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我成元帅后,世界慌了

第155章 都不许动

圣地。

本应该是众神天龙人最安全的场所,如今,一众天龙人忙不择路,拼命鞭打身下的奴隶。

“快点!”

“再跑快点!”

“那两个煞星就要追上来了,快带我撤离!”

这样的一幕。

在圣地各个地方上演。

不是他们不硬气了,而是,十三位天龙人就这样死在自己眼前,实在是太震撼了!

那两个煞星为何如此胆大妄为?!

这已经不是他们能想通的事了,他们只知道,如果再不逃走,自己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我们可是天龙人。

是这世界的众神。

被两个区区贱民杀死,是一生的奇耻大辱。

废物奴隶。

平时不是很能跑吗?现在真到了他们表现的时候,一个个腿瘸了似的,如乌龟爬行。

事后。

定要把这废物凌迟处死!

这是所有天龙人内心写照。

而在他们不远处的身后,两个男人闲庭漫步而来。

一人嘴角噙笑,面带邪魅,那俊朗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和蔼。

他正是被称为炼狱阎王的阎王海贼团船长,阎王!

另一人笑脸温和。

行走间仿佛是来游玩一般,什么都不在乎。

他则是近日以一己之力,扭转白胡子海贼团颓势的炎帝艾斯!

“阎王,我刚刚算了一下,我杀了七个,而你只杀了六个。”艾斯突然开口,眼神中带有些许挑衅之意。

“不不不。”

阎王分身摆了摆手,“在两年前,我就已经杀了一个天龙人了。”

“所以,我共杀了七个。”

“咱们平局。”

艾斯愣了愣,道,“好平局就平局,接下来我可一定会赢。”

“不不不,赢得人会是我!”阎王分身毫不示弱。

“轰!”

艾斯率先动手,随手发出一道火焰光芒,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招,落下的瞬间,地面升起一个偌大的蘑菇云。

一片房区被夷为平地!

这一招下来。

死亡的天龙人不可估计。

一旁的阎王分身眼眸不禁有光芒闪过。

这个力量。

有点恐怖啊。

“恶魔!”

“他是恶魔!”

幸免于难的天龙人,吓的泣涕横流,甚至有人瘫软倒地。

这一刻。

什么高傲、自尊荡然无存。

恐惧、求生欲沾满了整个身体。

“等等!这次,该轮到我出手了。”阎王分身抬了抬手。

有了刚刚艾斯那一招。

他也想露一手了。

艾斯自然的后退一步,手中的火焰渐渐收回。

目标这么弱。

真要比的话,回合制,显然是个不错的方法。

“定海一棒!”

“风云起!”

阎王分身毫不客气,一出手就是杀招,周身金光暴涨。

同时,手中金色棍子不断放大,一棍甩出。

似要抹去世间一切。

“大胆!”

“圣地之上,杀害世界贵族天龙人,你知道自己的罪名吗?!”

突然一道身影挡在了金棍前,长刀不断释放无尽霸气。

“五老星之一?”

阎王分身认出来人,正主终于出现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