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 半年前赵桓穿越到这个历史不存在的大周王朝,成为了帝国的皇太子,本以为能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周帝一纸诏书却将其贬到了人人谈之变色的岭南。“你说这里是瘴疠之地,本王偏不信!”“你说这里的官员大多是无能之辈,在朝中混不下去才被贬至此,本王也不信!”一片莽莽的岭南,因为赵桓的到来,引起动了一场场风波......
- 声花落雨
所以崇祯皇帝要搞的,就是人多同化人少。
......
说远了,还是说钱庄的问题,当年的元朝钱庄和汉人士绅联合起来盘剥老百姓盘剥的太厉害了。
以至于朱元璋喜提全家被逼死的成就,一家老小几乎死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正因如此,朱元璋对于色目人商贾可谓是深恶痛绝。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颁布了禁胡令,针对色目人政策如下:
第一条规定就是,在大明境内的色目人,可以免遭屠戮,但是必须使用汉字,学习汉语说汉语,同时以前的色目人姓氏也要简化为汉姓。
第二条就是,色目人严禁再穿各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佩戴首饰,必须穿汉服,否则斩。
第三条则是规定色目女子必须与汉人男子结婚,不许与本族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全家都变为奴隶,永世不得翻身。
《明律》: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不许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
这就是朱元璋对于色目人的态度,总得来说就是色目人必须汉化,并且禁胡服,胡语,胡俗,如果敢违抗,轻者打入奴籍,重者直接送上西土极乐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复唐宋衣冠,禁胡服胡语。
但是朱元璋还是太好说话了,蒙古大汗还搞车轮斩呢。
至于现在的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是直接学习盎格鲁撒克逊人好榜样的,这叫盎格鲁撒克逊正统在大明,盎格鲁撒克逊领袖叫崇祯。
至于具体效果,要不你去采访一下印第安人?
......
好吧,又说远了,还是说钱庄的事情吧。
钱庄如此暴利,就导致了借贷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九出十三归,很多人是连这个都不守的,真正的民间借贷,八出十六归都是基本操作。
而帝国主义能发展起来的核心,就是借贷成本不要过于离谱。
你猜什么生意能做到八出十六归?
基本上都在刑法上。
比方说,现在的大明海军,之前的大明海盗。
人家就一条命,搞成了,八出十六归都还得起。
要是失败了,人都死了,就只能去找阎王要账了。
在大明,除了孙悟空,目前还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哪怕是崇祯皇帝也不行。
所以认认真真搞九出十三归的郑芝龙,就被认为是“有良心的大善人”。
而崇祯皇帝要搞的大明帝国主义,显然是要给实体经济,提供大量的廉价资金。
不能让他们拿到钱就想着去搞什么刑法上的生意。
当然,海盗生意也是要做的,不过不许华夏子民之间相互搞海盗,学着昂撒去搞对外海盗嘛。
这叫学习昂撒好榜样!