”
“朝廷咋就这么不体谅呢?北疆的仗还不算打完呢?河都没过就先开始拆桥了!”
韩东时不禁失笑起来。
他知道,师爷这些话,有一部分可是说给他听的。
在蓝天之时,师爷等人就跟在自己身边,也见惯了他没把朝廷放在眼里,完全照自己的心情,有任务想接才接,有命令想推就推。
师爷是想着,这次韩东时能否也发脾气,把朝廷的政令推回去。
反正陛下宠着大人,三位国公爷大力支持着,朝廷那些文臣就算把状告到陛下那里又能如何?
韩东时坐上刺史之位,双手下压,便是安抚也是让他先沉静下来。
“师爷你说的我都明白,不过朝廷这么惦记咱们的大银矿,我倒没什么不舍的,就给他们好了。”
韩东时一副自己很好说话的样子。
“大人!”
师爷眼睛瞪的铜铃那么大,活像是跟许大夫吵架上头的样子,看起来这是真的急了。
“不论朝廷最终是何态度,陛下会支持哪一边,咱们总得争取下吧,岂能说放手就放手?”
韩东时伸出四个手指,语气沉稳地道:“某这么痛快地答应了朝廷,自然有本官的考虑。你们呀,就是太重视眼前的一点银钱,没有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件事情。”
师爷听到这里,便知道自家大人主意已定,怕是不好更改了,只得拱手道:“还请大人示下。”
“第一,这其实不是朝廷那些针对咱们的老臣的意思,恐怕等同于整个朝廷的统一决策,甚至连陛下都已经默许。我回罗州的路上,就已经接到消息,陛下自蓝田返回长安。”
师爷等人脸色稍稍难看了几分,算朝廷命令下达的时间,大人的分析很可能是正确的,那就是说,他们若激烈反对,那不但是打裴寂等大臣的脸,甚至等于打了陛下的脸?”
“其二,对于现在的罗州来说,那些银钱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还能挖掘出新的矿脉,而且最重要的反而是铁矿,那可是关系到许多工坊的正常运输,有些时候你就算有银钱,也不可能从外地买来这么多的矿石,多铺工坊,供应其用料,才是现在罗州最重要的事情。”
“其三,我们罗州其实并不缺少银钱,那处银矿只是满足咱们第一阶段的资金需求,让大量的工坊能正常运作起来,之后的银钱还是要依靠着商路,再说朝廷收下咱们一份大礼,于情于理都得表示一下吧,我们罗州向朝廷讨要银钱,他们好意思说不给吗?”
师爷无奈地撇了撇嘴,在他看来,朝廷中有些官员还真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所以好东西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更加可靠,麻烦也少嘛。
“其四,你们都以为朝廷一纸政令下来,开通货物就得乖乖交出银矿了。如此大事,手续移交再加上派驻官吏的人选交锋,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上,那些银矿收益依然归属于我们!”
这时,师爷等人才感觉眼前一亮。
对呀,不仅是朝廷可以跟他们玩官场手段,他们作为实际掌控银矿的州府,也能陪着朝廷好好玩一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