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赠送机缘开始的斗破

第七十六章 突破斗宗

据说,将其炼化后扩散而开,靠着那股生命之力,只要将药材的种子投入其中,那种子便是会迅速的发芽成长。

也就是说,等萧坤炼化了生灵之焱,那基本不用考虑什么搜寻药材,只要拥有着足够的种子,便是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想要的药材,以后都不用愁丹药了。

而且生灵之焱,除了能催化药材外,也号称长寿之火。得到它的人,寿命就算是比起那些以寿命着名的魔兽都是不遑多让。

唯一缺憾就是此火并不擅长战斗,对战斗力的增幅,并非很强,但对能融合异火的萧坤来说,这个缺点不算什么。

生灵之焱,若是成形的话,灵智相当之高,平日里它并不会以火的形态出现,而是会变化成各种各样的药材,然后静静的扎根在泥土之中。

有时候,就算是你从它身旁走过,都无法将其辨认而出,唯有着那些有着大机缘的人,方才能够侥幸将其从地中寻出。原着中曾为神农老人所有。

萧坤脑中闪过生灵之焱的种种,顿时心一狠,直接将生灵之焱的火种投入了口中。

伴随着火种入口,就算是有万兽地心炎防护,仍然感到一股灼痛从身体中传出。

不仅如此,火种中还源源不断的溢出汹涌澎湃的能量。

瞬间,萧坤的经脉便因能量过多发生了膨胀,要不是刚刚经过地灵髓的强化,增强了经脉的宽阔和韧性,估计此时不少经脉的破裂了。

见此情景,萧坤不敢怠慢,连忙调动更多异火将火种包围了起来,将低其温度。

同时结出修炼印结,运行焚灵诀,推动其按照焚灵诀的路线行走,尽快炼化异火。

两个月后,萧家后山的山洞中,一道削瘦的身影盘膝而坐,在其身体上,隐隐有着一些绿色火焰升腾而起。

这一刻,那对紧闭了两个月的双眸,终于开始微微抖动,旋即徐徐睁开。

双眼睁开,漆黑的眼眸之中,绿色火焰顿时在双眼之中燃烧起来,两道火芒,至双眼之中暴射而出,将系统布置好的屏障都激起丝丝涟漪。

一口异常灼热的气息,缓缓顺着萧坤的喉咙,喷吐而出。随着这股气息的吐出,弥漫在萧坤身上的绿色火焰也慢慢消失不见了。

“终于成功了么…”萧坤缓缓低头,右手一握,一团金绿色火焰噗的一声涌现而出,这便是他的新异火,生灵心炎。

由万兽灵火,青莲地心火,陨落心炎,生灵之焱四种异火融合而成。

按照萧坤推测,这异火可能比排名第四的金帝焚天炎还稍胜一筹。

但相较于第三的净莲妖火还差的很远,毕竟前三的异火跟后面的异火不在一个档次。

萧坤炼化异火成功后,系统的屏障也逐渐消失。

手掌一握,将异火收入身体,萧坤发现,他的修为竟在不知不觉间达到了斗宗巅峰,整整跨越了一个级别。

如此快的修为增长速度,若是让别人知道了,说不定都要吓傻过去。

算算时间,他差不多都是一周提升一个星级了,让那些耗费几年才提升一个星级的人看了,估计都要羞愧的自杀,换号重练了。

再次握了握手,感受着体内经脉之中那种之前从未有过的磅礴斗气,至少是之前的几十倍,萧坤忍不住仰天长啸,一道清朗啸声,如同鹤唳一般,在这乌坦城中,响彻而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