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四十三章 坦言

乾清宫。

殿中内阁大臣、督查院、国公爷,无人出声打扰,皆是一个个绕有兴趣的看着张鹤龄在说着意外的话。

逮着人就弹劾,别人只说罚俸、警告、记案,你就反告,要别人去职、下狱,这报复心得有多强呢。

且,他们现在还真拿不准张鹤龄到底会有怎般说辞,可以说,现场所有人,大概除了周兴,无人会轻易否决张鹤龄的脑袋。

包括朱佑樘亦是,他坐于龙座之上,也是静静看着张鹤龄。

唯一想反驳的是周兴,但他之前说的话,想表现的人设决定了,不能乱撕。他不是来告状的,只是忠心向陛下,公正的陈述事实。于是,他暂且按捺了下来。

只听张鹤龄继续奏道:“陛下,周佥事掌南镇抚司,他有责任将锦衣卫不法事调查清楚上达天听,但前提是,细致、准确、及时。可三样,他一个都没沾上。

北镇抚司前院,臣与李同知演武之时,是两个多时辰之前,若真已至锦衣卫内部稍有不稳的那般程度,那只是京城方圆之地,此时方才上奏,是为不及时。

若是他切实调查了,耽误些时辰也情有可原,可事实上,臣作为当事人却不曾被问话,皆全然不知,显然并未用心调查,时辰耽误的无理。且,既是臣这个当事人都未曾调查,何来细致可言?

再者,臣与李同知皆为武人,武人的事,老国公应是明白,互相不服对方之后,打一场,切磋一二,乃是常事。”

张懋笑了笑,也不搭话,就看着张鹤龄在那里说辞。不过,他现在倒是觉得,这个小子真有点意思了。没想到,一个可以安享富贵,又无需不负祖宗荣光的幸进外戚,也会想着学文习武。歹竹里,出了根好笋。

张鹤龄回了张懋一个善意的微笑,继续道:“牟指挥使闻臣与李成同知之事,未做干涉,亦是默许。因为臣之前给世人的印象只有纨绔,好淫逸且粗鄙无术,无人会觉着臣能通文墨,尚能耍几招把式。锦衣卫毕竟是军,是陛下亲卫,可不能用些虚弱无力之人。

因而,才有了臣和李同知,包括几名校尉打斗之事。

事实如此,然,到了御前,竟变成冲突,甚或隐隐暗指,有着阴私,此何谈准确?”

“陛下,锦衣卫为陛下亲军,更是陛下耳目,京中内外,消息资讯皆是佐以陛下,若是消息错了,不及时,且甚于暗藏阴私,那此罪何其大也。

臣恳请陛下,罢了周兴的指挥佥事、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其误导陛下,恐暗藏阴私,当下狱严审,查明意图!”

周兴站不住了,他甚至自己都觉得张鹤龄说的有理,按照锦衣卫往常的路子,这很合理。

但对他可不合理,他勉强定定心,保持着表面镇定,看向张鹤龄,沉声道:“寿宁伯,只是斗殴小事,我南镇抚司有职责在身,如何查探自有章程,上报陛下乃是份内之事怎落到你的嘴里,成了阴私?”

“陛下,寿宁伯妄自臆测,擅言论罪,危言耸听,请陛下为末将做主!”

张鹤龄摇摇头,沉声道:“周兴,别狡辩了。锦衣卫非是科道言官,可没有风闻言事的权力,锦衣卫的每个消息,必须要精准。不加调查确实即上报,消息错漏百出,很难不让人怀疑你的用心。

好!即便你是疏忽所致,但无论有意或是无意,若非今日本伯正在殿内,岂不真就让陛下被尔误导了。因而,此事绝不可轻纵,否则,日后恐酿成大祸!”

“好了,好了!周兴退下吧!”

朱佑樘面无表情,心中也不知如何想,只是摆了摆手,让周兴退了下去。

周兴有些不甘,他未能达到目的,反而似乎印象变坏了。且,他没想到,张鹤龄这个本可以和他做盟友的人竟如此对他。

你一个伯爵正四品职衔只挂个空头镇抚使,报道之时还被人刁难,难道不会不甘?现如今,只是稍微给个不痛不痒的罚俸、记案,便能给牟斌上一眼,多好的事,你竟然反告于我?这让周兴心中更是不甘。

但再是不甘,陛下吩咐了,他也只能退下。

他不知道的,在他离开殿内之时,朱佑樘又下了命令:“范亨,将此事告之牟斌,便说朕觉得寿宁伯说的有几分道理,让他查证之后,斟酌处理。他是指挥使,内部的事自己决断吧,不用来请示朕,回头有了结果让他报与朕便是!”

“奴婢遵旨!”

范亨心中默哀,偷瞥了张鹤龄一眼,接着也退出了乾清宫办事去了。

好吧,送下去一位,且陛下让范亨传话,牟斌如何处理不好说,但周兴绝对不会太好。即便罢了职也不为过。没看陛下说了,他认为张鹤龄说的有几分道理。

即便陛下和牟斌皆是不理会张鹤龄的说辞,周兴依然有被罢职的理由。锦衣卫该是整体,上报指挥使和新任镇抚使、千户的事,看似公正,在陛下跟前表现的忠心任事。

但你可否想过,陛下是否对牟斌和张鹤龄有意见,你的心思又是否能瞒过别人?你只讲公正,陈述事实,看似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你在挑事儿,好似挺聪明,可聪明用错了地方。对上位者而言,认定了,无需证据。

他们现在也想给周兴默哀了。

殿内还有一人,大臣们不由的就看向了今日会来议事的始作俑者——吴尚。

吴尚此时心中不好过,事情出乎他意料,他名未得,望未起,弹劾状告张鹤龄未果。自己却被踹了一脚,且背了个冲击军营,意图不轨的嫌疑。连总宪都不好帮他说话了,这是为哪般?

不行,要自救,留住青山在,日后再相见。

于是,他趁着短暂的安静之时,出言奏道:“陛下,臣负有巡查、监督东城之职,一心只为公事,此心可昭日月,臣绝无半点私心。寿宁伯的指控,臣无法认同,且寿宁伯先阻碍监察,后殴打、禁锢,一切皆为事实,臣恳请陛下详查!”

朱佑樘不置可否,张鹤龄跟着奏道:“陛下,凡事若先看果,但为小事,自可酌情究因。可若是果为恶果,纵然再多因由亦是不可。臣窃以为,凡事,更不可打着公心的旗号,行阴私之心,即便无意,亦当加以惩处,以儆效尤!否则,无法示人以鉴!”

两人各自开口,似乎又拉开了一场奏对的序幕。

刘健未动,李东阳不想动,谢迁心中闪了闪,向着朱佑樘行了一礼道:“陛下,巡城御史吴尚行事急切,误闯军营,虽有过,但未曾造成恶果。念其公心任事,亦念朝廷储才不易,故,臣恳请陛下罚其俸禄一年,原职留用。督查院监督其职,若有再犯,可数罪并罚!”

戴珊亦是跟着附和:“臣附议,臣必当严加督导,若有再犯,数罪并罚!”

朱佑樘还是无可无不可,他看向了张鹤龄,张鹤龄一瞥间,轻咳一声笑道:“谢阁老此举怕是不妥吧。按你所言,是不知者不罪,不论事实、性质、结果,不论是否影响恶劣?若是往后别人再闯个军营,再言不知、误入,甚至打杀几个人,也依然不罪?”

谢迁瞪了一眼,沉声道:“何来不罪?罚俸,查看,亦算戴罪之身。寿宁伯,你是外戚,何尝能体会十年寒窗苦读,几番拼搏入仕之艰难。又何尝能体会朝廷储才、育才之不易?”

“谢阁老,本伯是外戚,本伯更是佞幸之辈,粗鄙无术,不懂那些艰难。但本伯却深知一理,有错便要罚,有罪便要惩。否则,岂不纷纷效仿,如此,朝廷的法度何在,律法的威严何在?朝廷论事,当首认事实,且,军法亦不容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魂穿风流八皇子
魂穿风流八皇子
“母妃别伤心了,也别生气了,孩儿以后不惹事就是了。”楚朝阳话刚说完,肖若水再次摇头。“娘亲生气的不是皇儿胡作非为,贪财好色,为富不仁,无恶不作……”“这些都是皇儿之本性,值得表扬,娘亲深感欣慰。”“堂堂大夏国八皇子,有这点小毛病怎么了?”“皇儿不就是摸了她一下屁股吗?这是她的服气,结果……”楚朝阳脑门一黑,这是夸我还是损我?有这样的母亲,何愁不被人打死?楚朝阳为自己的前身感到一丝怜悯。“皇儿,以后
迟暮流年
三国之战神吕布
三国之战神吕布
记录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三国时代,这是一个乱世,正好穿越到了,曹军水淹下邳城,正因为长时间守城,人困马乏的吕布身上,睁眼之时正好看到,宋宪,魏续等将围上来,想要活捉吕布。吕布一声大喝,吓退几人,同时挥动方天画戟!斩杀几将。意外发现脑海之中,多出一个面板。上面有着提示,获得了将魂,将魂可以用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培养手下的将领。吕布大喜,有此金手指在!一统山河,成为一代大帝,也不在话
幻之风云
换宋
换宋
换宋简介一个长在21世纪的年轻人,一次意外。中国最为神秘部队的允浩,死后的灵魂来到了禹朝。波涛汹涌的禹朝宣武年间,天下动荡,群雄四起,风雨飘摇的大禹。胡掳扣边关,马蹄惊中原。有人迎难而上,有人选择逃避,英雄的悲歌在大地上传来,血与泪的交接,呐喊与咆哮在震荡。谁在嘶吼,谁在怒骂。谁在挥刀,谁在吟唱。武佶,天祚帝,完颜阿古打,吴起买,耶律大石,完颜宗望,完颜宗汉,完颜宗弼,完颜宗府,完颜希尹,铁木真,
懒散的兔子
融越豪杰志
融越豪杰志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作家woopp5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挟太后而令诸侯,掌天下之柄”!灵帝驾崩两月余,宦官士人争不休......“天”字级杀手穿越到何太后妹夫的身上,刚出场便掌控何太后.....宦官乱政、何进专权、董卓祸京,且看张奉如何在腥风血雨的洛阳城内,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铁血王朝!马踏荆州,剑抵江东,武将我要收,美人我也要......!
青梅煮酒吃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