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一百五十七章 厘清

第153章 厘清

海运仓库监司。

张鹤龄给何鼎和张海安排了任务之后,重新回到正堂。

他坐回了主位上,又重新翻看起了案上的账目。

方才确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让人按账核对,也只是例行公事,其实从一开始,他便未曾想过,能从账目的本身看出问题来。

此时再看一遍,依然是没看出丝毫错漏。

不过,倒也不奇怪,官仓,特别是天子脚下的京仓,他丝毫不怀疑这些那些官儿的能力,账目上的东西若是还做不明白,那实在对不起那些官儿们多年为政的能力了。

仓储完好,账、物准确,全然无丝毫问题。若是在朝廷每季例行查库的时候,只一看账目和实物,定然会对此处管理官仓的官员们给一份赞赏。

而张鹤龄却是直接抓人了。

其实在仓门之外时,他已是有了决定。

通常查案,便是查事查线索,通过线索按图索骥来查人。

盖因为海运仓涉及了赈济粮的拨付,故此,他才直接从海运仓起始,算是按照通常的查案逻辑来办案了。

不过,陛下授命他查案,本是为了那些奏本的官员,直接查人也未为不可。特别是来此之后,海运仓门前上直军的表现,让他打定了主意。

结果,未曾想,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故此,他当机立断又改回了初衷,然后根据混淆不清的中转仓,借题拿下了此处的官员,谁有问题,谁没有问题,抓起来再细细分辨吧。

最起码,在抓了人之前,他不想再耗时间来和他们周旋,陛下既是已将差事交办给他,甚至给他赐了一道金牌,他必然会利用起来。

查人,处理赈济之事,需要从速。

至于手段,他这一窝端的方式,粗暴?蛮横?跋扈?破坏了朝堂规矩?或者如内阁所担心的那样,造成较大的影响?张鹤龄全然不考虑!

念动间,张鹤龄又重新拿起了那本中转仓的账册,翻了几翻。

库仓实物比账目上要多,记录的空仓里,反而有多达五万石米粮,且是次的坏的。

不得不说,这便是他主意改来改去的原因,也算是意外收获了,使得他的粗暴,终于找了些注脚,倒让他有了给陛下和朝廷交待的合理合法的理由。

你说是已出仓的,临时存放中转,这成不了理由,且更解释不了,为何这些已是出仓的粮米全部是质量不好的粮米。

总之,海运仓有问题,且有大问题,包括南新仓,包括户部,甚至包括通州张家湾那边,可能皆有问题。且涉及到的官员,和陛下所交办差事上的官员,重合度极高。

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拿人,名正言顺!

其实自他不考虑听取此间官员的意见,将这一账本单独拿出查看始,结果已是注定了。

重新放下账本,张鹤龄倚靠到座椅后背上,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案面。

“咚,咚,咚!”

堂内很安静,方才在库区的短暂喧闹此时也停了下来,想来外面他安排的锦衣卫已是控制了此处的秩序。

那些库监差役应该是不敢躁动的,他甚至能想到,这些差役里如今心中定然有几分彷徨。

一窝官员尽数被拿了去,他们这些杂役将面对着未知的命运,怎能不彷徨,又怎敢有丝毫异动。

其实张鹤龄也知道,在这些差役中,必然有官员心腹,也定然有参与且知道海运仓内情的人。

几万石的周转,且是次米,规模并不小,若没有足够的人手,甚至没有各方掩护,怎可能做到于外界几无声息。

不过,海运仓这边,以及赈济粮的事,皆需要人手,稍后刘景寅过来,他交待刘景寅办事,也需要此处的人手。

至于这些人,且等赈灾的事交办下去,查那些官员的时候,再做定论了。

“伯爷……”

就在张鹤龄思绪转动之间,堂外进来了一人,他快步上前,躬身揖下向张鹤龄行了一礼。

来人正是宋轶,他请求和张鹤龄同来海运仓,之后便极为低调的和军士们待在了一起,军士们查库的时候,他也随着军士们前后帮忙。

如今外面秩序已是定了,他方才来到张鹤龄的身边。

“嗯!”

张鹤龄点了点头,也未让宋轶就坐,毕竟这里是朝廷衙署正堂,张鹤龄可不想标新立异的表示所谓亲和,给一商贾看座!

不过,今日宋轶的态度和表现,让他满意,于是,他慈和一笑道:“宋家主,今日你主动向朝廷献粮,其后与本伯同行,方才随军士查库,你此番有心,本伯记下了。”

“不敢劳伯爷您记挂,此皆为小事,老朽能为伯爷,为朝廷稍出一份绵力,于愿足矣!”

“呵呵,客套话便不用说了!”

张鹤龄笑着摆摆手。

寒暄两句之后,张鹤龄突然问道:“宋家主,对今日海运仓中之事,你有何看法!”

宋轶斟酌道:“回伯爷,其实一开始时,老朽极为诧异,老朽从未想过,有哪一家的库仓能做到如此处这般的账目严谨。

老朽家中是做粮米买卖的,家中在各处的大小库仓亦有不少,老朽派亲信于各处仓库坐镇。但即便有亲信坐镇,老朽于各处的巡查也颇为频繁,但各处仓库依然每次皆能看到大小不一的错漏。

总体上便是账物不符,实际货物要比账目上来的少。

老朽家是民间商贾已是如此,而上下管理人员更多,更为复杂的官仓,反而账物无误,误差小到可忽略不计,实令老朽意外!”

“呵呵,既意外,也不意外!”

张鹤龄笑着摇摇头,未在此话题上多言,又问道:“你对那些次粮,如何看,若是这些粮食是你的,你要如何处置?”

宋轶躬身拜了一下,佩服道:“伯爷英明!”

张鹤龄笑着问道:“哈哈,此言何意?”

“伯爷您也看出来了,若是老朽猜测的不差,这些不在账目中的次粮、坏粮,便可能是前番欲拿来和老朽家置换的。”

张鹤龄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那你和本伯说说,若是你来操作,该是何章程?”

宋轶也不犹豫,径直道:“方才老朽暗自琢磨了一下,就海运仓如今的情况,大概的章程便是,先从他处调来粮米五万石,这五万石,或许从一开始便是不好的。老朽甚至猜测,从一开始,这些粮米的目的便是此次京中的赈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